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群體免疫”引爭議:你願意成為那死亡人數中的1%嗎?

01


前幾天,英國首相鮑里斯宣佈:


“不再對輕症患者進行檢測,英國抗疫進入‘拖延’階段。”

鮑里斯還讓大家“做好失去親人的準備”,“這次可能有更多的家庭將失去所愛之人。”


英國“群體免疫”引爭議:你願意成為那死亡人數中的1%嗎?


英國首席科學官接受採訪時說:


目前採取的政策中,包括需要約60%的英國人感染新冠肺炎,來獲得群體免疫,從而達到保護全體英國人的目的。


英國“群體免疫”引爭議:你願意成為那死亡人數中的1%嗎?


什麼是群體免疫?


所謂群體免疫,就是指當大多數人對一種疾病免疫時,他們就能為其他未感染人群提供保護,使其他未感染人群很難感染這種疾病。

如圖所示。

英國“群體免疫”引爭議:你願意成為那死亡人數中的1%嗎?

如何才能形成群體免疫?


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通過自然免疫,一種是通過疫苗免疫。


所謂自然免疫,就是感染過某種疾病從而獲得了免疫力,比如感染水痘後獲得了對水痘的免疫力。


所謂疫苗免疫,就是通過人工疫苗,讓人獲得對某種疾病的免疫力。

也就是說,要想整體人群獲得群體免疫,只有兩種途徑:


要麼就是給大部分人群注射疫苗,

要麼就是讓大部分人群感染疾病。

現在英國、德國、瑞典等國家,是準備通過讓大部分人群感染新冠病毒,而獲得群體免疫。


英國首相鮑里斯說:“英國60%的人群感染,才能形成群體免疫。”


02


英德為什麼會選擇自然免疫呢?

有三大理由。


第一:不知道何時才能生產出有效疫苗。

有可能是幾年之後,耗不起。


第二:新冠病毒可能會成為季節性病症。


如英國首相鮑里斯所說:


“我們認為這個病毒,會像季節性流感一樣,每年都有可能爆發,我們需要充分接觸感染它,最後獲得群體免疫,以徹底阻止該病毒未來更長時間的傳播。”

第三:錯過了“遏制”的最佳時期。


“我們已經難以有效遏制新冠病毒傳播,只能儘可能減緩傳播過程。”

這裡沒有說出的潛臺詞是:

“我們不可能像中國那樣全面隔離全面救治,這樣消耗的人力、物力成本太大了,對經濟的影響太大了,而且還不一定能控制住,所以還不如採取自然免疫。”

英國“群體免疫”引爭議:你願意成為那死亡人數中的1%嗎?


英國人口有6600萬人,要想獲得自然免疫,至少需要60%的人感染新冠病毒,也就是3960萬人。

如果感染新冠病毒的死亡率是1%,那麼3960萬人中,將有39.6萬人將失去生命。


犧牲39.6萬人的生命,去換取全英國6600萬人的生命,這個決策看起來好像挺偉大的?

但問題是——

誰願意成為這1%?

如果你的家人恰好就是這1%呢?


03


前段時間有兩篇報道特別讓我感慨。

第一篇報道是這樣的:


廣東援鄂護士劉錦鳳,給一位患者家屬打電話時,剛說完是醫院來電時,對方就哭了起來:

“你先不要說,我心臟受不了。求求你不要告訴我不好的消息,我怕我受不了啊!”

劉錦鳳趕緊解釋:


“患者很好,只是需要生活用品而已。”

對方顫抖著聲音,反反覆覆唸叨:


“謝謝你們啊!謝謝你們啊!我代表一家人謝謝你們啊……”

英國“群體免疫”引爭議:你願意成為那死亡人數中的1%嗎?


第二篇報道是這樣的:

2月18日,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因感染新冠肺炎而死亡。


運送劉智明遺體的殯車駛離醫院,劉智明妻子蔡利萍穿著隔離服,追著殯車跑了很遠,那哭聲真是撕心裂肺。

英國“群體免疫”引爭議:你願意成為那死亡人數中的1%嗎?


這兩篇報道為什麼讓我感慨呢?

就是在我們看來,死亡人數可能僅僅只是一個數字,但對於每個數字下的家庭來說,那卻是家庭的支柱,父親的兒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親。


不要小看死亡數字背後的每一個“1”,因為這個“1”一旦擊中你的家庭,就是晴空霹靂,萬念俱灰。

我為什麼鄙視自然免疫呢?

因為哪怕死亡率只有1%,但對於死去的人來說就是100%,對於這個家庭來說就是100%的悲劇。

雖然大多數的“1”,都是像你我這樣的小人物,對於人類的發展無足輕重,但對於親人和家庭來說,他們卻是像空氣和水一樣的重要存在。


04


特別喜歡尉遲燕窩的一個觀點,他說:


“我們一定要牢記個體。”

一定要牢記個體。

別人也是活生生的人,別人的家人也會流淚,會恐懼,會害怕生離死別。

女兒追著殯儀館的車喊著媽媽;

在網上打出‘去世了’三個字的人,是失去父母的人……


不要嫌別人的痛苦礙眼,姿態難看,絕望得不夠得體。


別人的命和血和痛,永遠不應該是必要的代價。

記住普通人,愛人,同情人,而不要沉迷於宏大敘事。


不要把自己的眼睛變成數字和符號的濾鏡。

要做活人,也把別人當活人。


我們在進行宏大敘事的時候,一定一定要記得關照個體。

絕不要過分沉浸於宏大敘事,而無視那些弱小的一個個“1”。

這些弱小的“1”,不是冷冰冰的數據,而是某個人的愛人,某個人的父母,某個人的子女,某個人的至親至愛,某個人的心心念念,某個故事裡的主角。

用39.6萬人的生命去換取6600萬人的生命,看起來似乎非常值。


但是誰願意成為那1%呢?

誰願意自己的家人成為那1%呢?

我們不能把死亡人數當成數字,因為每個死亡數字背後都是一個家庭。


05


很喜歡電影《拯救大兵瑞恩》,這部片子是斯皮爾伯格的經典之作。


電影講的是二戰時的故事:

隨著戰事的推移,美國軍方收到一批又一批陣亡名單。


在整理這些陣亡信時,工作人員發現一位母親的三個兒子,都在諾曼底戰役中陣亡了,而第四個兒子——空降師二等兵瑞恩,也被錯投到了敵區,隨時可能死去。

為了不讓這位母親收到第四封陣亡信,美國軍方派出了一個小分隊,準備深入敵後救出瑞恩。


在拯救瑞恩的過程中,一個個隊員向長官發出疑問:

“冒著犧牲我們這麼多人的危險,去拯救一個二等兵值得嗎?”

值得嗎?


這部電影的回答是:值得。

因為如果有一天我是這位母親,我也希望不要失去最後一個兒子。

如果有一天我身處險境,我也希望集體或國家不要放棄我。

這部電影為什麼能成為影史經典?


因為它讓人懂得了:


“即便戰爭殘酷,人性永遠是彌足珍貴的東西。”


不放棄弱小的“1”,關照那弱小的“1”,這才是人類最偉大的地方。

英國“群體免疫”引爭議:你願意成為那死亡人數中的1%嗎?


06


在中國兩個月的抗疫阻擊戰中,我最喜歡的一張照片,就是這張“落日餘暉照”。


照片中的兩個主角,一個是27歲的醫生劉凱,一個是87歲的患病老人。


老人曾是某樂團的小提琴手,因為感染新冠病毒住進醫院,已經一個月沒見到陽光了,心情一直很不好。

3月5日,劉凱在護送老人做CT途中,看見落日餘暉,非常漂亮。

就問老人:“你要不要看一看?”

老人說:“好呀!”

於是兩人停下腳步,欣賞起落日餘暉來。

英國“群體免疫”引爭議:你願意成為那死亡人數中的1%嗎?


這幕場景,被志願者拍了下來。

結果這張照片,刷爆了互聯網,被網友稱為“2020年最治癒的照片”。

這張照片為什麼讓我們感動?

因為我們常常因為宏大敘事而忽視個體需求,而此刻,一個脆弱個體的需求得到了關照。

一個網民說得特別好:


“一個體魄健康的青年,能為一個倒臥的老人而駐足而等候,這樣的民族是有力量的。有一天我們都會記得,曾有一場落日讓人潸然淚下。”


最後


2020年1月23日,一位武漢網友在微博寫道:

“武漢,絕對不能輸。”

2020年2月11日,他又在微博上寫道:

“半夜起來,媽媽給我打電話,你爸爸不行了,喉嚨都切開了。去見最後一面吧。”

當天夜裡23:26分,他又在微博上寫道:

“爸爸走了。”


19天,三條微博,記錄了一家人的悲慟故事。

看到這話三條微博的時候,我心裡劇烈抽動了一下。

我是多麼希望英德政府能明白:

哪怕是一個1,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絕望和痛苦。

數字是冰冷的,死亡人數1和100000都是數字,但人不是,那些肉體在腐爛前留下的故事,或多或少都影響了周邊很多人。


那是數字沒有辦法承載的情感,絕不是簡單加減運算就能得出的結果。

那不僅僅是數字,那是一個個人的故事。

如果懂得,便請慈悲。

英國“群體免疫”引爭議:你願意成為那死亡人數中的1%嗎?


本文轉載自“拾遺”(ID:shiyi2016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