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無用的大意義——居委會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從法律上說,街道辦事處是最基層的政府部門,居委會只能算是沒有正式編制的群眾組織,居委會里多是一些熱心的退休大叔大媽協助街道辦的工作。在疫情防控當中,在各地小區的門口、重要街道的路閘口,我們能看到這些帶著紅袖標的大媽、大叔們在檢查出入社區的人們的身份和體溫。看到他(她)們在寒風中一絲不苟的盤查(雖然他們並不代表行政權力),筆者感覺這些長者的身軀似乎形成了一道將病毒隔絕於門外的屏障,每次走進小區感覺這裡似乎是安全和乾淨的,而這種心理上的安全感要歸功於這些居委會的大媽、大叔們,雖然平時筆者感覺不到他們的作用,還會偶爾覺得他們中的一些人喜歡東家長西家短地多管閒事。

有些所謂“開明進步者”喜歡嘲笑“維穩”,嘲笑北京的“朝陽群眾”式的治理,認為這種受黨的基層領導指揮的群眾組織是沒用的,不符合現代社會的治理模式。筆者對此難以苟同。

看似無用的大意義——居委會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無用之用

以前看到過諾貝爾醫學獎的獲得者免疫學大師京都大學的利根川進教授針對遺傳基因的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論述。大意是這樣的:

遺傳基因由4個要素組成,它是一個很長的由個體排列組合的雙重螺旋結構。在這個排列組合當中,有些是絕對必不可少的遺傳子,也有些遺傳子,你根本不知道這玩意兒有什麼用的,它們排列非常不規則,還有許多遺傳子看上去就是簡單的毫無意義的重複。

人類在瞭解到遺傳基因的初期階段,把這些沒有意義、簡單重複的遺傳子叫做“垃圾”。

但科學發展經過仔細研究後人們發現,由於這些所謂“垃圾”遺傳子的存在,遺傳子的分裂會發生不規則改變,而這些不規則改變的結果會引發種的變化,發生變化的種比原來的種有對環境有更好的適應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適者生存”。

利根川進教授這番話是在說:沒有這些看似雜亂的無規則的、簡單重複的遺傳子,就不會產生種的變化結果,也不會產生人類的進化。

筆者認為對於社會治理,這番話同樣有借鑑意義。

在疫情防控當中,我們看到黨領導的基層群眾組織雖然沒有編制,大媽、大叔穿的衣服五花八門的,看似不是一直正規的執法隊伍,但是他(她)們卻在社區群眾自助、自救、自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除了整齊劃一的行政執法人員之外,我們還有這樣一支群眾隊伍,也許正是這支被某些人看來是落伍、無用的隊伍是我們制度的強大和進化之處。

學習過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人都知道,辯證法之母是“矛盾”,事物在矛盾中才能不斷髮展。從這個角度看的話,很多看似對立、矛盾、無用、不重要的東西也是我們人生中、社會發展所必不可少的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