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原諒我的多情,就怕幾百年之後,莫高窟只待成追憶

今年暑期,同以往一樣,多數時間在莫高窟。每天看到熙攘的人流,烈日下排隊的遊客,還有從山上山下每一位辛苦堅守的工作人員,說實話,心裡總有些無奈。也許,那些遙望著我們的石窟,也在長時間不得恢復的疲勞狀態下默默地強打精神,繼續把美和沉靜傳遞給每一個人。旅遊和保護始終是橫亙在文化遺產面前的兩難之境,控制人數和科學安排是“敦煌旅遊熱”帶來的巨大挑戰。能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嗎?既滿足遊客參觀乃至深度瞭解的需求,同時儘可能減緩高密度人流所造成二氧化碳和水汽引起酸性氣體對石窟的損害。把美好的資源多一些留給後人,讓未來者儘可能多一些感受美的機會。這個難題,正在被慢慢探索,無數人的辛勞付出將鏗鏘作答。

總有人說,你怎麼那麼喜歡敦煌,跟瘋癲了一樣。如果有一種美好,以你肉眼看不到的速度默默消逝,有一天,你,或者你的後代再也感知不到這份美⋯⋯這,該多麼痛心!

記得好幾年前參觀洞窟時,講解老師就介紹,十多年前她剛來莫高窟工作時所看到的有些壁畫,已慢慢變色、脫落,洞窟壁面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裂隙。在莫高窟目前保存有壁畫、彩塑的492個洞窟中,千年彩繪的褪色、剝落、病害,窟牆崖體的腐蝕、風化,正對莫高窟構成前所未有的威脅。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研究員樊錦詩曾經感慨:敦煌莫高窟老化的趨勢,只能延緩,無法逆轉⋯⋯

莫高窟毗鄰庫木塔格沙漠和祁連山脈,位於三危山和鳴沙山的交界處,開鑿於石質疏鬆的礫岩上,三面被沙漠和戈壁荒灘環繞,受蒙古高壓的影響,全年氣候乾旱,風沙頻繁。沙塵暴造成的風蝕、粉塵和積沙等極易造成壁畫脫落、彩塑受損、崖體坍塌等病害。經歷千年風雨的莫高窟,正在以“比古代快100倍的速度走向死亡”,而旅遊旺季時平均超過兩萬名遊客所帶來的人為損害,也讓莫高窟不堪重負。

即便天氣晴好,莫高窟的492個洞窟中,絕大多數依然大門緊鎖,只有少數的三四十個洞窟之中的8個洞窟輪番對遊人開放。每年暑期,應對大量湧入敦煌的遊客,不得已採取的應急參觀制度,雖然開放4個大型洞窟,但無論石窟本身、工作人員還是遊客,都疲累不堪,參觀體驗感也大打折扣。

單單從幾幅百年前後的照片對比來看(黑色照片均由伯希和隨行攝影師Charles Nouette在1908年拍攝,彩色照片由敦煌研究院孫志軍老師於2011年拍攝),石窟的變化讓人觸目驚心。“如果任由這種狀況延續下去,將給莫高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樊錦詩說。

莫高窟第217窟 孫志軍攝影 2011年


莫高窟第97窟 Charles Nouette攝影 1908年

莫高窟第97窟 孫志軍攝影 2011年

莫高窟第61窟 Charles Nouette攝影 1908年

莫高窟第61窟 孫志軍攝影 2011年

莫高窟第158窟 Charles Nouette攝影 1908年

莫高窟第158窟 孫志軍攝影 2011年

百年對照之下,差別何其之大,顯然精美的壁畫和彩塑正在逐漸消失!“幾百年後,莫高窟安好否?”這是每一位愛敦煌愛莫高窟的人心底的疑問。

保護、研究、弘揚,這是敦煌研究院很早就確立的六字方針。只是,當付諸行動時,這六個字變得格外艱難。幸好,那些研究者保護者們並不是孤身作戰,從政府支持、專業助力,到更多民間的有識之士紛紛加入到這場“保衛戰”之中;不僅如此,人們試圖在保護與弘揚之間探索出一個“敦煌模式。對敦煌莫高窟的保護與修復是人類輸不起的一次文明拯救,“莫高窟已經成為一個瀕臨消失的文化遺產。”

遊客參觀真的會對洞窟造成損害嗎?

1991年5月,敦煌研究院與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合作,進行了觀眾對洞窟環境影響的監測實驗。選擇了莫高窟下層中型開放洞窟323窟(初唐),由40名學生在窟內滯留37分鐘,觀眾滯留時洞窟門敝開,觀眾離開洞窟後,關閉窟門,以模擬平時參觀時觀眾對洞窟環境的影響。從觀眾進入洞窟後就監測窟內的溫度、相對溼度、牆體溫度、二氧化碳的濃度。監測採用最現代的微環境監測技術,最終實驗得出如下結論:

1. 每人每小時呼出水汽的67%,約21克水,呼出二氧化碳的52.3%,約4.7升,在觀眾離開洞窟時將留在窟內。

2. 窟內空氣溫度、相對溼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的半衰期分別是0.25小時、1小時和3小時,它們的比例為1:4:12。

由於二氧化碳濃度的衰減幾乎完全依靠空氣交換,其半衰期長的結果表明,內外空氣交換條件差,特別是旅遊旺季,洞窟將處於長時間不得恢復的“疲勞”狀態。莫高窟的壁畫顏料是礦物顏料,如果在洞窟內有大量二氧化碳和水汽存在,所產生的酸性氣體肯定會引起顏料的變色。

可以想象,如果在一箇中等大小的洞窟裡,觀眾接連不斷進入,由於洞窟中通風差,這樣二氧化碳和水汽就會在洞窟裡大幅度疊加上升。洞窟既要保護,又要開放,這對開放洞窟的控制和科學安排提出了很高的專業要求。

暑期排隊參觀的遊客

計劃來莫高窟前,一定要提前預約

在莫高窟以北15公里的戈壁邊緣,早在2014年8月1日投入運營的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就採取了全新的預約模式和“數字體驗+實體洞窟”的參觀模式。這種新遊覽方式安排遊客在進入莫高窟參觀之前,先在數字展示中心觀看兩部20分鐘的主題電影和穹幕電影,使大家在短時間內對莫高窟文化的背景知識有了一定了解,再前往洞窟實體參觀。這樣也能縮短了遊客在洞窟內的滯留時間,減少了因為人體流動、空氣流動引起溼度變化對壁畫的破壞,減輕了洞窟長時間開放對文物保護的壓力。

但值得深思的是,儘管莫高窟參觀預約制已經公佈了五年之久,但依然有很大數量的遊客對此一無所知,以為到了莫高窟就能現場購票,有些甚至還自駕車輛長驅直入窟區。追根溯源,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旅行觀念”的話題,究竟外出旅遊要不要提前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至少對相關的景區攻略做基本瞭解?

雖然我們總嚮往“說走就走”的瀟灑,但對於像莫高窟這樣的世界文化遺產,還真不是你“想進就進”,畢竟資源不可再生。從這點上,對於日益成熟的中國旅遊行業,還應更多倡導從改變“旅行觀”上予以提升。

如果你計劃近期來莫高窟旅行,

請務必提前點擊:莫高窟參觀預約網 www.mgk.org.cn

莫高窟參觀預約網首頁

走進莫高窟時,你也是一個保護者

很多人說,莫高窟太深邃,我可能一下子看不懂,能不能多看幾個?能不能在洞窟裡多待一會兒?還有人說,我第一次來,想看看特窟⋯⋯

其實,你可以不是一個佛教徒,但這不妨礙你去感受它的神秘和莊嚴;你可以不懂繪畫美術,但依舊可以從那些壁畫和彩塑中尋味這裡曾經的文化交融與輝煌;你我只是一名行色匆匆的普通遊客,甚至不需要被感動,但至少當我們站在晦暗的洞窟裡,當一縷微弱的陽光灑入,我們會從心裡升起一絲絲敬意,對一千多年前在這裡用最原始的工具和最虔誠的心意默默開鑿繪畫和塑像的無名工匠們。心懷敬意,便足夠了。

至於特窟,我想可能對第一次來莫高窟的人而言,每一個洞窟都是特窟。人的潛意識總會被“特”字吸引,別人看不了的我想看,其實,492個洞窟沒有區別,有的只是藝術特色或保護程度上會有差異。如果真的能以平常心去靜靜聆聽、默默感受,我想,每一個洞窟,無論時代、風格和內容不同,但都會帶給你同樣美的震撼。

有個小小的提議,如果在天氣和身體允許的情況下,你可以準備一個薄薄的口罩,當您走進洞窟時,戴上它,短短几分鐘而已,但對這些脆弱的石窟本身,也許就會少吸收一些水汽、二氧化碳等,它們面臨的“損傷”可能會少一點。

洞窟修復現場

還想繼續瞭解莫高窟,怎麼辦?

曾經遇到一些愛石窟的同好者,看了一次兩次不過癮,還想更深入瞭解敦煌石窟藝術。可以分享一些個人的心得:

1.“數字敦煌”資源庫,足不出戶瞭解敦煌的最佳途徑。

再過幾百年,莫高窟可能看不見了,但通過影像複製的方式,可以讓後人看到這些文化財富——這就是“數字敦煌”的偉大意義。這個項目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末,它的拍攝方式,與一般的攝影取景不同,它是多點、分層拍攝,最後通過計算機來合成。比如一個飛天圖案,先要化整為零,分成一個個局部小塊分別拍攝,等拍攝完,再處理拼接完整。通常情況下,花一個月採集到的數據,需要三個月左右來後期處理。

洞窟裡的拍攝漫長而又枯燥,夏天在洞窟裡進行數據採集的工作人員甚至還要穿著棉衣。這項“化整為零、化零為整”的艱鉅工作已承接了兩個世紀,截止到2016年底,敦煌石窟已完成120個A級洞窟的圖像採集、42個洞窟圖像處理、20身彩塑的三維重建、120個洞窟全景漫遊節目製作、124個洞窟三維掃描、文獻數據庫20萬條等。

同期向全球發佈的“數字敦煌”資源庫(www.e-dunhuang.com)第一期的30個經典石窟,跨越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多個時期,其中絕大多數石窟都是未對遊客開放的,你只需要輕點鼠標,就可以免費360度漫遊洞窟,近距離感受千年的文化。

數字敦煌網站首頁

2. 做看窟筆記,繼續通過閱讀、視聽等方式深入瞭解

這裡指的“看窟筆記”,是你在窟區跟著講解老師看窟時,不妨做一個簡單的記錄,比如窟號、講解要點等,當然你也可以通過手機備忘。在每個洞窟的門邊,都有一個敦煌研究院製作的二維碼,輕輕一掃,洞窟的內容就在掌中栩栩如生。

回程後,如果希望延續你的莫高窟之旅,也可以通過閱讀書籍、收看記錄片、收聽音頻等方式,在敦煌石窟藝術的海洋中遨遊。

洞窟門外的二維碼

3. 淡季深度看窟,參與專業研學

常有人問,最好的看窟時間是什麼?我毫不猶豫地回答,冬天。關於西北的冬季,被很多人誤解,以為天寒地凍不宜旅行。其實,如果你選擇每年11月到來年3月來敦煌,不僅能感受到明媚、燦爛,被白雪覆蓋的沙山,讓我們這些南方人最為羨慕的,是屋裡暖暖的,可靜靜讀書、繪畫,或者品茗、聊天,享受一把大城市難得的漫遊節奏。跟夏天動輒平均兩萬人的窟區相比,冬天僅幾百人的窟區更像一片淨土世界,石窟愛好者的美好天堂。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和一群志趣相投的人一起旅行、學習,也是一種美好的經歷。如果對石窟藝術感興趣,也可以報名參與專業深度研學,通過講座、參觀、分享、體驗等多層次的立體學習模式,讓自己對敦煌文化、藝術與價值觀有更深刻認知,播下種子,回去傳遞給更多人。



來來回回敦煌十年了,那些微笑的菩薩,那些嫋嫋飛天,似乎都具有了無窮的感召力。所謂佛理飄渺無形又如影隨行,在彈指一揮的無垠也在拈花一笑的指尖,看到美、感受美、並回報以美——這是很多人在敦煌感悟的。

文化與信仰,是莫高窟的土壤,也是它帶給我們的能量。也許我們做不了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做好的事,做美的事,為更多的人。

我想,這也就是莫高窟將永遠存在的意義。

攝影:海洋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