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小小福果,結出億元大產業

深秋時節,百香果樹枝頭仍是碩果累累。近年來,百香果汁愈加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餐桌,酸甜的口感和馥郁的香氣讓百香果脫穎而出,成了飲料界的水果新秀,這種原產於西印度洋的神奇水果在異國他鄉綻放出絢麗色彩。

全國百香果看福建,福建百香果看龍巖。這樣“不謙虛”的話是有底氣的。福建省龍巖市,海拔約500米,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時數達1804-2060小時,最佳的晝夜溫差孕育出品質上乘的百香果。如今,龍巖市已成為福建規模最大的百香果種植基地和交易集散中心,這裡種植的百香果香氣高、風味濃、品質好,深受消費者青睞。


龍巖:小小福果,結出億元大產業


精益求精品質大提升

龍巖百香果當年種植當年見效,被老百姓稱為“致富果”,是閩西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之一。例如龍巖市武平縣種出來的黃金百香果,其品質在國內首屈一指——香味濃郁、口感細膩、果殼厚實。這一切歸功於這裡的環境。武平縣生態環境極佳,居福建省第二位,地處福建內陸的丘陵山地,是長江以南夏秋季日較差最高區域。綠水青山,為武平的黃金百香果成為綠色安全農產品提供了優質生態環境。2018年,武平百香果種植面積達10500畝,其中黃金果有4800畝,總產量達萬噸,產值1.2億元。

特色產業培育,並非一日之功。做大做強百香果產業,不僅僅是擴大種植規模這麼簡單。近年來,福建省以品種優化、品質提升、品牌打造為主線,出臺產業發展扶持政策,不斷做大做強百香果產業。自2005年從廣西引進百香果以來,受到龍巖市各級政府的大力扶持,一躍成為福建省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品質最好的百香果主產區。

優質的百香果離不開優秀的品種。以往,龍巖栽培的百香果大多采用扦插育苗,方法簡單、速度快、量大,但存在種苗質量參差不齊、苗木帶病、分散不易管理等問題,因此2018年龍巖市農業局把建立百香果種苗繁育中心作為百香果產業發展的重點工作,扶持建立百香果種苗繁育企業。目前大面積推廣的“臺農一號”百香果是嫁接苗,即用種子播種苗再嫁接高產無病毒母本,這種嫁接苗成本高但產量穩定。目前重點推廣經品種認定的福建百香果1號、福建百香果2號、福建百香果3號。正著手提升擴大新羅、武平、永定、上杭、連城等5縣(區)現有百香果種苗繁育中心規模,扶持長汀、漳平建立百香果種苗繁育中心,確保每縣(市、區)有1個較為規範的百香果種苗繁育中心,確保品種純正、質量優良的苗木供應。

龍巖市建立新羅、漳平、上杭、長汀等4個省級標準化示範基地,武平、新羅等2個市級百香果產業園。在產業園區的影響和推廣下,越來越多的果農開始走上科學種植百香果的路子,不僅種出的果子品質變高了,價格也跟著上漲,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龍巖全市有百香果加工企業12家,獲得SC生產許可證企業7家;全市建立有百香果分檢中心4個(新羅區紅坊鎮、武平縣工業園區、武平縣中山鎮網貨中心、長汀縣工業園區),嚴把品質關。

今年7月,福建百香果產業示範園開園儀式在龍巖市新羅區大池鎮北溪村舉行。福建百香果產業示範園計劃投資3.5億元、佔地約300畝,是龍巖市新羅區國有資產經營集團有限公司全力打造的集百香果種苗培育和種植示範、農產品深加工、旅遊觀光三大版塊於一體的百香果種苗培育、種植示範基地。這裡投資建立起1800多萬元高標準現代農業設施,包括高標準安全設施網化母本園、嫁接室、智能溫控室、設施育苗區、種植展示區。園區全年供應農戶種植無病毒嫁接苗不少於300萬株,惠及農戶種植面積超過5萬多畝,形成產業產值超5億多元。


龍巖:小小福果,結出億元大產業


通力合作品牌大推廣

作為龍巖的“福果”,各方面宣傳打造“福果”魅力、“福果”文化、“福果”特色,對於提升龍巖百香果的品牌形象極有裨益,以百香果為主題的IP動畫、3D製作、短視頻紛紛推向市場,引起廣泛討論。龍巖市還鼓勵支持新羅區、武平縣打造“百香果之都”“中國黃金果之鄉”。

新羅區提出打造“中國百香果之都”,開展了百香果鑑評、百香果採摘節,連續2年召開了百香果產業推進會暨海峽兩岸百香果產業論壇。2019年2月,國家工商總局正式頒發“新羅百香果”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轄區內蓮蜜、道心、紫香龍、維蓮、健強、福果等6家企業通過了SC認證。全區共有百香果相關商標26個,專利4個,著作權7個。

而武平縣作為龍巖百香果產業發展的重點縣,提出打造“中國黃金果之鄉”。連續兩年組織開展了“百香果果王大賽暨採摘體驗活動”,開展百香果鑑評、果王拍賣、果王簽約、採摘線路推介及展覽展銷等活動,是全省第一個由政府組織開展的大型百香果推介活動。武平著力進行“武平百香果”品牌創建,註冊了“林改第一果”“武平百香果”等商標,通過統一產品收購、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包裝銷售,促進武平百香果品牌整體提升。2018年,武平百香果特色農產品正式入選央視《國家品牌計劃》,讓“武平百香果”再度成為吸引眾人眼球的熱銷產品,大大促進了武平果企增效果農增收。

“互聯網+”讓武平百香果插上騰飛的翅膀。2017年,長汀縣的13萬斤百香果上線農村淘寶“淘鄉甜”銷售一空,幫助近200戶貧困村民收入翻番,徹底脫貧。而這只是阿里巴巴賦能長汀百香果的第一步,農村淘寶還利用直供直銷模式改變供給側,嚴控商品果標準和供應鏈效率,幫助種植戶將長汀百香果打造成真正的金品牌。2018年8月,在阿里巴巴集團推薦下,長汀百香果作為全國優選的20個縣份特色農產品之一,前往山東棗莊參加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期間,長汀百香果特殊的口感吸引了一票粉絲。


龍巖:小小福果,結出億元大產業


龍頭引領產業大推進

“跟道心公司簽約後,幫著管理百香果,摘果、剪枝……工作不累,每年有上萬塊收入,脫貧有希望了。”龍巖紅坊鎮紫安村的貧困戶張永強樂呵呵地說。龍巖道心農業發展公司目前有合作貧困戶20戶,從百香果源頭把控做起,為合作農戶提供苗木並提供技術指導,施有機肥,杜絕農藥,建立標準育苗大棚,生產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科學型轉變。與省內多家食品加工企業建立委託加工關係,並與龍巖學院研究所合作,不斷研發新產品,將產品推廣到農村淘寶、阿里巴巴、微商等電商平臺。紅坊鎮抓住發展特色產業的機遇,大力發展百香果產業。在產品提質、農業增效上下功夫,由120多個百香果產業經營主體帶頭,進行規模種植,通過合作社、協會等形式,幫、教、帶一批農戶,並做好產、供、銷、深加工一條龍服務。如今,紅坊已成為我省最大的百香果種植基地、省農科院試驗基地。

“基地共建、產銷共贏、百姓共富,是我們經營百香果一貫秉持的原則。”優達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秀珍介紹說。優達依託福建百香果產銷聯盟技術支持,並承擔對接省農業農村廳育苗基地建設項目,建立了武平首家百香果標準化育苗基地。基地採用先進育苗基質配方,專家全程對接指導,種苗質量上好,每年可培育百香果種苗100萬株以上,為6000畝百香果基地提供種苗,填補了武平縣無本地種苗的空白。公司於2018年在民主、城廂等4個鄉鎮建立600畝百香果(黃金果)種植示範基地,2019年與民主、象洞鄉共建武平百香果出口基地130畝、120畝,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推廣高產、優質、無毒百香果種苗及標準化種植管理模式。

今年以來,龍巖市農心百香果發展有限公司與小池鎮加緊實施百香果特色生態小鎮項目建設,生態小鎮按照“創新、開放、共享、發展”的理念,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使產、人、文、旅高度融合,生態小鎮核心區設在培斜村,佔地約1500畝,預計投資2000萬元,項目包括:百香果優質種苗基地、百香果國家標準種植示範基地、百香果主題公園、百香果綜合研究所、小池特色民宿、自行車休閒道路觀光、百香果工業旅遊體驗中心等,生態小鎮項目還邀請了臺灣南投縣著名百香果專家及多名臺灣百香果種植大戶,在小池鎮共同打造海峽兩岸百香果合作示範區。

2017年6月,福建百香果產銷聯盟成立。全省1000多家百香果生產合作社、種植大戶、龍頭企業結成緊密的共同體,實現生產信息、市場信息無縫對接。2018年6月,福建百香果產銷聯盟與阿里巴巴達成戰略合作,著重打造“長汀縣百香果精準扶貧項目”和“武平百香果出海項目”,其中阿里巴巴支持革命老區縣長汀百香果產業10個億的“現金+流量”;武平百香果出海項目計劃投資2150萬元,新增產量5000噸,拓展福建百香果的海外市場。

龍巖市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培育壯大一批起點高、規模大、帶動力強的百香果龍頭企業。龍頭企業以電商銷售為突破口,積極推動線上線下聯合銷售,加強互聯網與果品標準體系、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採後商品化處理設備、果品冷鏈基礎設施融合發展;鼓勵開展果品網上宣傳、網上直銷、果品配送等業務。要加強對水果專業合作社建設的指導,引導鼓勵果農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則,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入股,大力催生、培育一批果品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引導水果專業合作社推行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等規範管理,樹立精品、誠信意識,推進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

百香果產業迅猛發展,已成長為足以獨當一面的優勢特色產業,是龍巖走特色現代農業之路的縮影。經過多年的探索與發展,龍巖市已成為福建規模最大的百香果種植基地和交易集散中心,從苗木供給、一般生產技術指導、病蟲害防治,到產後鮮果的批發零售,次果的回購、深加工、包裝等產品延伸,百香果產業鏈已逐步形成。2019年龍巖市種植百香果5.49萬畝,預計產量6.86萬噸,全產業鏈產值15億元,是“福建百香果”主產區、核心區,且種植規模還在不斷擴大,逐步成為龍巖市廣泛種植的新興、規模農產品,有效助推全市的精準扶貧工作。

(原文登載於2019年第11期《海峽農業》 記者 石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