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最想吐槽的就兩件事:孩子的成績與性生活的頻率

學習成績就不說了,反正教改的結果就是分數越來越重,考試越來越難,家長越來越瘋,孩子越來越苦。至於性生活,我聽到最經典的吐槽是,結婚還不到5年,性生活已經成了“海瀾之家”

女人最想吐槽的就兩件事:孩子的成績與性生活的頻率

有朋友開玩笑說:“趁這段時間,去考個母嬰方面的資格證,學點這方面知識,這樣今年11月份可以去應聘月嫂之類的。”

當時沒聽懂這話,後來看到一張圖,才恍然大悟,佩服她的先見之明。

女人最想吐槽的就兩件事:孩子的成績與性生活的頻率

(請看第十位的產品)

看到這圖,我想到上週,在寶媽群裡華麗麗拋出一個問題:

有了孩子之後,你覺得生活發生最大變化的是什麼?

許是每個麻麻都有自己的“苦”,一下子群裡就炸鍋了:“為了孩子,辭了工作,成為全職麻麻。”

“大概是跟自己親媽因為養娃的事,有了更多的交流和爭執。”

“生活都圍繞著孩子,感覺失去了自己的世界。”

而最吸引我的是:“孩子出來後,前後算下來結婚也不到5年,但跟丈夫之間的夫妻生活成了‘海瀾之家’,一年只需逛兩次,每次都有新感覺。”

這位寶媽的回答,很多人頓時都跳出來表示“同感”,討論更為激烈,以致最後演變成“吐槽老公大賽”。

有沒有新感覺我們不判定,但每年2次的頻率,可能確實是有些夫妻的真實寫照。

中國人民大學潘綏銘教授曾做過調查,顯示中國夫妻中,無性婚姻佔比25%。城市人群高於農村人群,北上廣深,高於其它城市。

說得通俗點就是,中國每4對夫妻,有一對處於無性狀態。

谷歌搜索2統計數據顯示,“無性婚姻”的搜索量,遠遠高於“不開心的婚姻”和“無愛婚姻”。

這裡要科普一下,社會學家所定義的無性婚姻,是指全年性生活不超過10次的夫妻。每年兩次海瀾之家,在社會學概念上,屬於無性夫妻。

女人最想吐槽的就兩件事:孩子的成績與性生活的頻率

“從產房裡出來,我整個人都變了”

草木今年30歲,結婚4年,但無性生活已然過了兩年多。

據她口述,之前性生活都是正常的,轉折點是兩年多前生小孩,現在半年有一次都是難得。

草木是博主,有自己的粉絲群,熟悉的粉絲曾經也跟她提起過,生完孩子之後沒有性生活,是正常的。除了照顧孩子很累,和激素的變化,讓人完全沒有性慾之外,夫妻兩人的成長速度不同也有關。

草木是剖腹產的。

據她回憶:當時,我一個人被推進手術室,在冰冷的手術室裡等待,手發抖、腳發抖,不停地流眼淚。手術刀落下的那一刻,我才知道麻藥對我不起作用。是我自己撐過了人生中最糟糕的時刻,沒有人陪我。

女人最想吐槽的就兩件事:孩子的成績與性生活的頻率

從產房出去之後,我整個人就改變了,我覺得自己很有力量,我依靠我自己就可以了,我不會再為了誰生氣,不會再為了誰傷害我自己,我永遠要把我自己放在第一位。

我迅速更新了人生觀,馬上進入了做母親的狀態。但我老公很慢,還想要做自己。生完孩子後,他一直玩遊戲,根本不管我們,他覺得小孩生出來就可以給他媽帶。我很震驚,老公竟然有這樣的想法。

大概是小朋友一歲左右的時候,老公離家出走了。端午節,他要跟他以前的同事一起去外地三天,算拋妻棄子吧。他覺得每天工作累死累活,回到家又要聽我嘮叨和抱怨,他快要崩潰了。所以他一定要出去。他旅遊回來之後,我們就吵很大,從此之後,他開始明白什麼是“爸爸”了。

女人最想吐槽的就兩件事:孩子的成績與性生活的頻率

我覺得這些身份認同的不同步,造成我和老公的關係緊張,應該也影響到了我們夫妻生活的不和諧。

另外,我們倆的性觀念差很多,他要的是“小姐式”的服務——女人不需要爽,只需要服侍我就行了。

一開始我和他溝通,他還能配合。現在頻率減少了,加上帶小朋友和工作也很累,他可能需要純肉體式的發洩,而我覺得每一次都要去認真對待,於是就擱置了。

性愛對我們來說變成了一件“麻煩”的事情,也沒有人主動去提。

關於“性生活”對於婚姻來說到底重不重要。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告訴我們性跟婚姻是平起平坐的,是重要的。

然而,如今的現實告訴我們:“性”有時候在婚姻不同階段,地位會變化,甚至是次要的,但這樣還是存在著一個很大的隱患。

正如草木所說,我們的孩子會越來越大,原本被擠壓的精神需求會重新恢復,如果最後夫妻兩人還是無法填滿這一部分的話,婚姻遲早會有問題。

女人最想吐槽的就兩件事:孩子的成績與性生活的頻率

“世界紛繁無邊,而人的荷爾蒙有限”

從戀愛時天天“淘寶”,到婚姻裡的每年兩次“海瀾之家”,相愛男女之間,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他們的無性狀態?

有人說是,壓力大,節奏快,沒時間。

《職場人性生活報告》調查顯示,中國72%的上班族對性生活不滿,沒有性生活且單身5年以上的比例高達30%,單身10年以上的有12%。

影響“性福”的三大因素是工作壓力、工作時長、工資收入。

女人最想吐槽的就兩件事:孩子的成績與性生活的頻率

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做過一個“日本成年人性生活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在18-39歲的日本成年人中,從沒有過性生活的人高達 1/4 。

參加這項調查的男性中,收入較低的人,無性經歷人數,是收入較高人群的20倍。

這個調查結果發表在了《英國醫學期刊》(BMJ)上。

女人最想吐槽的就兩件事:孩子的成績與性生活的頻率

.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釋放慾望的替代品越來越多。

10年前,夫妻睡前面對面“玩遊戲”,10年後,睡前項目變成了背對背玩手機。

如今,無性已然從“已婚男女”擴展到“單身男女”。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有些男生為什麼一點兒戀愛的想法都沒有?”

一個高贊答案是:為什麼要談戀愛,是遊戲不好玩,還是小說不好看?

而我身邊很多女生,也說著同樣的話:

為什麼要戀愛,是淘寶不好逛還是工作沒意思;是旅行不好玩還是遊戲不刺激;是愛豆不夠帥還是跳egg不得勁兒?


女人最想吐槽的就兩件事:孩子的成績與性生活的頻率

人體的荷爾蒙有限,而大千世界紛繁無邊。

當世界朝我們打開大門,荷爾蒙明顯有點不夠分配。

女人最想吐槽的就兩件事:孩子的成績與性生活的頻率

36歲的日本教師近藤顯彥在推特上表示,與太太結婚一年多,恩愛如初。他太太是名為“初音”的虛擬偶像。

婚後,近藤買了一個人偶大小的初音,擺在自己的雙人床上。

女人最想吐槽的就兩件事:孩子的成績與性生活的頻率

雖然他老媽氣得不參加近藤的婚禮,但近藤對自己的婚姻生活十分滿意。

他說:

當今社會對於一個人的幸福都要求固定的模板,必須遵循結婚、生子、組建家庭的流程,但這不應該是唯一的方式。


我們應該考慮到所有形式的愛,和所有形式的幸福。

唉,這話竟然讓人無力反駁。

女人最想吐槽的就兩件事:孩子的成績與性生活的頻率

“白玫瑰與紅玫瑰”

一位網友曾這樣評價無性婚姻:

我們一起供房、一起養娃、一起孝敬父母、一起面對各種風風雨雨,就是不一起幹那種事情。這樣的婚姻,難道不值得讓大家感動嗎?

無性婚姻這個社會問題,是否會越來越嚴重,我不知道,但至少一時半會兒沒什麼特別好的解決辦法。

張愛玲說,每個男人都希望自己擁有“白玫瑰與紅玫瑰”

一位生兒育女,照料全家,適合月白風清;

一位風情萬種,床功無敵,適合月黑風高。

在中國傳統男性的潛意識裡,往往相信婚姻是一種生活狀態,而愛情是一種精神狀態。

女人最想吐槽的就兩件事:孩子的成績與性生活的頻率

然而,婚姻教會我們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改變他人,遠遠比改變自己更難。

無性婚姻的問題不在於缺少性,而在於兩人對性的需求不一致。


如果無性婚姻中,雙方都對性頻率滿意,哪怕一年一次也沒問題。

成年人,早已學會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淹。

誰還不是走著走著,就從一張白紙,變成了一張花紙。

曾經我們以為生命有無限可能,最終發現,所謂無限可能,更接近於無限的遺憾。

疫情襲擊的今天,我們也才真正明白,幸福的人生,不是你終於擁有了什麼,而是終於承認,活著就好、健康就好,其餘的所有,都是錦上添花。

女人最想吐槽的就兩件事:孩子的成績與性生活的頻率

我們既然無法改變“海瀾之家”,那我們就多去陪伴“熊孩子”吧,其實孩子成績的好壞並非要父母在背後一味地督促教導,細心觀察會發現,那些成績好的孩子父母基本都不會太去關心成績,而更關注孩子情商和智商的培養,IQ和EQ一旦雙高了,那成績也就不在話下。

女人最想吐槽的就兩件事:孩子的成績與性生活的頻率

IQ plus EQ equal Success - business concept with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孩子長成什麼樣,更多是取決於父母如何教導!

尤其在3-6歲的時候,是培養孩子優秀人格、優秀品德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重要時期,多數父母忙於工作,缺失了很多對孩子的陪伴和教導。

父母再忙我們也要抽點時間陪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有套繪本故事我最近一直在讀給孩子聽,分享給大家,尤其對3-6歲的孩子很有幫助。

此套全綵繪本《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全套共10冊,由多名育兒專家聯合編寫而成,繪本中每一個故事都是經精心設計,從多個維度對孩子加以引導,孩子聽了後,可以更加的有自信、有毅力、有誠信、有愛心、有自律和有擔當。更加有助於孩子智商和情商的雙發展。父母可以作為睡前小故事講給孩子聽,孩子也可以自己觀看書中生動有趣的圖片。

女人最想吐槽的就兩件事:孩子的成績與性生活的頻率

這套繪本一共10冊,分別是《媽媽我愛你》《我一定行》《創造奇蹟》《善良的朋友》《我有擔當》《寬容的力量》《我很善良》《媽媽我能行》《大家一起來分享》《從小有愛心》,專門為2-8歲孩子打造的好習慣繪本,其中包括孩子情商啟蒙,邏輯思維鍛鍊,以及語言表達的鍛鍊都非常的有好處!

女人最想吐槽的就兩件事:孩子的成績與性生活的頻率

女人最想吐槽的就兩件事:孩子的成績與性生活的頻率


7-10週歲的可以購買如下繪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