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讓山藥豆發芽?

用戶3379238680706


1、花盆選擇

對於山藥豆發芽了怎麼種植這個問題很簡單,想要山藥長得旺盛,首先選擇一個容量比較大的花盆,一般的山藥都會長到1米的長度,所以花盆的容量在1米左右比較利於山藥豆的生長。

2、肥沃的土壤

選好花盆後,就要放進土壤了,對於土壤的選擇也是很重要,最好是用沙質土壤,這種土壤有一個很大優勢:利於根部吸收營養,排水性能好能夠減少出現過量積水的現象。

3、種植時間

山藥豆的生長習性是怕凍喜高溫,所以在種植時最好是選擇春天4月份左右,氣溫適宜,萬物甦醒,這時山藥豆的萌發力比任何季節的都要強。

4、移植入盆

將上述條件準備好,就可以種植山藥豆了,我們只需在土壤中挖一個淺坑,將山藥豆幼苗放入,在上面覆蓋一層薄土,小心的拍打幼苗周邊的土壤即可。

5、適量澆水

最後澆水至土壤溼潤,放在有光通風處,但是在澆水的過程中一定注意不要過量,由於山藥豆處於幼苗階段,生命力脆弱,澆水過多會導致花盆積水,根部無法進行有氧呼吸。

6、豎立支架

待山藥長豆出嫩葉就要豎立支架了,支架不用過高,一米左右就好,這樣有利於山藥豆枝蔓攀爬生長,想要通風透氣還需要適當的摘除側枝


笨大哥


山藥栽培溝填入土肥後,溝上做成1米左右寬的平畦。栽植時在平畦中間開深10釐米左右寬的栽種溝,然後澆水。待水滲下將山藥栽子按株距15~20釐米單行平鋪到溝內,每畝栽-4000株左右。蓋土8~10釐米,再加蓋地膜保墒,增加土壤溫度,促進出苗。利用“山藥豆”繁殖山藥栽子的,可一畦中兩行,提高繁殖係數,行距40~50釐米,株距10釐米左右。每畝栽12000株左右。山藥的莖葉喜高溫乾燥的環境,不耐霜凍。塊根日平均溫度10℃以上開始發芽,發芽的適宜溫度為25℃左右。莖葉生長以25℃-28℃為最適,塊莖膨大以20℃-24℃最快。山藥栽種後經35天才能出苗。




小娟的快樂時光


讓山藥豆發芽可以按照以下幾步走,希望能夠幫到你。

1.適宜的時間

種植的時間最好是春天4月份,氣候適宜

2.土壤的選擇

選擇比較肥沃的土質進行養護,比較蓬鬆並具有一定好的排水性,這樣種子在生長時根系會慢慢向地下延伸

如果是進行盆栽的話儘量不選擇很黏性的土層,最好是偏沙的土壤

3.種子選擇

選擇色澤飽滿,圓潤光滑的,將乾癟,芽少突兀的去掉,種子的大小一般在直徑三釐米之內,重量在200克左右的最好,這樣挑選出來的種子在收穫時才會又大又好

4.搭架處理

當植株莖葉長到40cm左右,需要搭建一米以上的牢固木支架,修剪枯萎的莖條

5.施肥澆水

在種植一個月內不需要過多澆水和施肥。因為根還沒有完全適應新的環境。無法攝取水分養分,肥水會大量堆積,導致山藥豆 腐爛,無法正常生長。



家有小樂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山藥豆。馬鈴薯在沒有長成的情況下,也叫“山藥豆”(只有玻璃球那麼大的)。山藥(可藥用)又叫白山藥,長在裡的叫麻山藥,長在秧上的叫“山藥豆”。通常來說,俗稱的“山藥豆”就是長在"秧上”的。那麼,如何叫山藥豆發芽呢?我就根據自身經驗,來簡單的敘說一下。

1:季節的選擇

一般情況下,選擇4月份左右。此時土壤的溫度和溼度有很了大的變化,會在持續在4℃左右。而空氣的溫度和溼度,也會保持5~20℃左右。這樣的環境因素有利於種子的發芽。也可在秋季的10月份種植,這個季節的各項指標也會與4月份相仿,也能快速的生長髮芽。

2:土壤的選擇

山藥豆的種植,沒主要以沙土為主。應為沙土的土壤空隙比較大,排水性比一般的壤土和粘土較好。這樣在後期的種植中會減少積水量,增大了土壤空隙間空氣的流動,加大了根系對基質物的吸收,有利於山藥豆的生長。

3:種植的過程

1)現將種子在清水裡浸泡3小時左右(也可以加註生根劑,根據情況而定)。

2)在田地中,挖取深3cm寬8cm左右的長形小坑,每條坑壟之間的據此100左右。

3)將浸泡好的種子,依次播種在坑中,一字排開即可。上面覆蓋薄土,用鐵鍬輕輕拍打拍打土質,然後澆水來保持土壤的溼度。還可地用地膜,覆蓋土質上,為的是仿製水分流失,也有利於快速的生長髮芽。

4:後期的養護

在植株長到50cm 的時候,在坑壟兩側,搭建支架,交叉捆綁,以供山藥秧的攀爬。

以上就是我對山藥豆發芽過程的簡單介紹,還請在評論區,多多留言與指正。


三農英焦


山藥豆可是好東西,相信很多人都在市場上買過山藥豆,回家熬粥、拔絲、甚至是做成糖葫蘆,雖然好吃,但是相信很多人沒有養過它,更別提種植在陽臺上,今天就給各位花友介紹,如何用兩粒山藥豆種出爬滿陽臺的山藥豆盆栽。

1.到市場上買山藥豆,選擇體型圓潤個頭大的。

2.把山藥豆放在盆裡,底部放一點水,表面噴水讓她微微溼潤。山藥豆很好發芽,基本上發芽率100%。

3.過幾天山藥豆就會發芽,把發芽的山藥豆挨個栽種到土裡或者放到水培瓶裡就可以了。

山藥豆喜歡光照充足的環境,光照充足植株長勢更好,結出的果實更飽滿香甜,每天以4-6小時光照為宜;山藥豆最佳的生長溫度是25-28度,地下莖塊耐寒,但也需控制在0度以上。

山藥豆是比較耐旱的植株,在平時我們要少水,可每週施加一次透水,如果過於溼潤,會造成地下莖塊腐爛,使結出的山藥豆不再香甜而發水;山藥豆喜歡有機肥,但肥不可過濃,否則會讓成地下莖塊壞死。







趙小賤賤


把山藥豆放在塑料袋裡,噴溼,然後把塑料袋繫上口,放在溫暖散光的地方。水乾了,就噴水。大概一週左右,山藥豆的根和小芽就會長出來了。

長出小芽後,山藥豆就可以種進土裡或者放在水培瓶裡了。

等到藤長大了,就可以給它搭架子了。等到秋天摘下山藥豆,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第二年春天接著種。


A檸梔


山藥的莖葉喜高溫乾燥的環境,不耐霜凍。塊根日平均溫度10℃以上開始發芽,發芽的適宜溫度為25℃左右。莖葉生長以25℃-28℃為最適,塊莖膨大以20℃-24℃最快。山藥栽種後經35天才能出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