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堪称少帅的榜样,若东北军有19路军一半的血性,东北不至于丢

日本人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后,估计自己都没有想到能如此顺利地占领全东北,这让他们的野心更膨胀,曾口出狂言,要用三天时间占领上海。并不是每一个中国军人都像张学良一样选择不抵抗,于是淞沪抗战就爆发了。比战争的胜负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打击日本鬼子嚣张的气焰。


他堪称少帅的榜样,若东北军有19路军一半的血性,东北不至于丢


当时在上海驻防的军队是蒋光鼐和蔡廷锴的19路军,后来张治中的第5军也前来增援。


不可否认的是,日本人的战斗力确实非常凶悍,第一次针对上海的进攻日本人出动了几千兵力,加上有装甲车的掩护,从五路发起进攻。但是作为指挥官的蔡廷锴非常沉着,接连瓦解敌人的攻势,让日军的第一次进攻无功而返。


不甘心的日本人又一次集结重兵,而且先派出飞机对19路军的阵地进行轰炸,紧接着又是来自海上舰船的炮击。为了鼓舞士兵们的士气,蔡廷锴亲自来到前线指挥,甚至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蔡廷锴亲自扛起冲锋枪进攻,最后身受重伤但依旧不下火线。


他堪称少帅的榜样,若东北军有19路军一半的血性,东北不至于丢


曾经叫嚣三天拿下上海的日本人已经没有当初的士气,因为在蔡廷锴的指挥下,他们一个星期也没有前进一步,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与此同时,蔡廷锴也因为这一战名扬天下。


日本人仍旧没有放弃,又一次发起来总攻。我军的装备和兵员远不如日本人,但是蔡廷锴凭借这些天积累下的宝贵的作战经验,想出了不少对付日本人的办法。比如在日军进攻江湾和庙行时,蔡廷锴就让部队深挖战壕,然后士兵们踩在小凳子上向日军射击。等日军快要占领阵地的时候,我军就带着小凳子撤退。日军根本不知道这些战壕的深度,跳下去之后一时半会爬不上来,我军立刻发起反冲锋,把困在战壕里的日本鬼子打的叫苦连天。


在蔡廷锴等人的奋战下,最终在1932年3月24日,中日在英、美、法等国的调停下进行了谈判,最后签署了《淞沪停战协定》。


他堪称少帅的榜样,若东北军有19路军一半的血性,东北不至于丢


淞沪抗战虽然让日本人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是我军付出的伤亡更要惨重。但重要的是这一战极大的打击了日本人嚣张气焰,让他们重新审视侵略中国的难度,最后日本的全面侵华计划被硬生生推迟了五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