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池塘怎麼建最好?

13910853406


一、做好建設規劃。建魚池要根據地點、條件、養什麼品種、養多大規格的魚等做一個總的規劃.應考慮所建魚池的面積、挖多少土方、建多少水面、需多長時間等.並根據經濟、勞力的實際情況來考慮。最好做到當年挖魚池,當年養魚,當年受益。 二、養魚場址的選擇 興建理想的養魚場在選址上必須綜合考慮水源、水質、土質、交通條件以及飼料、肥料來源等因素,具體應把握四個方面:

1、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養魚的首要條件就是有水,養殖期內不論豐水期、枯水期都要能夠滿足池塘的最大用水量。因此最好在河流、湖泊、水庫的附近開挖魚塘,建設養魚場,同時詳細瞭解水質狀況,避免工業汙水

2、土質適宜。通常將土質分為三種,即壤土、粘土、沙土。通過實踐檢驗得知壤土建池最好,其透水性、保水性適中,築堤時凝聚力和抗剪強度適合。其次是粘土,最差為砂土。

3、地勢適當。理想的地勢是高度適中且平坦開闊,如在江河、湖泊的附近、水庫大壩下的平坦地區建池,進、排水都可自流,既節省動力,操作又方便。在實際操作中應考慮:一是地勢較低易被洪水淹沒,高坡地易斷水源而天旱;二是建梯級魚池交通及日常操作不便,且投資大;三是儘量避免佔用良田,充分利用貧瘠的土地、荒丘、庫岔等。

4、交通方便,餌料來源較好。養魚場時常都有物質進出,因此建造地點要求交通便利,有利於養魚物質購入和魚產品外銷。同時餌料(包括飼料、肥料)本源應有保障,儘量能夠就地取材,發揮天然餌料的作用。此外電源必須具備。 三、做好水質、水資源的管理

在洪水汛來臨前,應預 腐臭、溶氧極少的底層死水,這樣可以防止魚類隨水逃掉和天然餌料含量豐富的水庫上層水大量流失,洪水帶來的大量無機及有有機肥也將集於水庫中,使水質變肥。在魚類生長旺盛的6~9月份,應儘可能保持較高的水位,以達到“寬水養大魚”的目的。同時,為了促進魚類生長,在有條件想水庫,還應廣闢肥源和餌源,人工種植蓮藕、鵝草和蘇丹草等,通過施肥培育水體中的餌料。另外最重要注意的是,池塘中的水一定要保證氧氣充足,氧氣不足的時候要及時增氧





築夢人2020


要建池塘首先要選擇交通方便,和靠近水源的地方,還一個就是要方便通電才行。

交通方便,不難理解就是進出都要方便一點,有條件最好是靠近大馬路旁邊,新建這樣的池塘以後可以方便出租,今後如果自己養殖也會很省事很方便,而且靠近大馬路交通方便,今後魚塘的升值潛力空間也很大。

其實就是靠近水源,挖池塘養魚肯定不能缺少水,水源方便就在附近,對養殖會有很大幫助,而且水源條件好一點,養殖的魚都會少發病還產量高。要是水源不是很方便的話,養殖就會很麻煩,單單就是一個蓄水都會很苦惱。

再一個就是通電,現在還有很多池塘都沒有電,通電對於養殖業也是很關鍵的,因為養殖魚塘經常都會缺氧,容易造成魚浮頭,這個時候你就必須要靠增氧機來增氧,一般像養殖魚塘面積比較大的都是七八個,十來個增氧機,這對電力消耗來說也是非常大的,如果靠近電源比較近的話,到時候就不會因為缺電而導致不能及時增氧,造成魚的大面積死亡。

挖魚塘的形狀最好是選擇長方形,挖的魚塘最好是能夠平坦,別出現東邊高西邊低這樣會影響養殖,挖的魚塘平整一點,每到年底乾塘拉網都會很輕易的把魚拉起來。這樣會減少很多人力和時間。


農人王哥


養魚池塘怎麼建最好?

大家好,我是光頭魚哥,我來談個人觀點與看法。首先要確定魚塘建多大,是什麼具體用途的?

1.大型專業養殖養魚池塘:

面積大的池塘,一般用挖機或推土機由中間開始向四周挖土,挖起的土向四周堆起作塘基。然後,用機械平整壓實魚塘、塘基。先要預留清塘放水的出水口,預埋岀水管,當然有些地方條件限制了,放不淨水的就另當別論。排洪口是必須要做好的,要用水泥沙石處理,預防下大雨排洪時造成魚塘崩潰。排洪口周圍要網圍好,防止魚逃跑。如果面積較大,考慮到成本問題,塘邊塘基做不做水泥硬化都問題不大,但必須留夠大的寬度。要建一個投料臺,用水泥柱或木頭在離塘基4—5米的位置立兩根樁,然後,用兩根木頭連接到塘基上,上面鋪上木板,做成一個投料臺,方便以後投料時使用。

2.農村小型自家池塘:

農村的魚塘,面積較小,也考慮是自家長久時間的問題,一定要留好放水清塘的底管,做好臺階式水位控制口。塘基最好用水泥硬化,塘基就可以留得稍微小點,將可用的面積最大化。預留洩洪口,裝好防逃網。

3.垂釣式農莊的池塘:

基本的跟大型養殖池塘差不多。垂釣式農莊的池塘的塘基必須固化,四邊合理的修建釣魚位。有條件的要加裝安全防護欄,顯眼的地方豎立安全警示標誌。

水源:

不管魚塘大小與用途,水源是至關重要的。最好能有方便的水源,不用抽水,節省養殖成本。

增氧設備:

魚塘裡要按面積比例裝備一定數量增氧設備。遇到溼度較大的天氣,魚會缺氧浮頭,如果沒有設備增氧的話,就會大面積死魚。當然,農村的自家小魚塘,面積小、養魚密度小,有比較大的長流水的話,也是可以不用增氧設備。

以上是我的觀點與建議。如有幫助,請關注、點贊、交流與評論。謝謝!


光頭魚哥


流水養魚具有節約用地、投資少、管理方便、收益高的優點,特別適合水資源豐富、土地資源貧乏的山區或缺乏池塘、水庫的地區。流水養魚池的面積,小則幾平方米,大到1

000~2

000平方米。養魚的水體必須是流動的,特點是單位水體成魚產量高。循環流水養魚的特點是耗水量少,可避免受環境汙染;機電設備投資大,技術要求高,要求保證飼料等物質供應;容易實現管理機械化和操作自動化。

1.建池佈局

流水養魚池分為地面魚池、地下魚池、隧道魚池、半隧道魚池、多層魚池和階梯形魚池等幾種類型。地面魚池施工簡單,排水方便;地下魚池容易龜裂變形,施工量大,耗材料多,結構較複雜,但可降低提水揚程。為了節約用地,可採用隧道魚池、半隧道魚池和多層魚池。在丘陵山區,可採用階梯形魚池。

2.建池材料

建造流水魚池的材料有混凝土或磚石、水泥、鋼板、塑料、鐵皮等。大型流水魚池大都採用鋼筋混凝土建造,小型流水魚池用磚石砌成、水泥砂漿抹縫。有的流水魚池採用預製板建成,預製板可用塑料、鋼板、玻璃鋼、水泥等材料製作,只要不漏水,又不會在水中產生有毒物質,均可採用。魚池顏色宜為暗色。

3.池體大小

大型流水魚池面積為1 000~2

000平方米,小型流水魚池僅幾十平方米。大型流水魚池大都根據自然地形條件開挖而成。隨著工業化程度的提高,目前趨向於採用小型流水魚池,可提高生產週轉率,便於管理,容易調節流量,飼料利用率較高。

4.池體形狀

流水魚池有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八角形及環道形等多種形狀。正方形、長方形魚池可以充分利用地面,施工容易,容易捕撈成魚,但換水不均勻,水流有分層現象,故池子水深只能為0.9~1米,並且難以徹底排汙,池底有積汙的死角,必須配備專門的吸汙機械。近年來,國內外建造的流水魚池多趨向於圓形。其優點是換水均勻,水流無分層現象,無死角,能自動集汙並可徹底排汙,水深可達2米,養魚效率高,但施工難度較大,最大缺點是室內面積利用率低。

5.排水和排汙設施

流水養魚需要不斷交換池水,進多少水就必須排多少水,以保證池水不斷更新並維持穩定的水位。在高密度飼養的情況下,魚類的糞便、殘料及其他有機碎屑沉積量很大,會消耗池水溶解氧並敗壞水質。因此,排水和排汙的效果如何,是影響流水養魚產量的重要因素。

(1)長方形魚池的排水、排汙

長方形魚池排汙比圓形魚池困難,比較有效的是“V”形雙坡集汙排汙方式,即池底縱向傾斜坡度為1/100,橫向雙坡,坡度視魚池寬度而定,為5%~10%,中間設有一條集汙溝,上面用打孔的鐵皮或預留出水孔的水泥預製板覆蓋,既可排水又可用做攔魚柵。出水孔面積之和約為閥門斷面面積的80%~85%。排水、排汙均通過出水孔,排水時可帶走部分沉積物,排汙時打開閥門,使集汙溝內形成負壓,將溝內及池底的沉積物吸出。魚池正常水位由溢水牆或直立式管道控制。

(2)圓形魚池的排水、排汙

圓形魚池的排水、排汙方法與長方形魚池相似。池底向中心傾斜5%~10%,中間保留25釐米×25釐米(視魚池大小和臥管口徑而定)的方孔,上面罩扣鐵鍋狀攔魚柵。自池中心的方孔至池外敷設一條臥管,外接三通接頭,垂直方向連接豎管或溢水井,水平方向接閥門通向排汙溝。平時排水由豎管或溢水井排出,帶走部分沉積物並維持水位恆定,汙物由閥門排出。希望我的分析能幫助到您!




鄉村蝸牛哥


1、位置選擇:選擇水源充足,水質無汙染,交通電源方便的地方建池。

2、水源和水質:良好的水源便於經常加註新水,防止因水質惡化、魚類缺氧而死魚;也有利於浮游生物生長,改善魚類生活條件。池塘水源以河水和水庫水最好。

3、面積適中:魚苗魚種池以3—5畝為宜,成魚池以8—10畝為宜。面積大,適合魚類生物學要求,魚的活動範圍廣。水面廣,受風力作用大,能給池子自動增氧。漁諺有“寬水養大魚”的說法。

4、水深適度:池塘的水深,魚苗池以1—1.5米、魚種池1.5—2米,成魚池2—3米為宜。這樣的水深,水質不易劇變,可增加水體載魚量,提高產量和效益。

5、土質良好:魚池的土質必須有較好保水性,一般以壤土最好,粘土次之,沙土最劣。

6、池塘設計:池塘形狀呈東西長、南北寬的長方形為宜,長寬比5:3最佳。這樣的池形,池埂遮蔭小、日照長,利於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也利於飼養管理和拉網操作。池塘底部呈龜背狀,整個池底向出水口傾斜,有利於排水捕魚。池塘周圍應開闊,池埂最好種飼料草,不宜種植高大樹木,以免阻擋陽光照射和風的吹動。

拓展資料:

魚塘是指捕魚或養魚的地方,特指魚圍塘的內部間格或圈住魚的圍網。一般理想的池塘,要求面積較大,池水較深,光照充分,水源暢通,水質肥沃,交通方便,以利於魚類的生長和產量的提高,並利於生產管理。

應具備如下的幾方面的條件:

1、面積和水深。池塘的大小和深淺,與魚產量的高低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生產實踐證明,成魚塘的面積以4-10畝以宜,水深最好是2-3米。魚種塘的面積則可在5畝以下,水深1.5米左右。

2、土質和底質。魚塘多是挖土修建而成,土質對水質的影響極大。池塘的土質以黑土最好,粘土次之,砂土最差。

池塘經過一段時間養魚後,塘底逐漸形成一層厚的淤泥,這是殘剩的飼料、肥料、魚糞和死亡的生物體等不斷沉積,與池底的泥砂混合而成。池塘中有一定的淤泥,塘水容易變肥,有利於養魚和高產。但淤泥過多會使水質惡化,影響魚類的生長,甚至引起魚的死亡。因此,淤泥過多必須及時清除,以保持良好的水質。

3、水源和水質。良好的水質,要求溶氧充足,酸鹼適中(PH值7-8.5),水溫較好(最好25-30℃),營養鹽豐富,水質較肥(水色為綠豆色、黃綠色、黃褐色和淡醬油色,透明度為25-30cm),不含有毒物質。

4、池塘的形狀和方向。池塘的形狀以長方形為好。長寬之比為2-3∶1,寬邊長度為30-50米,以便於管理和拉網捕魚。池塘的方向為東西向為宜,這樣有利於延長日照時間,對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增加溶氧都有好處。池塘周圍不宜有高山和高大的樹木遮光擋風。


流浪到成都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養魚池塘怎麼建最好?

主要是看你要建多大的魚塘。\r\r一般農村都有自家的田地,利用田地的優勢,可以直接建一個魚塘,首先選一塊大小你覺得合適的田,把田埂加高加寬,把田裡多餘的泥挖掉,可以人工也可以找個挖機,挖機一般一百多元一個小時,1000-2000元以內就可以搞定了,建大一點的魚塘可以請挖機,小一點的直接人工也行,看個人成本與預算。\r\r需要注意兩點:\r\r一,田坎需要多多加固,注意漏水和漲水天決堤。\r\r二,田坎處必須留一個洩水口,以免漲水天決堤,然後洩水口用鐵網或者竹編攔好,以免漲水天魚兒跑出去。\r\r魚塘建好後可以直接抽別的塘裡的水,往魚塘裡灌水,也可以等下雨天漲水,等魚塘裡面有水了就可以投放育苗了,一般可以投放,草魚,鯉魚,鯽魚等這些魚苗,建議最好不要投放大口鰱和黑魚,這種肉食性魚類,會讓魚塘裡面的魚越來越少。\r\r家用小魚池。\r\r準備:河沙,水泥,磚,瓷磚,排水管一根,排水開關一個\r找一個泥瓦匠師傅,給200大洋,一天就建好了,水池大小一般幾個平方就可以了,這裡面有幾個關鍵:\r\r一,水池必須用瓷磚,如果魚密度大了沒有瓷磚,魚很快就會受傷和死亡,瓷磚表面光比較滑可以很好的保護魚兒不受傷。\r\r二,水池需要經常換水,尤其是夏天在太陽的暴曬下,一天不換水,水就會變質,魚就會全部死亡,所以我們需要加一個排水管,來方便換水,排水管安在水池的最底部。\r\r三,自家最好有水井,安裝一個抽水電機,一般農村水井都自帶得有,因為要抽水喝,每次抽井水進行換水。\r\r四,有條件的可以搞個循環水,這樣就不用比較麻煩的去換水了,首先準備一個大水桶,最好是那種農村樓頂蓄水用的鋁皮水桶,接一根小水管到水池即可,讓水流保持在滴滴答答的速度就行,排水管也打開一點開關,讓水流滴滴答答的排出去,這樣就成了循環水了。\r\r這種是可以建在自家院子裡面的小魚池,平時喜歡釣魚或者戶外搞野的可以臨時養魚,想吃魚了隨時用抄網,抄幾條來吃,簡單方便,想吃就吃,不限魚種,簡單實用

謝謝有幫助到你





劉鬆鬆鬆鬆文


關於建塘養魚有幾種方法跟大家分享,第一,合同最好是十年以上前兩年不要想著賺錢,第二不要靠近工廠,尤其是化工廠,不要離馬路太遠,否則以後拉飼料送魚,累死個人了,挖好魚塘,必須放水消毒半年,個人經驗,第一次不要放太多魚苗,隨時觀察魚苗的情況與水質的變化的,想建魚塘的一定要考慮好,




小波333333333


養魚池塘選址,首先最好靠近水庫,大河,一些有自然水源,或者有上游水域的地方,涉及到池塘水位增補的問題。

季節性缺少雨水乾旱時,為了保證池塘一定水位量,以及池塘水分含氧量,必要時必須進行補水,補水的過程中,也是給魚兒增氧的過程,也能提高水質,減少並蟲對魚兒的傷害。

池塘四周圍適當種上樹苗,夏季魚兒喜歡待在樹蔭下面,而且樹葉掉落池塘裡,也是魚兒的食物。

另外池塘底部,一定要有深有淺,適合不同魚兒做窩,不同習性。還要考慮所養魚兒品種,適當可以投放螺螄,河蚌進行養殖,一方面保證一些魚類的餵食,另外也算一種養殖產品,同樣產生效益。

池塘建注水後,四周建議使用石灰粉進行拋灑,池塘四周哦,進行一個殺毒的作用。但一但放入魚苗,不可再撒,必須等清塘後再處理。



大俊seven


1首先第一個最主要的就是魚池都面積,魚池面積大一點才合適活水養魚,這樣空間大,那麼養魚就會更多一些,自然收穫也就多一些。

2再就是魚池所處位置的光照是需要足夠的,只有充足的陽光才適宜養魚,這樣才算是具備了養魚的魚池。 3其次就是魚池最好是長方形的,這樣設計可以避免太陽不會有照射不到的地方,同時太陽光所產生的光合作用會促進魚兒繁殖,所以設計長方形可以節約空間,同時也能被太陽照射到。 4再就是設計魚池的底部的時候就需要平坦一些,這樣是為了讓水流會更加平穩一些,同時進水口處和出水口處也要保持四十五度的角度,這樣才能更好的流入和流出。 5然後就是設計魚池的深度。根據自己所設計的魚池來選定深度,有的魚池適合深度和淺一點的,所以根據魚池來判斷。 6以上就是我所介紹的如何設計活水養魚的池塘?活水養魚的池塘設計依據自己當地的地方而設計會更好。








漁民陳峰


一、做好建設規劃

建魚池要根據地點、條件、養什麼品種、養多大規格的魚等做一個總的規劃.應考慮所建魚池的面積、挖多少土方、建多少水面、需多長時間等。並根據經濟、勞力的實際情況來考慮。最好做到當年挖魚池、當年養魚、當年受益。

二、地點的選擇

應本著有水源(或通過打井、修渠能解決)、土質不滲水、投資少、省工、省力、見效快等幾個方面考慮。

1、在自然坑、淺塘、乾枯舊河道、舊河叉、或低窪地建池,投資小、見效快、省工省力。

2、建池處的土質以粘上或壤土為最好。

3、要選擇離河渠、機井等水源較近或引水方便的地點建池。

三、魚池標準

1、魚池面積:魚池面積的大小要根據魚的品種和規格而定。如:養殖草、鱗、編、鯉、編、魷等魚,面積以10畝左右為宜,養殖尼羅羅非魚以3畝左右或不超過5畝的面積為好,培育水花至夏花的魚苗池,每個以l一2畝面積為宜,而夏花至魚種的魚池以每個2一3畝為好。

2、魚池深度:魚池深度是魚產量高低的一個重要條件,俗話說:“深水養大魚”。魚池深度以所養魚的品種、規格不同而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