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在家一段時間找不到出路,悶在家裡發慌,是何等感受?

天下笑餅


作為一個“勇敢”辭過職的先驅和一名心理諮詢師,對你的現狀深有感觸,有些話特別想對你說。


  • 我的辭職經歷

五六年前吧,人到中年的我,因為一些不愉快的因素,在沒有找到下家的情況下,勇敢地辭去了收入不錯的人事總監的職位。本以為憑著自己的能力找個跟原單位職位和薪酬差不多的工作不是難事,但是,事實上,任何一家公司在聘用中高層的時候都會慎之又慎。就這樣,我一下子蹉跎了半年多。

當然,這半年多我也沒閒著,做兩手準備。因為之前經常講課,有一定的實戰經驗和授課能力,所以,在找工作的同時,也在尋求職業講師的機會。但是做職業講師是需要一定的投資與積累的。這期間,我花費巨資參加教練、商業講師以及心理學的學習與培訓。本事長了不少,但是經濟一落千里。

當錢袋日益變薄,生活的壓力接踵而來。那種焦灼和煩躁,只有經歷的人才會懂。這種只出不進的日子徹底擊垮了我,一度讓我患上一種罕見病。慶幸的是遇到名醫,經過一年半的治療休整終於恢復健康。

這次的失業與得病,讓我學會反思和自省。如果現在讓我重新選擇,我一定不會選擇輕易辭職。要麼忍辱負重,伺機再起;要麼找好退路,輕裝前行。

可見,當初你有多草率,現在就會有多狼狽。尤其是人到中年,辭職是個大命題,切不可感情用事。

  • 我的諮詢案例

後來,我幸運地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業,成為了一名心理諮詢師。雖然收入不高,但必竟是心中所愛,同時,無論是個人、親子還是家庭都因為心理學獲益良多。

很巧的是,不久前,我接待過一個跟失業有關的個案。這個案主在職場中因人際關係辭職,後失業半年。在這半年內,她高不成低不就,求職屢屢受挫,自信和自尊均受到無情打擊。

而後她抑鬱成疾,凡事都往壞處想,用消極負面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世界。最終選擇通過心理諮詢找回當初的自己,重拾自信,面對現實,擺正心態,願意從一個較低的職位開始做起。經過一個月的諮詢,她已經從過去的抑鬱狀態中走了出來,目前工作和生活良好。

我之所以介紹這個個案,是想告訴題主,對於失業的人來說,半年是一個坎,超過半年的失業會讓一個人的自信和自尊大受打擊,可能會帶來不可控的結局。

你所說的找不到出路,多少也跟個案中的“高不成低不就”相似吧,這個時候不要再討論理想、成就、面子等那些虛無飄渺的東西了,實實在在的在你擅長的領域內找一分工作吧,哪怕收入低一點,哪怕職位低一點,沒有關係,先做起來,讓自己進入到職業狀態。

然後再確定一個個的小目標,通過小目標的實現,來重新建立自己的自信心。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只要你有能力,只要你可以忍耐一兩年的低收入低職位,早晚有一天你終會重回巔峰。

所以,我給你的建議是:放下身段,放低期待,放下空想;著眼於現在,馬上著手去找一份工作。現在你首要的目標不是高收入,而是調整心態和現狀,勿讓現在的心理狀態影響到身心健康。只要進入職場了,有充實的工作和生活,有上進的信心和動力,你就可以很快地改變在家裡悶得發慌的現狀。

我是心理彥究員,您身邊的心理諮詢師,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心理彥究員


說一個我表姐的真實的故事:她辭職在家待了幾個月了,後來想去的工作,自己的能力不夠,也有主動找她的工作,但是她不想去,主要是考慮又不交社保,錢也不是特別多,跟她未來的規劃還完全對不上,覺得沒意思,在家又待了兩個月,看著身邊人都忙碌著,就她閒著,也開始發慌,這其實就是焦慮。焦慮其實是個很正常的情緒,我們要正確的面對它。

焦慮不可怕,正確面對它

正確認識焦慮

焦慮,實際上是一種非常正常的情緒反應,但是任何一種情緒都有一個尺度,事實上,在正常情況下每個人都可能產生焦慮,而且焦慮不是一個壞事情,它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警覺性,鍛鍊我們的思維,從而調動自己全身心的去解決問題。因此焦慮其實並不可怕。如果遇到困難沒有焦慮情緒反而不利。所以我們要積極面對當下的困難,正確的應對焦慮情緒。

辭職後的焦慮從何而來

找不到存在感

剛開始辭職在家的日子是非常爽的,正如同我表姐一樣,在最開始的兩個月裡,她說她特別享受了一個人在家的日子。但是當身邊所有人的生活節奏開始有規劃、有節奏的按自己的方式走了,沒有人在陪著你一起閒在家的時候,你會發現,你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了。然後又過了幾個月後,她就開始慌了。人都處在一種社會關係中,都希望在社會關係中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所謂存在感。她看到比她年齡還大的長輩都有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哪怕做一些手工活掙小零錢。她覺得自己過的要頹廢了。

缺少規劃意識

工作上規劃

辭職前的享受和辭職後的恐慌,圍繞的多半都是工作中,自己得意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的一個反差感。辭職在家的時候,要先冷靜的思考一下工作中自己看重的幾點都有什麼。

這家公司未來是否能提供發展平臺?

工作中自己的優勢能否得到發揮?

這份工作能給我帶來價值感嗎?

如果工作上缺少規劃,那就等於航船找不到方向。所以做上幾點思考,可以準確的幫助自己樹立定位,選準方向。像我表姐,她比較在意的是工作能夠穩定,社保五險可以給繳納,再就是工作環境相對比較單一,因為她不追求工作能學到東西或者平臺,她希望工作相處的人相對簡單,輕鬆。

財務上規劃

家庭備用金。

辭職在家時需要給自己準備一個隨時可以調用的家庭備用金,這個備用金可以保障自己找不到工作期間的基礎開銷,還能保證家庭的臨時急需。

將所有的儲蓄分類規劃,家庭備用金是必備的。除了這個之外,用到生活上多錢,用到學習上多少錢,用到社交上多少錢,用到保險、醫療等多少錢。雖然現實會打亂自己的規劃,但是規劃出來才能應對變化。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焦慮的原因不止一個方面,但是正要正確的面對焦慮,合理的安排好各個方面的事情,我們遇到的困難也可以迎刃而解。

我們該怎樣應對辭職後的焦慮呢

找到目標

辭職在家沒有工作,焦慮的不單單是工作問題,而是一種生活狀態。我們要學會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標。辭職後沒有目標和方向,那麼我們就梳理一下自己找工作可能遇到的短板,想要的工作需要寫作能力強,那麼你就開始嘗試每天寫,找相關的寫作方面的書來讀,找寫作厲害的朋友來求教,每達到一個目標,我們就能獲得等多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確定優先事物——用倒推法設立目標

表姐問我:我該怎麼選工作呢?

我問她:這得看看你現在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她想了想告訴我:我就想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工資多少沒關係,有沒有發展也不要緊。但是得照顧下孩子。

不管我們未來期待什麼,當下才是我們最真實存在,正在經歷的。

經濟學家很早就提出,相對更豐厚的回報,人家更加註重眼前的利益——儘管長期利益要豐厚的多。這現象有個名字叫做“雙曲線貼現”。所以面對選擇,我們需要一種簡潔的思維方式來解放自己,用倒推法設立目標。

聊天之後,表姐開始用這種方法幫助自己確定目標,她首先考慮長期目標是什麼,然後一步步往回考慮,倒推出現在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她綜合考慮一下自己的要求,找到兩份工作,一個是藥店的工作,工資3000左右,但是她對中國醫藥都感興趣,沒有社保,但是空閒時間多,有休息,孩子能照顧上。另一個是一個實體企業庫管的工作,工作時間長,沒有多少休息時間,孩子每週回來也不太能有時間陪,但是工資不錯,4~5000上。等她自己一步步倒推自己的目標,她非常清晰的選擇了藥店的工作。

綜上所述,我們在面對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學會認識到:我們當前的優先事物是什麼?用倒推法一步步確定自己的目標,一旦確定了目標,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那下一步就是行動了。

高效的生活

我們每天都在做各種各樣的事情,一天24小時都在忙碌著,人生永恆的問題絕不是我們將要做什麼,而是“什麼”是我們要做的。

那怎麼高效的生活呢?把目標和當下生活連線。跟表姐聊天后,她明確了自己選擇的方向,她選擇了藥房的工作。於是她就開始規劃。每天預留一部分時間來學習中醫,中藥,因為藥房的工作主要就是中藥房那邊,這樣她可以更好的適應新工作,同時又可以跟自己感興趣事情,所以她的精力反而很充沛。

她還定製了學習計劃,除外每週都能有一天時間陪孩子,因為孩子每週回來一天,她把陪孩子的時間預留出來,總是趕在孩子回來的時候,把琢磨的各種好吃的做給孩子吃。現在看到表姐的生活狀態一天比一天好,每天過的有規律,有樂趣,有幸福。

總結

面對沒有工作,沒有目標和方向,不要拒絕焦慮,要正確認識焦慮,合理的利用它,幫助自己分析、梳理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然後找準生活的目標,確定出自己優先要處理的事物,一步步接近目標,找到自己的小確幸。


張嘯野


你好,我是個89年的單身辣媽,之前傳統行業在公司做了3年文職,基本上是最低的死工資。後來想呢,打工永遠沒有出路,頂多可以養活自己。節約點呢,還可以幫秤下家庭的基本生活開支。稍微手腳花大點,可能連自己都養不起。又考慮下轉行。民以食為天,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張嘴,張口就要吃。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吃的這塊越來越講究。於是去學了一門手藝,烘培,蛋糕,西點,果汁飲料,漢堡類。學了2年後,在老家開起了一家蛋糕店。剛開始生意挺好的,因為價格便宜,跟同行打的是打的是價格戰。另外材料方面選的也是比較好的,可以說真的是誠信經營,實打實的的材料。我們都知道,萬事開頭難嘛,也是為了積累客戶。好了,其實基本上開店一年都是支出大於收入。照這樣下次,根本無法經營下去,準備要漲價了。價格一漲,老百姓不接受這個價格了,導致生意反而更淡了。這樣堅持開了2年半,蛋糕店經營不下去。不開了。

怎麼辦呢?開始對未來人生的一種思考?做什麼都難?根本原因也是老百姓消費不起,人民幣不值錢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朋友邀約和她一起去做零關稅產品,貿易生意,主要貨源是東盟各國家的,意思是直接跟國外人做生意。剛開始跟她學,也算是打工吧……基本上月收入在2萬左右。做了半年多,後來慢慢的自己也積累了些客戶,也發現了,這裡面含金量很高,就想自己單幹。於是投資了點,直接承接客戶。現在目前算是穩定了~收入也不錯 希望在選擇時有所幫助


年輕就該闖一闖


辭職那天我就已經想好了,不能告訴家裡人,就連最好的朋友也不能說,因為時機還不成熟,等我能夠持續穩定的賺錢以後再說,因為我不想讓家人擔心,有壓力一個人背就行,畢竟我是家裡的經濟支柱。

為了裝的像模像樣,我在工作日每天按時起床,洗臉刷牙吃早點,然後裝模作樣的去上班……其實我只是把車挪了個地方,然後在小區的另一個地方,走來走去,開始了我一天的工作——不知道我的人,還以為我是個神經病,否則幹嘛拿著個手機走來走去呢?

不過我才不在乎陌生人的看法,重要的是我辭職了,不想上班了,首要解決的是一家人能夠活下來,而能夠活下來,一方面要獲取收入,另一方面就是要儘量的節省成本和花費。

所以辭職一開始,我沒有租辦公室,也儘量不開車,然後到了早上10:30以後,我會找個咖啡館繼續幹活,中午在吃的食物也儘量便宜簡單。我在心裡面盤算:等我驗證靠自己獨立工作能跟上班一樣賺錢了,我再找個便宜的辦公的地方正式幹起來。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辭職的第一個月,收入能達到上班時的80%,從第二個月開始,基本上能與上班時的收入持平了。

就這樣我又堅持了一個月,到第四個月的時候,我有點疲憊了,雜事也多起來了。我覺得我改找個辦公室了,有一個卡座或者單間就行,幸好深圳這樣的地方很多,還真讓我給找到了,一個月租金不貴,至少在承受範圍之內,重要的是,我有了一個獨立的辦公空間,更加心無旁騖的做事了。

從搬到獨立辦公室開始,我也開始謀劃把一家老公司轉讓到自己手上,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成功了。

辭職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重要的是能熬,活人不能給憋死。而且辭職以後,你會發現耳根清淨很多,照樣是一片不一樣的天。而且我也感到自己不再抑鬱了,覺得自己真的適合幹自由職業,以前那種每天去固定上班的日子真的受夠了!

其實我是一個比較保守的人,也是一個閒不住的人,我相信經過我的努力是能夠改變命運的。

我也相信,與其在家裡憋的發慌,為什麼不給自己制訂一個計劃,每天出去走走呢?選定一個方向,多走多看,你自然就能找到自己的下一步出路。

如果你不想打工,那創業或者做點事情都是完全可以,但千萬別把自己荒廢了,到頭來害的是自己。

作者:喻派職言,今日頭條簽約作者,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 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專著。

喻派職言


個人的焦慮很嚴重!2019年在工作了13年之後,因為對公司的改革實在太失望,我毅然選擇了裸辭。剛剛開始的時候還好,畢竟平時工作很忙,就當給自己放個假,慢慢再找工作。但是當3月份過去的時候,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慢慢我就開始煩躁了,畢竟日子總要過,錢總要花的。這時候我的焦慮症犯了,人變得暴躁易怒,心慌失眠。甚至會對著別人亂髮脾氣。

這時候我其實自己已經意識到了,所以我開始進行自我的調節,每天早上6點起床去跑步,從開始的3公里到現在的5公里,跑完以後舒爽身心,反正也睡不著。

然後順路去菜場買菜回家做飯,畢竟不出去下館子要省一點。

回到家洗個澡,打開電腦繼續修改簡歷找工作。

午飯以後看2個小時的書,畢竟知識是要更新的,對自己將來也有幫助,當然這裡指的是專業書籍,不是小說。

如果有面試預約那就約時間,沒有的話就坐一會手工活,畢竟也做了10年了。

晚飯以後就再做1個小時有氧運動,有助於睡眠。

晚上到點就早點睡,不要在休息的時候養成熬夜的習慣,畢竟這個習慣不好。

總之就是讓自己忙碌起來,有事情做,不要懈怠。總會有合適的機遇等到你的,只要你時刻準備好。


染簡雅nancy


大兵哥觀點:辭職只是人生的過渡階段,應該迅速理清人生的方向和思路,行動起來。


大兵哥當年第一份工作辭職的時候,因為辭職的時間是11月底,離過年又還早,又不想回家,所以就過了一段放縱自己的日子。

那段時間,每天睡覺睡到自然醒,然後下樓去吃個早餐,到超市去買點泡麵和零食(那個時候還沒有美團外賣等),然後就是回到房間裡去打遊戲,追電視劇,晚上等一起合租的小夥伴回來,打幾把dota,他們因為第二天要上班,一般到12點就睡覺了,我則繼續戰鬥到凌晨3、4點,困得不行了才睡覺。

然後突然有一天接到我一個長輩的電話,問我狀況,我說已經辭職了,離放假還有些時間,也不知道幹什麼。長輩聽說了以後,先是狠狠批評了我一頓,然後從我的角度,給我分析了現狀,建議我結合自己的想法和職業環境,到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去歷練一下。

掛了電話,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是啊,時間就是生命,自己如此浪費時間,虛度光陰,卻沒有對未來的規劃和努力,這算什麼,當下痛定思痛,當天沒有做任何事情,就是拿出一張白紙,把自己的3年目標,如何實現,哪座城市的工作環境可能最適合自己的個人發展。做了一番分析之後,覺得似乎清晰多了,於是第三天我就買了去深圳的車票,來到了這座夢想的城市打拼。

沒有人比你更瞭解自己,別人的建議總歸是基於他的經驗出發的,與其等你什麼都想好了再行動,不如先有個大概的方向,立刻開始行動,在行動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方向。立刻付出行動,改變當下狀態比給你一大堆建議,一大堆規劃要好的多。


告訴自己的內心:“我不能荒廢生命,我要行動起來,立刻,馬上!”


我是職場大兵哥,歡迎關注我的頭條主頁,大兵哥聊銷售,每天和大家聊聊職場、銷售、生活那些事。也歡迎大家在下方給我留言,討論。


大兵哥聊銷售


這種經歷簡直太扎心了,我曾也有過這樣的的感受。

我記得在我十九歲那年,辭去了第一份工作,雖然年齡還好,但我有一種危機感與迫切想要成功的急迫感。

辭職是因為我覺得工作沒有多少前途,我想要賺更多的錢,更快的完成理想與追求。不過事實證明,我的想法確實太過幼稚,即便我辭職了,最終還是沒有得到我想要的,這世上真的沒有捷徑與容易的成功,因為,時隔多年,直到現在我依舊沒有成功。

辭職那會,我特別想要找一份高收入的工作,可卻不知道怎樣的工作才適合我,畢竟我沒有學歷,也沒有經歷,有的只是一系列不切實際的幻想。

最終現實會告訴你,只要你肯做夢,最終你所做的那些夢真的不切實際。

我很焦慮,因為我不想閒著,卻又無計可施。從那時候開始,我便一直在思索我的出路在哪裡,不想打工,不想低頭,但又找不到合適的創業項目,即便有創業項目又沒有資金,一想到這些問題,整個人都懵逼。

因此,建議那些想要辭職又不知道自己做啥的人,在沒有確定自己想做啥之前一定不要貿然辭職,不然最終等待你的就只有迷茫與焦慮。


肖軍說職場


我有過這種體驗,就是有一種被全世界拋棄了的感覺。


不誇張的說,如果不是每天接幾個推銷電話,我可能一天都說不上一句話。下午也不敢睡覺,因為一覺醒來,天都黑了,感覺這一天咋又沒了。


事實證明,閒比忙更可怕,但我們不能讓世界拋棄。


那我建議你在投遞簡歷的時候,不妨試試如下幾種解悶的方法:


1. 去圖書館看書


切記是圖書館,不是家裡。


去圖書館看書,你會容易沉浸在閱讀的氣氛中,世界也會過的很快,你並不會覺得發悶。


我住的附近剛好有一家24小時無人自助圖書館。我去年辭職空窗期,就辦了張借書證,大半天都泡在裡面。看完書之後,覺得整個人都充實了很多。


至於看什麼類型的書呢,看你自己選擇!我建議要麼看對你有幫助的書,要麼看經典名著。


2.做美食


人越休息就會越懶,越懶就越想靠外賣解決吃飯問題。


很多辭職的人應該有過這種體驗,越在家歇著,反而越不想做飯,甚至三餐都沒了規律,一到餓時,只好點個外賣來解決。


辭職期間,本來心情就不好,所以不妨用美食犒勞下自己。那我建議你在家可以學點烘培啊,甜點,大餐之類的。


3. 找些副業


在投遞簡歷等消息期間,可以找些其他副業來填補空虛啊。


我閨蜜曾在互聯網公司工作,她離職期間,就曾幫別人做網頁設計。這樣的工作在家就可以完成,既打發了時間,又掙點外快,一舉兩得。


除了這些,還可以臨時考個什麼證啊,比如育嬰師、茶藝師等等。


我個人認為自媒體啊也是不錯的選擇。說實話,我現在都是趁下班時間寫頭條,真的覺得時間不夠用,所以你白天沒事做的時候,不妨寫寫文章。


以上是我結合自身體驗,提出的幾點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Ta在叢中笑


來分享下我自己的感受。

幾年前從前一家公司辭職後在家呆了2個多月。一開始感覺還不錯,從來沒有這麼放鬆過。上班的時候每天都是10點左右才到家,週末僅僅休息一天還要處理客戶問題,每天神經都處於緊繃狀態。

辭職後,前幾天每天都睡到自然醒,看自己喜歡的電視和電影,不用擔心還有客戶問題沒處理,還出去旅遊了一趟。

但是,沒幾天就開始感到焦慮,沒有收入,身邊的朋友都忙於工作,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於是開始著急找工作,但是卻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幹嘛。在家呆的時間越長,這種焦慮就越嚴重,開始懷疑自己,懷疑人生。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1.積極的做職業規劃。悶在家裡,不去思考你的職業發展,你只是在逃避現實,不願意面對。只有想清楚自己想做什麼,才有行動的方向。有人說,我也不知道想做什麼,那就多去嘗試,多去諮詢相關職業的從業者。只有多瞭解行業,你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

2.走出去。越是悶在家裡,越發慌。古人云,走出去才有路,不走出去,哪裡來的路呢?如果一開始不知道做什麼,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給自己放個假,去你想去的地方旅遊,接觸一些新的事物新的朋友,見過更大的世界,你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3.準備好一份簡歷開始面試。很多人辭職後都說迷茫,卻從來不見他們行動。如果總是悶在家裡,永遠等不到自己理想的公司,只有多接觸新的公司,才知道哪個公司適合自己。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中高層管理者從來不會拒絕獵頭的電話,他也許就在等一個機會,只有多從獵頭那裡瞭解職位訊息,才不會錯過那個職業機會。

總結,辭職在家迷茫是在所難免的,多去總結思考,才能找到新的出路!

本人獵頭從業多年,職場問題,求職問題,關注我!

職場獵頭說


說說我的情況吧,題主問的是辭職後沒出路,我更慘,直接是被團隊奪權拋棄,說說是何等感受。


之前我和朋友們一起在外面創業,團隊裡面,只有我是單身女性,悶頭幹活的那種。老闆有家有室,但是,創業你懂的,長時間在一起,他妻子雖然也在,但能隱隱感受到不高興。


就這樣,第五年的時候,團隊裡來了個男的,帶著資金,能說會道。很快,就能感受到自己被隔離了。說什麼、做什麼都被挑刺,最後直接剝奪了我在團隊裡的權利,他們自己組隊單幹去了,就等著我自動離開。


說實話,我當時想死的心都有了。5年前,背井離鄉,拋下父母,一個女孩子,在外面打拼,掏心掏肺的付出。沒想到,到頭來,兩頭不得好,什麼也沒得到。真的是覺得活不下去了。


當時給家裡打了個電話,本想交代一下,誰知說著說著,反倒突然被家裡的現狀刺痛覺醒了。父母生我養我多不容易,到如今沒享一點福,我若去了,他們該怎麼辦?當時就覺得我真是太自私了,我自己活不下去了就想離開,從沒考慮過他們的感受。這樣不行。


當時意識到這一點,意識到有人還在等我,我就知道,自己再怎麼難都得一個人挺過去。


於是我給了自己一段時間,放空。期間,也不是沒想過去彌補,看看有沒有機會再共事,都被無情的拒絕了。於是,我想算了,就這樣吧,也罷。另找出路吧,怎麼著都得先活下去再說別的。


雖說是給自己一段時間放空反思,但是內心的焦慮是騙不了自己的。迷茫、不知所措,整宿整宿的睡不著,沒有知覺地流淚,跟家人交流強顏歡笑、人前故作輕鬆,轉身瞬間淚奔的經歷不知道你體驗過沒有,真的是難熬,每一天都度日如年。


不過說實話,我挺感謝這次疫情的,被封在老家,正好有了一個沉澱學習重新開始的機會。我已經又重新上路了,每天仍然會有情緒瞬間崩塌的情況,會有觸景傷情的時刻,但是,一旦意識到不對勁了,立刻提醒自己打住,趕緊轉移注意力,去做些事情。


人生中,總有一段艱難的黑暗時期,需要一個人一步一個腳印地去丈量,紮紮實實走出來。把握住現有條件下能把握的,希望我們都能重生逆襲,開闢一條新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