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維權行動⑦

3月上旬,桂林的鄧先生向南寧恆信星凱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信星凱公司)訂購一輛凱迪拉克XT4(2020款),在網上與該公司的一名銷售顧問談好價格後到南寧交錢提車。不料,提車時才發現車型“貨不對板”,更換成自己所訂購車型還要加價3000元。3月18日,該公司稱已將車款退還消費者。

提車發現“貨不對板”

2月下旬,鄧先生打算購買一輛凱迪拉克XT4(2020款),通過一款手機App在網上詢價後,他接到了多家汽車銷售公司的電話報價。最終,由於恆信星凱公司銷售顧問黃某的報價相對較低,就加了微信進一步商談價格。

“他跟我說三八節有優惠活動,我就交了2000元預約金。”鄧先生說,3月7日,兩人確定了該款車型的最終價格為25.5萬元包落地(含保險、購置稅等),在訂車聯繫卡上,對車型、價格等詳細內容也文字形式加以明確。隨後,雙方確定3月13日到南寧交錢、提車。

3月13日,鄧先生和一名朋友趕到恆信星凱公司辦理提車手續,沒

籤合同就已交付23.17萬元購車款。黃某帶他去選車,結果他發現這些車型都是2019款的。

“3·15”维权行动⑦

雙方通過微信聯繫並確定了購車價格。 受訪者供圖

所選車型需加價購買

當天下午,鄧先生再次來到該公司,黃某突然稱,如果他堅持要2020款車型,需要加價,否則公司籤不了合同。

該公司銷售總監李女士稱,如果鄧先生堅持要2020款車型,讓他最少加價3000元。

對此,鄧先生認為,該公司銷售人員故意用2019款車型欺騙客戶,被識破後就“坐地起價”。發現銷售人員在玩“套路”之後,他錄下了多段與對方理論時的視頻。

“反覆欺騙我,沒有誠信可言,我沒答應,要求他們退款。”鄧先生說,對於退款的要求,對方承諾當天就退回到他的賬戶。不過,直到3月17日上午,他仍未收到退款。

銷售顧問報價存在差額

3月17日下午,南國早報記者就此事來到恆信星凱公司進行採訪。該公司客服經理江先生表示,他並不清楚黃某與客戶商談價格的具體過程,“不知道銷售顧問向客戶做了什麼承諾。”

當天傍晚,黃某致電記者稱,他報給鄧先生“包落地25.5萬元”的價格,事先沒有向領導彙報,也沒有得到公司批准。他只是為了個人業績,才讓客戶到公司提車的,不料對方不肯加價造成交易失敗。

3月18日中午,該公司銷售總監李女士表示,黃某向她申請銷售2020款車型的價格是26萬元“包牌”,跟客戶報的價格卻是25.5萬元,存在5000元差額。

李女士說,交易失敗後,黃某向公司提出客戶的退款要求,由於遇上週末,退款於3月17日才轉到客戶賬上。對於黃某,公司將會對其進行相應處罰。

“3·15”维权行动⑦

交易失敗後,銷售公司退還了車款。 受訪者供圖

簽訂合同選車無誤再交款

鄧先生說,3月14日,他已向南寧市場監管部門舉報該公司存在欺詐行為,對方已經受理。目前,他正提交相關證據材料。

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專業市場分局機動車所負責人姚曉軍表示,一些銷售顧問為了達成交易,存在以低價欺騙消費者前來交易、現場又提價的情況,如果消費者有證據證實銷售顧問存在過錯,汽車銷售公司應承擔一定過錯責任,雙方可協商解決。

同時,姚曉軍提醒消費者,選購汽車時應將雙方約定的商品詳細名稱及品牌型號、價格等寫進書面合同,簽訂合同、選車確認無誤後才交款,並保留相關憑據以便發生糾紛時進行維權。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下載南國早報APP

新聞24小時不間斷

↓↓↓

“3·15”维权行动⑦

關注南國早報官微

新聞早知道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