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故事之ICU男護士陳凱 他像大白一樣,是個溫暖的硬漢子

戰疫故事之ICU男護士陳凱 他像大白一樣,是個溫暖的硬漢子

戰疫故事之ICU男護士陳凱 他像大白一樣,是個溫暖的硬漢子


總有一些故事歷久彌新,總有一些人活成傳奇!廣西民族醫院推出”醫暖人生“欄目,帶你領略好故事的風采,感悟百態人生。今天的這個故事,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醫院重症醫學科的護師陳凱,他是我院第一批馳援武漢醫療隊裡唯一的男隊員,他熱情、有責任心,是大家眼中的英雄大白。


一米七幾的個子,有著北方人的壯實和彪悍,做事雷厲風行,果敢而有擔當,內心卻很細膩溫暖,就像英雄大白一樣。這是廣西醫療隊裡很多隊員對陳凱的印象。

陳凱是廣西民族醫院重症醫學科的護士,也是廣西民族醫院派出的第一批馳援湖北醫療隊的唯一一名男隊員。疫情伊始,他主動請纓,出征武漢,勇挑重擔。

戰疫故事之ICU男護士陳凱 他像大白一樣,是個溫暖的硬漢子


01


使命必達,源於初心瞭解陳凱性格的人都知道,這一場戰疫他是使命必達。就像他的同事說的那樣:別說是去一線支援戰疫了,就是平時科室裡的“髒活累活”、“大事”“小事”都會搶先幹。 而提起去一線的初衷,陳凱表示,一是自己是一名黨員,國家需要,他必須衝鋒在前;二是武漢是他熟悉且鍾愛的地方;三是他的“勇猛精進”受到了父親的影響,有父親做榜樣,他非去不可。 陳凱的父親是村裡的生產隊隊長,也是一名老黨員。陳凱的老家信陽離武漢近,也是重災區,春節前,因為工作的原因,一年多沒有回老家過年的陳凱踏上了回家的列車。但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春節並不太平。 河南信陽是陳凱的第一故鄉,他在這裡出生長大,後來到廣西工作,廣西成了他的第二個故鄉,而武漢對於陳凱來說,則是第三個故鄉。老家離武漢不過100公里的車程,不少親戚也都是在武漢工作,而自己初中的時候在武漢上英語培訓課,經常一住就是大半年。武漢的可口的熱乾麵,美味的鴨脖,都是他眷戀的味道,這個城市令他無比地回味,鍾愛的城市現在有難,他又怎能袖手旁觀?

戰疫故事之ICU男護士陳凱 他像大白一樣,是個溫暖的硬漢子

陳凱在請戰書上按下手印


“武漢告急”,陳凱趕忙結束休假,趁著疫情還沒有那麼嚴重的時候趕緊回單位,希望能有機會衝鋒上陣。 陳凱回去的時候,父親沒有挽留,將他送到村口後,道了聲:“一路保重啊!”便又轉身奔赴屬於他的“戰場”了。此刻,父愛無聲勝有聲,陳凱知道,父親的自律和擔當,都是為了給自己做榜樣。 這些年,父親的飲食生活十分地規律,患有糖尿病的他,每逢飯點就會按時吃飯,從來不會吃多,也不會吃少,食量控制得很好。

戰疫故事之ICU男護士陳凱 他像大白一樣,是個溫暖的硬漢子

陳凱生活照


而陳凱也潛移默化受父親的影響,生活學習都比較自律,同時,有著自己清晰的人生規劃,對認定的夢想比較執著,併為此付出腳踏實地的行動。 當初選擇護理,這雖然並不是當時最青睞的專業,但是既來之,則安之,在科室領導和同事們的引導和幫助下,他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漸漸地有了清晰的方向,他決定要用行動改變很多人對男護士的偏見。 他想讓那些有偏見的人知道,男生當護士也可以像女生那樣細心,一樣能把工作做得很好。同時,他希望能夠成為一名呼吸機治療師,幫助更多的重症患者恢復健康。這次回單位後,主動請纓,出征武漢就是擔當和責任最好的寫照。

戰疫故事之ICU男護士陳凱 他像大白一樣,是個溫暖的硬漢子

陳凱宣誓出征


02


我守護你,你溫暖我“我是ICU裡的男護士,力氣大,也有經驗,去了一定能完成各種工作……”這是陳凱請戰書上的文字。“召必回”,陳凱要出征武漢,是使命必然,而做好抗疫工作,義不容辭,這源於他內心對醫護職業濃濃的愛。 到達武漢後 ,對於第一次入艙的情景,陳凱仍感覺歷歷在目。剛開始入艙的時候,由於各項流程都處在不斷完善的階段,一個班組最多隻有8個人,人手明顯不夠,面對方艙裡一下“湧”入的170多個病友,工作量變得極大。 陳凱作為整個廣西醫療隊為數不多的男護士,主動配合領隊的安排,搶先第一批入艙。


陳凱第一次進艙工作“我想著第一批入艙肯定有很多事情要做,我是男護士,力氣大,肯定要先於女護士跑在前面‘開荒’的。” 陳凱說。 人員登記、領飯分飯、發藥、協調床位……每一項事情看起來很容易,但卻很耗體力。因為穿著厚重的裡外幾層的防護服,走路非常地笨重,為了避免防護服會破損,要非常小心翼翼。 陳凱第一次進艙的時候,正好是飯點。為了減少感染率,領飯的地方離病房有將近半公里的距離。陳凱和其他小夥伴穿著防護服邁著小碎步來回幾十趟才拎完盒飯,隨後把飯盒分到病友的手裡。 一個飯點的時間下來,陳凱汗流浹背,護目鏡被厚厚的霧氣遮蓋,只能從細縫中看人,因為悶在防護服裡不透氣,護目鏡又將太陽穴和鼻樑處壓得很疼,勒痕一道道,十分明顯,整個人感覺很不好。

戰疫故事之ICU男護士陳凱 他像大白一樣,是個溫暖的硬漢子

陳凱穿上防護服入艙


難受和辛苦倒是其次,最難捱的是一開始病友不理解。有些病友文化程度比較低,不清楚新冠病毒的知識,不明白為什麼他的核酸檢測為陰性也要被隔離,而還要跟核酸檢測是陽性的患者住一起,情緒不穩定,找醫護人員理論。面對責備,陳凱並沒有怪他們,而是耐心地和他們解釋清楚 病友太多,人手太少,這樣的工作效率並不高,如何提高工作效率?陳凱絞盡腦汁。“對了,成立臨時黨支部,發揮黨員的積極性,讓黨員病友加入到管理中來。” 就這樣,陳凱積極參與臨時黨支部的籌建,很快衛健委批准成立了方艙醫院臨時黨支部,黨員病友也參與進來,每到飯點就主動幫忙領飯,分飯,大大地減輕了護理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戰疫故事之ICU男護士陳凱 他像大白一樣,是個溫暖的硬漢子

陳凱和孫叔的合影

孫叔是臨時黨支部裡最讓陳凱和隊員覺得最溫暖的一個,陳凱和其他同事一樣,經常得到孫叔的幫助。每到飯點,孫叔都會幫忙組織人員去領飯,在有些病友吵著要出院的時候,孫叔就會跟著在護理人員旁邊一起幫忙溝通,安撫大家的情緒。 而考慮到護理人員工作時不能拍照,又想給他們有個紀念,他像個攝影師一樣,善於捕捉他們工作時的有意義的細節,並在出院的時候,製作了影集,送給廣西醫療隊,他稱廣西醫療隊是武漢人民最親的人。 孫叔坦言,之所以會這樣盡心盡力,其中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受到像陳凱這樣的醫療隊隊員的愛心的感染。在陳凱作為第一批進駐方艙醫院的隊員的共同努力下,廣西第四批醫療隊的第一個班給人民群眾交出了滿意的答案。

戰疫故事之ICU男護士陳凱 他像大白一樣,是個溫暖的硬漢子


03


他是大家眼裡暖心的英雄大白“很溫暖,就像陽光。”提起陳凱,廣西民族醫院馳援湖北醫療隊的隊長林幼珍說。 戰疫期間,三八女神節那天,陳凱為本院其他5名女隊員親手寫了一張卡片,讓整個隊的隊員感到溫暖無比。他說,在這個特殊的女神節,她們值得一切榮譽,值得任何讚美。 而無論是節日,還是平日,陳凱都是隊伍裡最暖心的大白。幫忙提飯、扛東西、關心並在隊友情緒低落的時候及時給予安慰……他的暖心無處不在。 婦女節快樂!


戰疫故事之ICU男護士陳凱 他像大白一樣,是個溫暖的硬漢子

三八節為女隊友慶祝節日


廣西民族醫院派出的醫療隊中,陳凱是唯一的一個男護士,自然挑起大梁。剛來到武漢時,大小箱子,能幫扛的,他都主動扛下。最開始入駐武漢漢南區沌口方艙醫院,他是第一批入艙隊員。現在轉戰武漢協和西院,他也是第一個班組。 不但是因為他在重症醫學專業的護理上頗有經驗,更是因為他的熱情和主動。用他的話來說:我是男生,總不能讓瘦弱的女生衝上前面吧。 武漢協和西院跟方艙醫院不同,方艙醫院收治的是輕症新冠患者,而協和西院是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收治的都是重症患者。


戰疫故事之ICU男護士陳凱 他像大白一樣,是個溫暖的硬漢子


相對於輕症患者的護理,重症患者的護理工作量要大許多。方艙醫院裡沒有輸液,且由於是用物流園改造的,整個空間更加開放,而武漢協和西院則是在病房裡救治,空間更小,一個班組工作下來,體力消耗很大,非常辛苦。 此外,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會有不同情況的突發狀況,難免需要用到氣管插管等操作,對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極高,如果患者在插管過程中發生嗆咳,或者插管時間過長,就容易導致病毒的擴散,其感染風險可想而知。 但即便是這樣,陳凱對於病人的護理態度絲毫沒有減弱,自己分管的患者需要任何幫助,他也二話不說,趕緊幫忙。而為了減少感染,病房外面的人不能進入,就連醫療垃圾的處理,都得自己做,這項工作不僅髒,而且容易感染,但陳凱毫無怨言。

戰疫故事之ICU男護士陳凱 他像大白一樣,是個溫暖的硬漢子


因為他的專業和熱心,病人總稱他為廣西來的天使小哥哥,說他是個溫暖的小太陽。 人間自有真情在,宜將寸心報春暉。這麼多天的付出累嗎? 陳凱說:“累是肯定的,但是很值得。只希望患者快快好起來,疫情快快結束。” 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裡,我們也相信陳凱以及他的隊伍一定能平安凱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