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折射出我們的教育有哪些短板要補呢?

陽光成長與學習


現有教育制度和教育方式,教出的孩子成績優秀,但綜合素質較差。

1、要重點培養,孩子對待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的應試壓力大,往往注重多背多記多刷題,而忽略了知識的實際運用。孩子動手和實踐的時間和機會少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然就高不了。

2、要重點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此次疫情來臨之後,到如今孩子在家限制的時間已近50天,長時間一個人在封閉的環境中學習,如果沒有好的自律性,就難保孩子能夠按時完成在線所學的功課,更談不上體能的鍛鍊。我想很多的家長都會發現,孩子變的比在學校時懶了,內務不做,早晨不叫不起,生活習慣拖沓,整天提不起精神,沒有動力和興趣。只要孩子自律能力養成了,疫情期間恰恰是孩子查補自己短板的最好時間。

3、要重點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書是能激發孩子主觀能動性的不錯的動力來源,只要找準了孩子的興趣點,讓孩子愛上閱讀是可行的。只要孩子的閱讀興趣起來,閱讀能力自然就差不了。而閱讀能力是孩子學習所有學課必備的能力。

4、要重點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此次疫情之大,超乎人類的想象。我們面對這種災害,要引導孩子減少對未知事務的恐懼。我們要多保護孩子的思考興趣,少一些批評、玩笑和嘲弄。


正三觀學堂


這次疫情來勢洶洶,措不及防。全國各地紛紛延遲開學,但“開學不返校”“停課不停學”,線上教育如火如荼。


作為一線教師的我,也是參與進來,在線上開展教學。隨著地方教育局出臺了線上直播課程,我們就是引導和督促孩子學習,批改作業,並給予指導。在這個過程中,線上教育的利弊和短板?和這種形勢下孩子的學習情況如何?一吐為快。


政府集合一批優秀師資力量參與課程直播,他們的專業知識深厚,閱歷豐富,讓學生在這個漫長的寒假中獲得了名師課程和較系統的學習,不懂的地方,還可以回看,這些是優勢。但即便在這麼好的教學資源下,學生兩級分化卻在加大?為什麼呢。

問題出在孩子和家庭教育身上。

不自律的孩子、沒有目標感的孩子、心理素質差的孩子,這三類孩子註定跟不上線上教育。李岫雲曾說,父母是孩子們啟蒙教師,孩子是母親的一面鏡子。這類孩子,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父母和家庭教育的問題。


1.缺乏自律的孩子

因為在校上課時,師生面對面,有老師的時刻監督。

而網課沒有課程的制約,難免會變得鬆散,懶惰。老師鞭長莫及,同學間互不知情,獨自學習的孩子不自覺地就會放鬆警惕,自欺欺人,甚至作業都是網上搜題抄的。

而自律的孩子,抓住時機,偷偷努力,彎道超車。


2.心理素質差的孩子

而強大的心理素質,是所有優秀品格培養的基礎和前提。

積極向上的心態,遇到挫折,是去調整自己去適應和戰勝,還是直接被困難打敗?兩種心態產生不同的結果。


3.沒有目標的孩子

所謂“胸中沒有大目標,一根稻草壓斷腰;胸中有了大目標,泰山壓頂不彎腰”說的就是人要有目標,才努力奔跑。

有目標的學習,像運動會上賽跑,專注而努力。沒有目標的學習,像飯後散步,東一步西一步,沒有方向。

如何去補短呢?

1.自律的父母,才能養育出自律的孩子。

那些一邊教育孩子“關掉電視,快去寫作業”自己卻整天捧著手機,從不閱讀和學習,是很難培養出自律的孩子。另外,家長也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則,給孩子正面示範。讓孩子早睡,父母先有好的作息習慣;想讓孩子多運動,父母要自己邁出家門投身運動中去。讓孩子多讀書多學習,就要讓孩子平時也看到你投入工作和學習的精神。


2.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

如果性格孤僻、自卑、脆弱,不能面對挫折;急燥、自負,情緒不穩定等等,這都是心理素質不佳的表現,即使學習成績再好,也很難有所成就。疫情下,更需要陽光健康的心理,陽光積極健康生活。所以家長平時一定要鍛鍊孩子的心理素質,它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關鍵。亨•奧斯汀說過,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敗,實際上並不存在什麼失敗,只要不是一敗塗地,你一定會取得勝利的。


3.幫助孩子找到並制定適合的目標。

就像電影《銀河補習班》裡,馬皓文對自己的兒子馬飛說: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目標就是孩子努力的意義,並對自己充滿信心。目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一步一步的踏實努力,串聯而成,但也不能太高,令人望而生畏。

曾有報道稱,中國大陸有80%的中學生沒有明確的目標意識。為什麼呢?因為有些家長期待的目光盯得過於功利,因地制宜,讓孩子思考並制定合適的目標,顯得尤為重要。

孩子們也要經常思考:未來社會需要什麼養的人才?我要成為怎樣的人?

擁有崇高的目標,才是孩子的學習的源源不斷的動力。


關注我
一線教師,小學生家長,分享家庭教育,教育方法,助力孩子有效學習,輕鬆提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