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故事】雷斆 《炮炙論》

【名醫名家】雷斆 《炮炙論》


雷斆

南朝宋時藥學家。曾著《炮炙論》三卷,記載藥物的炮、炙、炒、煅、曝、露等十七種製藥法。原書已佚,其內容為歷代本草所收錄,得以保存,其中有些製藥法,至今仍被採用。現傳《雷公炮炙論》,為近人張驥輯佚本。

【名醫故事】雷斆 《炮炙論》


內容簡介

《雷公炮炙論》三卷,書中稱制藥為修事、修治、修合等,記述淨選、粉碎、切制、乾燥、水制、火制、加輔料制等法,對淨選藥材的特殊要求亦有詳細論述,如當歸分頭、身、尾;遠志、麥冬去心等,其中有些方法至今仍被製藥業所採用。此書對後世影響極大,歷代製劑學專著常以“雷公”二字冠於書名之首,反映出人們對雷氏製藥法的重視與尊奉。

後世影響

《雷公炮炙論》成書於南北朝時期,全面總結了南北朝劉宋時期以前的中藥炮製技術和經驗,是中國歷史上對中藥炮製技術的第一次大總結,是一部製藥專著。初部奠定了炮製學基礎,使中藥炮製成為一門學科。 《雷公炮炙論》原著早已亡佚,僅有輯校本。本書以唐慎微《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為底本。為體現原著按上、中、下三品分類的編排體例,同時又便於讀者查閱,將268種中藥按藥用部位與原著的"三品"分類相結合,編排一目錄於附錄中,以供大家參考。

版本信息

《雷公炮炙論》原書已佚,其佚文多存於《證類本草》中,據統計多達240餘條。明代多種本草書中均附入此書佚文,以雷公炮製冠於書名之首,如《雷公炮製藥性解》、《新刊雷公炮製便覽》等,但此類書均非《雷公炮炙論》輯佚本,僅收部分佚文而已。

原書早佚,其內容散見於《證類本草》、《雷公炮炙藥性賦解》、《本草綱目》等書中。1932年張驥根據上述各書重予補輯,得藥180餘種,分原敘及上、中、下三卷予以論述,並加入其他古本草書中有關炮炙經驗,末有附卷,另記70餘種藥物的炮炙方法。現存1932年成都益生堂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1]

清末張驥所輯《雷公炮炙論》為此書最早輯佚本,收錄佚文180餘條。現代中醫文獻學家尚志鈞所輯《雷公炮炙論》,計收載原書藥物288種,校注詳盡,書後附研究論文數篇,代表了當代《雷公炮炙論》輯佚、研究的最高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