伊藤美誠與鄧亞萍有哪些技術相同點?她會成為一代大魔王嗎?

燃燒的永恆700


拿伊藤美誠和鄧亞萍比,題主還是有點眼光,為何這麼說?兩人還是有些共同之處,可差距還是巨大的。

說相似之處,兩人都是很小就開始訓練乒乓球,而具年少成名,鄧亞萍15歲獲亞洲冠軍,16歲就獲得了世界冠軍。伊藤在15一16歲也算是成名了,並逐漸開始威脅中國隊,成為我們的主要對手。

兩人身材都不高,都是近臺快攻的打法,題主拿兩人並提,當是這個方面。兩人打法都以快速兇猛著稱,連續進攻能力強。可又有很大不同,鄧亞萍的正手非常強大,小時候她曾專練正手進攻兩三年。而伊藤是反手強大,快推和快撕能撕出很大角度。

可兩人在成就方面差距太大了。鄧亞萍高居世界排名第一長達8年,收穫世界冠軍無數,在職業生涯出成績後,幾乎是無敵的存在,內戰、外戰鮮有敗績。是中國第一代的“大魔王”。

而伊藤至今,近20歲了,可尚無一個大賽冠軍,只是對中國隊主力形成了挑戰,偶有戰勝中國隊主力隊員的戰績而已,打法中有明顯漏洞,雖然我們的危機意識要有,可不必搞什麼“恐伊症”,自我炒的太厲害了。






淨月暖陽


伊藤美誠作為日本隊新近崛起的一名生膠打法選手,給中國女乒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脅。截止目前,伊藤已經戰勝了除陳夢之外的,中國隊所有主力。伊藤美誠的打法與日本前一姐福原愛如出一轍,而福原愛又是鄧亞萍技術的模仿者。風頭正勁的伊藤美誠,與當年叱吒乒壇的“鐵血女皇”鄧亞萍相比,兩個人的武器庫大比拼,誰又會勝出呢?下邊也來逐一分析對比一下。

發球技術,伊藤靠發球的變化勝出,鄧亞萍則更側重於發球後的戰術設計。

發球被鄧亞萍稱為最直接、最實惠的得分手段。因為發球權在你手裡,球發得好的話可以直接得分,並不需要打相持拼基本功。在這個技術環節裡,鄧亞萍的霸道之處在於她“十發九長”。在所有人都講究發球不要出臺的前提下,鄧亞萍發球卻都是以出臺的急長球為主。之所以敢發出臺、發急長,還是在於善於算球的鄧亞萍,在發球之前就已經設計好了下一板的進攻戰術,她的正反手進攻完全有能力跟對手打相持。

伊藤美誠的發球變化比鄧亞萍多,與相持功底更深厚的中國隊比拼,伊藤的策略就是打前三板的發搶,而不是拼後邊的相持。2019年,退出亞錦賽“閉關修煉”的伊藤美誠,也在發球的變化和搶攻套路上下足了功夫。“出關”之後伊藤憑藉極其誇張又變化多端的發球在瑞典公開賽連過王曼昱、孫穎莎兩名中國選手,決賽中在3:1領先的情況下被陳夢逆轉,險些又複製了連過3名中國主力奪冠的奇蹟。發球環節的比拼,相持更差的伊藤,更注重發球的變化性;而鄧亞萍正反手強大的進攻能力,使得她並沒有在發球上像伊藤那樣花更多的心思。

反手技術,鄧亞萍反手長膠手法更具多樣性,伊藤美誠僅彈擊一項勝過“大魔王”。

兩面異質打法的魅力,就在於同樣一名選手根據正、反手膠皮性質的不同,可以打出完全不同的旋轉、節奏變化。鄧亞萍是長膠進攻型打法的開創者,在她之前長膠的使用大多是以防守、削球為主,而身材不高完全佔據近臺優勢的鄧亞萍卻敢於用長膠進攻。長膠攻出的球弧線低、平、怪、飄,非常讓人難以適應。在技術手法上,鄧亞萍又有擠、拱、撥、彈、減力擋等多項手法技術的綜合運用,這也使得她在面對喬紅、陳靜等兩面弧圈打法的選手時,可以通過長膠的變化來破壞對方連續反衝、反拉的節奏,為自己正反手的進攻創造更多的機會。

伊藤美誠反手打法更像福原愛的升級版,目前由於大球時代球的旋轉減弱,伊藤美誠可以更大膽地多用彈擊技術來起板搶攻。伊藤美誠的生膠比鄧亞萍的長膠,彈擊速度更快、力量更大,可以說在彈擊這項技術上她已經超越了鄧亞萍,但在手法的多樣性、豐富性上她還是比“大魔王”顯得更為單一。不過,伊藤反手的生膠側兜技術倒是她比鄧亞萍先進的地方,這也算是她的獨創吧。

正手技術,鄧亞萍強大正手進攻能力獨步女子乒壇,伊藤的正手還缺乏穩定性。

鄧亞萍能夠連續統治兩個奧運週期,很大程度上也是源於她的兩項絕技:“反手怪、正手快。”反手靠長膠的怪和變化,為她極具殺傷力的正手創造了殺板的機會。鄧亞萍在自小練球時就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以她的身高和護檯面積,與對方打防守是不可取的。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唯有在進攻上打出自己的霸氣、殺傷力才能出人頭地。

為了練習正手的搶拉、搶攻能力,鄧亞萍的訓練非常刻苦,經常是把兩張球檯合併在一起,練習兩個球檯面積的全臺正手攻!如果兩個球檯你都攻得過來,那一個球檯的全臺進攻就是很容易了。正是這種大運動量的訓練,讓鄧亞萍的正手在當時女子乒壇幾乎是所向披靡,能夠扛住她連續四、五板扣殺的女運動員簡直沒有。雖然有小山智麗靠頑強的防守贏了1次鄧亞萍,但很大原因還是因為當時對小山智麗的重視不夠,對她抗擊打能力和臨場防守的發揮,超出了鄧亞萍及教練的估計。

再來看伊藤的正手,伊藤的正手也有相當的殺傷力,但也僅限於前三板的搏殺,像鄧亞萍那樣能夠連續多板扣殺,伊藤正手的穩定性還差太多。另外,在製造旋轉拉球能力上,鄧亞萍也比伊藤強出很多。想要達到鄧亞萍的高度,在女子乒壇殺出一片天地,穩定的連續正手進攻是伊藤必須要過的一道關。

相持能力 鄧亞萍正反手相持功底非常深厚,伊藤卻是目前其最大短板。

伊藤前三板的發搶已經練得非常到家了,能夠讓中國隊一局比賽“吃”3個以上發球的也只有伊藤美誠了。但她目前最大的短板,就是相持的功底、能力不夠。卡塔爾公開賽女單決賽,伊藤的發球被陳夢逐漸適應、化解之後,在相持階段陳夢勢大力沉的正反弧圈旋轉強、力量足,讓伊藤很難抵擋,硬著頭皮加力彈擊又頻頻失誤。伊藤現在對中國隊沒有絕對的優勢,也在於她後幾板球的能力不夠。我個人對伊藤和陳夢的對決有個形象的比喻,伊藤像是“匕首”近臺肉搏,而陳夢在中遠臺則像“青龍偃月刀”,她靠球的力量、旋轉撕破伊藤。

陳夢的攻勢可近可遠,但伊藤這把“匕首”退臺之後要想刺到陳夢那就太難了。而鄧亞萍除了正、反手十分過硬的單項技術之外,她在相持能力、綜合技戰術的運用上要比伊藤高出太多。可以說,鄧亞萍有前三板的搶攻發動,又有後幾板的“組合拳”,伊藤的前三板能夠達到鄧亞萍當年的水準,就已經算是日本隊學到了點兒鄧“大魔王”的皮毛了。

大家如何來看待伊藤與鄧亞萍的技術比拼呢?伊藤是否在技術上完全超越了鄧亞萍呢?她有可能成為鄧亞萍那樣具有絕對統治力的一代乒壇“大魔王”嗎?歡迎各位留言、探討,感謝關注!我是騎馬寺的少年。

騎馬寺的少年


伊藤美誠完全沒有機會成為大魔王的。

第一,伊藤美誠和鄧亞萍雖然身高相同,但打法是不同的。鄧亞萍的基本功比較紮實,正反手均衡,正手比較強,伊藤美誠基本功不夠好,日本選手普遍反手能力強,正手相對比較差,不均衡。

第二,伊藤美誠的特點是快狠,鄧亞萍快穩狠準,伊藤在準的上面還差很多,在這方面還是落後很遠的。

第三,伊藤近兩年突然水平的上升,是得益於國際乒聯的大球改革,大球讓球速下降及旋轉變弱,新改革讓力量比較小的女乒球員影響比較大,伊藤這種膠皮怕旋轉,對她有利。

第四,伊藤現在排名世界第二是有水分的,除了瘋狂參賽加積分不說,每次公開賽籤位都上佳,避開主要對手。

第五,新生代選手對大球都適應,女子打法男性化的選手,都可以打敗伊藤,像陳夢,孫穎莎,王藝迪等,雖然伊藤不服輸,實力還是在那裡的。

所以,在大球時代,伊藤是個高手,但要想成為大魔王,差幾萬八千里,沒有認可,除了喜歡意淫的一些日媒,當然,有點噱頭,乒乓球更精彩。


華先173


伊藤美誠與鄧亞萍相比,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試述如下:

二人身高相同,但鄧較為健壯,伊藤則顯得玲瓏。她倆都是近臺快攻的打法。由於個矮的原因,她倆都忌憚對方不斷地攻擊自己球檯的兩大角。

伊藤的反手攻球,速度、力量均超過鄧;而鄧的反手主要以防守為主,給正手創造進攻條件。

伊藤的正手攻球,出手快,多是借力擊球,但力量相對不足;而鄧主要以正手攻球為主,爆發力強,攻球的力量,在女乒中好像至今沒人超過。

伊藤的攻球,類似白刃戰,三下五除二先把對方打懵;對方如果抗住了,伊藤往下就威力遞減了。鄧的攻球好像連珠炮,一般人很難抵擋——這也是她多年稱霸乒壇的原因。

伊藤的發球,旋轉多變,這是她搶佔先機殺手鐧。鄧發球以直衝底線的長球為主,來球就多是長球,鄧就會搶攻。

二人正手都很少拉弧圈球,這可能與她們個矮有關。根據力學觀點:身高臂長的人弧圈球質量較高。


乒乓球804


從技術層面上看,伊藤美誠和鄧亞萍兩人最大的相同點是站位靠前,速度非常快,落點意識好。鄧亞萍的前三板能力非常突出,而伊藤美誠的殺傷力更大。因為年齡的原因,鄧亞萍和伊藤美誠不屬於同一年代的運動員,而乒乓球無論從材質、大小、比賽規則也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如果單從技術層面看,伊藤美誠的技術更加先進,速度更快,旋轉更強,力量更大,整體的威脅性更大。


徐願願


伊藤美誠與鄧亞萍,一個是現在日本女乒一姐,一個是國乒曾經的大魔王。若說技術的相同點,我說有


1、近臺快攻打法。這與他們的個人身體素質有關,只有護住臺,勝算機會才更大,腿短的人,再遠臺需要多快的速度才行。


2、講究前三板。前三板是她們得分的主要手段,尤其伊藤美誠的“三板斧”,砍傷了國乒女將。


3、發球怪。不論鄧亞萍的突長,伊藤美誠的“孔雀開屏”都有絕招,讓對手防不勝防。在卡特公開賽,會雙決賽中,我國男乒大將王楚欽,幾次直接吃發球,足見伊藤美誠發球之怪了。


4、精於算計。打球用心,知道什麼時間該怎麼打。有人說 ,乒乓球是最高的境界,是腦子打球,而不是球拍打球。


縱使有再多的相同點,伊藤美誠也成不了大魔王。這個需要時間的驗證。


老宋侃乒乓


伊藤想成為大魔王,除非她是中國人,成為大魔王,我們的國球還是國球啊!她雖然厲害,但是她沒贏過陳夢,對孫穎莎,王曼玉都不佔上風,所以她雖然厲害,但是成為大魔王還是有很大困難的!她想見誰打敗誰,但是中國的小將不答應啊!



氣球人生AA


伊藤美誠與鄧亞萍相同點個頭兒都較矮,前三板較歷害,都有很勁。不同點伊藤相持較鄧亞萍差,力量沒有鄧亞萍強,伊藤發球鬼異落點較好。


河邊布衣


不會,恐怕中國女乒不答應!


用戶4581968941606


會!發球姿勢就讓人害怕。不會!還沒那個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