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馬斯洛需求理論”,就明白青春期孩子為什麼容易叛逆了

為什麼孩子到了初一、初二,到了十三四歲,就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

以前的乖乖仔和乖乖女彷彿一下換了個人,變成了一個喜歡和父母對著幹,脾氣古怪又神神秘秘的傢伙?

在心理學中,把孩子的這一段成長時期叫做“叛逆期”。

讀懂“馬斯洛需求理論”,就明白青春期孩子為什麼容易叛逆了

孩子進入青春期,變得叛逆不聽話,一直都認為是因為孩子在長大,生理心理逐漸成熟,他們開始尋找獨立的自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但如果我們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仔細觀察下兒童的成長,我們就會發現,孩子的叛逆不聽話幾乎是一種必然。


讀懂“馬斯洛需求理論”,就明白青春期孩子為什麼容易叛逆了

什麼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亞伯拉罕·馬斯洛(1908-1970),出生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他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人格理論家和比較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的主要發起者和理論家,心理學第三勢力的領導人。曾任美國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會主席和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67)。

讀懂“馬斯洛需求理論”,就明白青春期孩子為什麼容易叛逆了

馬斯洛

馬斯洛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這五個需求層層遞進,在第一層需求得到滿足後,才會產生更高層次需求或者說去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以此類推。

讀懂“馬斯洛需求理論”,就明白青春期孩子為什麼容易叛逆了

生理需求: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人類維持最基本生存狀態的需要,包含呼吸、水、食物、睡眠、性等。


安全需求:人類對身邊環境穩定、安全的需要即獲得安全感的需要,包含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資源所有性、道德保障等。


情感和歸屬需求:人類渴望得到他人或集體的認可、理解、關心、照顧、支持、接納、尊敬等相對於生理需求的心理需求,包含友情、愛情等。


尊重需求:人類得到他人尊重也有能力自我尊重的需求,包含信心、成就,自我尊重、對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


自我實現需求:

人類最高層次的需求,即渴望成功,充分體現個人價值,發揮價值的需求,包含問題解決能力、接受現實能力、創造力、道德等。


同一時期,一個人可能有幾種需要,但每一時期總有一種需要佔支配地位,對行為起決定作用。任何一種需要都不會因為更高層次需要的發展而消失。

各層次的需要相互依賴和重疊,高層次的需要發展後,低層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對行為影響的程度大大減小。

假如一個人同時缺乏食物、安全、愛和尊重,通常對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強烈的,其它需要則顯得不那麼重要。此時人的意識幾乎全被飢餓所佔據,所有能量都被用來獲取食物。

在這種極端情況下,人生的全部意義就是吃,其它什麼都不重要。

只有當人從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來時,才可能出現更高級的、社會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讀懂“馬斯洛需求理論”,就明白青春期孩子為什麼容易叛逆了

孩子生長髮育,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需求層次不同

1)0—2歲,以生理需求為主。

剛出生的孩子首要任務是生存下去,所以以人類基本需求為主。

於是,這一年齡段誰撫養他變與誰更親近,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孩子會一直哭著要媽媽或者奶奶。

在現實中,奶奶帶大,他便跟奶奶親,媽媽帶大,他便跟媽媽親,孩子由誰帶大,他就跟誰親。這是由最基本的生理滿足獲得親情關係。

讀懂“馬斯洛需求理論”,就明白青春期孩子為什麼容易叛逆了

2)2—7歲,安全需求、情感和歸屬需求出現。

隨著孩子長大,接觸外界的機會越來越多,不再是襁褓中的孩子。

到2歲左右,隨著身體的成長,智力的發育,他們開始可以走了,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了,接觸更多的新事物了。離開熟悉的環境,走到外面,面對未知世界,孩子對安全感開始重視了。

當他們走到戶外時,他們喜歡粘著父母,纏著父母,一步不離。遇到危險就喊他最親近的人的名字來保護自己。對於他們特別喜歡的爸爸媽媽,他們會霸佔他們,不喜歡別人碰TA。會強調是我的爸爸媽媽,同時會特別黏家長以獲得關愛和照顧。

讀懂“馬斯洛需求理論”,就明白青春期孩子為什麼容易叛逆了

2-7歲因為他們開始認識到我與別人的不同,於是產生了歸屬需求,我是屬於哪一類的。你會經常聽到小朋友們喜歡攀比,我爸爸怎樣,我媽媽怎樣,其實是他們把自己跟爸爸媽媽綁定在一起,說爸爸媽媽厲害就是說自己厲害。


3)7—12歲,情感和歸屬需求開始加強,尊重需求開始覺醒。

在7歲以前,孩子以家庭為中心;而7歲以後,孩子開始以學校、朋友為中心。

同時隨著身體和智力的發育,孩子們開始覺得自己跟以前不一樣了,能對自己負責了,他們的心理重心開始轉入了到了社交需求。

讀懂“馬斯洛需求理論”,就明白青春期孩子為什麼容易叛逆了

同時因為社交活動的增加,需要他們開始處理人際關係,而處理人際關係的關鍵是尊重,於是他們對尊重的需求開始覺醒。

朋友之間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互尊重。當他們在朋友學校中體會到了被尊重的快感,回到家後他們同樣有著被尊重的需求。

而這時候家長還沉醉於以前命令式的管教,沒有尊重孩子。孩子在家的尊重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自然而然的開始對父母產生意見。於是開始頂撞父母,不聽父母的。

但是因為這時候孩子還不具備獨立滿足自己的生理需求能力,所以即使抵抗也會被父母打壓下去。

讀懂“馬斯洛需求理論”,就明白青春期孩子為什麼容易叛逆了

4)12—20歲,尊重需求強烈,自我實現需求強烈。

這時候的孩子心理和生理逐漸成熟,不需要父母保護甚至不需要父母提供生理需求。

看看學校裡的小混混,他們勒索學生,打架鬥毆。可以說這時候的孩子已經可以不必再必須依靠父母來保護和養活自己。因此這時候孩子對父母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已經降到很低。

而這時候父母意識不到孩子的這些需求變化,還繼續對孩子採取高壓管制措施,那麼孩子的這些需求只能從別的地方得到滿足。

讀懂“馬斯洛需求理論”,就明白青春期孩子為什麼容易叛逆了

成績好的孩子還能通過學習成績來獲得尊重,而成績差的孩子只能通過上網,早戀,加入各種小團體(比如黑社會)獲得尊重,獲得歸屬感。

同時因為孩子對父母依賴性的降低,他們也就越發不能容忍父母對自己的不尊重,開始對抗父母,嚴重的甚至毆打父母。

這時候,孩子就成了父母眼中的“不聽話”、“叛逆”了。


讀懂“馬斯洛需求理論”,就明白青春期孩子為什麼容易叛逆了

結合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看孩子的成長,我們就能更理解孩子20歲前的言行舉止。

通過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我們可以發現每個時期孩子的需求重點,也很好的解釋了孩子為什麼容易在青春期叛逆。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孩子之所以叛逆,是孩子更高層次的需求在父母這裡得不到滿足,因而不得不轉而從別的地方獲得。

所以說,孩子的叛逆是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吃喝,而忽視孩子精神層次的需求造成的。

讀懂“馬斯洛需求理論”,就明白青春期孩子為什麼容易叛逆了

很多孩子渴望關注,渴望陪伴,渴望交流,渴望賞識,這些無形的精神渴求,很容被忽視。孩子有時的叛逆行為,往往是有原因的,很多時候,恰恰是精神需求得不到滿足。

平時,我們常常糾結於孩子行為的表面,而忽略了表面背後,內心真實存在的動機。作為父母,我們更需要細心洞察,儘量去了解孩子內心的精神需求。

那麼家長如何才能滿足孩子的精神層次需求呢?

溝通!正向的溝通!

讀懂“馬斯洛需求理論”,就明白青春期孩子為什麼容易叛逆了

1、不要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

中國的家長們喜歡做主包辦,勞心勞力的結果,卻往往是不被理解,甚至還要收到埋怨。

家長們自以為替孩子考慮,實質上是選擇權的剝奪,更是一種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最直接的表現。

因此,家長一定要記住:“要尊重孩子的意見,要交流不要專制,要溝通不要獨裁”。

2、不要在飯桌上教育孩子

原本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是件溫馨愉快的事,即使你不言我不語,也不會覺得尷尬。

然而不少家長卻喜歡趁著吃飯時間,對孩子或是問東問西,或是大講道理,一番說教,或是不斷責備。

沒有哪個孩子喜歡飯桌教育,在這個時間點對孩子說教,不但不能讓孩子更聽話,反而會讓孩子更叛逆。

在飯桌上,適合最簡單的交談。想要孩子多主動和父母說話,就要營造說話的愉快氛圍。

不妨跟孩子一起分享他學校發生的好玩的事情,這會帶動孩子的快樂情緒,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或是,問問孩子今天的安排。最重要的,多去真誠地瞭解孩子的感受。

3、與孩子進行朋友式的交流

有研究表明,與孩子進行朋友式的交流,是最能夠體現平等原則的溝通手段。

“傾聽是家長的必備技能”,但能實現傾聽的前提,一定是家長能夠得取得孩子的信任。

只有以信任為前提,孩子才肯向家長傾訴,家長才有傾聽的機會,才能走進孩子內心世界。


家長一定要相信:孩子不會百分百都是錯,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是講理的。

只要有方法,就一定能夠和青春期的孩子進行很好的溝通,並給他們進行正確引導。

現在關注我私信回覆 “領課”,即可免費領取《正確引導青春期孩子成長》課程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