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得了胃癌,該怎麼辦?

1、胃癌的現狀如何?

胃癌是最常見的消化道腫瘤之一,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我國是胃癌高發國,2019年1月國家癌症中心發佈了最新一期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胃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第二位,死亡率位居男性惡性腫瘤死亡率第二位,女性第三位。降低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是亟待解決的社會公共衛生問題。

胃癌預後和臨床進展有關,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達到90%以上,進展期胃癌則低於20%,而我國早期胃癌的檢出率低於10%。事實上,早期胃癌的檢出率越高,獲得治療胃癌的最佳時機越早,病死率會顯著降低。因此,在人群中推進早期胃癌篩查措施和高危人群進行內鏡精查策略,是改變我國胃癌診治形勢的可行且高效的途徑。

2、胃癌的常用篩查方法

1、電子胃鏡檢查

胃鏡及其活檢是目前診斷胃癌的金標準,但胃鏡檢查依賴設備和內鏡醫師,且具有一定痛苦,導致患者接受度較差。

2、磁控膠囊胃鏡檢查

磁控膠囊胃鏡將《西遊記》裡孫悟空鑽進鐵扇公主肚子裡的情節在現實中應用於消化道早癌篩查。患者吞服一粒膠囊,醫生通過軟件實時精確操控體外磁場來控制膠囊機器人,讓膠囊機器人在胃裡前進、後退、翻滾,進行全方位360度掃查,按照需要的角度對病灶重點拍攝照片,從而達到全面觀察胃黏膜並做出診斷的目的。具有全程無痛苦、便捷、診斷準確度高的優點,膠囊內鏡正在成為常規體檢項目,被醫學界譽為“21世紀胃病檢查和內鏡發展的革命性創新”。


3、最新的胃癌初篩方法:血清胃功能檢測是一種通過抽取受檢者空腹靜脈血2~3ml,測定血清中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幽門螺桿菌(Hp)含量並加以綜合分析,從而輔助診斷胃黏膜疾病的方法,是一項無創、無痛、安全、經濟的胃病檢測方法。

懷疑得了胃癌,該怎麼辦?


懷疑得了胃癌,該怎麼辦?


新型胃癌篩查評分系統

新的胃癌篩查評分系統包含5個變量,包括年齡、性別、胃泌素17(G-17),幽門螺桿菌(Hp)、PGR為胃蛋白酶原比值(PGⅠ/PGⅡ),總分0~23分,根據分值可將胃癌篩查目標人群分為3個等級:胃癌高危人群(17~23分),胃癌發生風險極高,強烈推薦胃鏡篩查;胃癌中危人群(12~16分),有一定胃癌發生風險,推薦胃鏡檢查;胃癌低危人群(0~11分),胃癌發生風險一般,建議隨訪。檢測的陽性預測值:針對早癌篩查陽性預測值是12.5%,較日本早期胃癌篩查方案提高10倍以上。檢測靈敏度、特異性:針對早癌篩查率靈敏度和特異性都達到了80%以上。


3、早期胃癌篩查建議

內鏡及內鏡下活檢是目前診斷胃癌的金標準,但由於具有一定痛苦,用胃鏡進行大規模胃癌篩查不能為廣大民眾所接受。磁控膠囊痛苦小,但費用較貴。採用非侵入性診斷方法篩選出胃癌高風險人群,繼而進行有目的的內鏡下精查是較為可行的診斷策略!


4、預防胃癌,從自身做起

1、重視胃部基礎疾病的診斷、治療、複查,如有上腹部不適、飽脹感、食慾減退、消瘦乏力、噁心嘔吐以及黑便等症狀時請及時就醫。

2、高危人群應加強監測,對胃癌的癌前病變:如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息肉、殘胃等人群,合併幽門螺桿菌感染人群,胃癌家族史人群都應定期去醫院隨診,並行胃鏡檢查,在醫生建議下根除幽門螺桿菌。

3、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規律飲食,減慢用餐速度;多食用新鮮水果蔬菜,少進食醃製、煙燻以及隔夜食物;限制飲酒,避免高脂肪、高蛋白以及低纖維食物過多攝入。

4、學會管理情緒和釋放壓力,合理減壓,尋找合適的途徑宣洩負面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