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當時為什麼不救韓信,反而和呂后一起設計殺害韓信?他追韓信回來有何用意?

小梁動漫


很簡單,追韓信回來,是為了讓他替劉邦效力;配合呂后殺害韓信,是認為他威脅到了劉邦。

不要跟我說韓信有沒有謀反之心。政治不是這樣看的。不管他有無反意,他的實力確實對劉邦形成了巨大威脅,他的存在就讓劉邦感到不安全,而劉邦的不安全,就是新建的漢帝國的不安全。

況且,韓信現在沒有謀反之心,將來呢?過幾年呢?你能保證他一直沒有反意嗎?如果將來有一天,他忽然想造反了,誰能攔得住他?誰能打得過他?

殺韓信,根本不是因為他犯了罪,而是為了保障劉邦與漢帝國的安全。要說韓信冤不冤,唉,楚漢之爭的四年裡死去的將士冤不冤?

蕭何是韓信的知己,瞭解他的才華,卻不是他的朋友,與他沒有深厚的感情。蕭何的出發點,是劉邦的安全與利益。

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韓信是偉大的軍事家,卻不是偉大的政治家。


棲鴻看紅樓


呂雉能殺害西漢頭號開國名將韓信主要是開國宰相蕭何的功勞。

蕭何這個花甲之年的糟老頭子根本無法抗拒四十多歲西漢開國皇后呂雉非凡的美女魅力,劉邦去鎮壓陳豨叛亂,皇后呂雉與宰相蕭何狼狽為奸,應該是呂雉用美人計誘惑了蕭何,蕭何才心甘情願幫助她謀殺與自己關係很好的名將韓信。



因為韓信曾經不被劉邦重用,失望離開,是蕭何月下追韓信,並說服劉邦封韓信為大將統帥漢軍。

可以說韓信是非常感激蕭何的,沒有蕭何就沒有橫掃天下的西漢第一名將韓信。

可以說蕭何與韓信之間的關係是情深義重的好兄弟,呂雉憑什麼能讓德高望重的蕭何背叛並陷害好兄弟韓信,只能解釋為呂雉利用自己的美貌與魅力把蕭何拉下水。

大家不要把呂雉當作守身如玉的聖女,別忘了呂雉曾經在項羽的楚軍軍營做了兩年的俘虜,而古代軍隊中的女俘相當於軍妓,楚軍將領士兵們可以任意佔有呂雉的身體。

何況呂雉早已經紅杏出牆,她作為楚軍俘虜的時候就是情人審食其陪伴她,她與審食其通姦給劉邦戴綠帽子。

呂雉與蕭何謀殺韓信是在公元196年,45歲的呂雉仍然徐娘半老風韻猶存。

而曾經是劉邦上級的蕭何年紀應該與劉邦差不多大,蕭何此時的年紀應該有60歲左右。

何況蕭何曾經對呂雉有救命之恩,劉邦剛剛造反秦朝的時候,呂雉被秦朝官員逮捕下獄,是當時的秦朝縣政府官員蕭何救了呂雉的命,當時呂雉只有32歲。

呂雉為了報答救命恩人蕭何,以身相許勾引他是完全可能的。

西漢頭號開國名將韓信遇害的時候只有35歲,可謂風華正茂。

60歲左右的蕭何能夠狠下心幫助皇后呂雉謀殺這位自己極力推薦的小兄弟,如果不是呂雉利用美人計勾引蕭何是絕對不可能的。

蕭何口蜜腹劍把韓信騙進皇宮,韓信做夢也沒想到這位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老大哥會謀殺自己,結果韓信不僅被呂雉下令宮女用亂棍捅死,韓信全家被滿門抄斬。

不僅是蕭何中了呂雉的美人計, 西漢三大開國名將之一的彭越也是被呂雉的美人計害死的。

彭越是游擊戰專家,楚漢戰爭中彭越多次襲擊項羽後方,幫助劉邦轉危為安。

公元197年,陳豨反叛劉邦,劉邦親自帶兵平叛,劉邦到達邯鄲,向彭越徵兵,彭越因為生病就派部將帶著軍隊去邯鄲,劉邦大怒,把彭越逮捕下獄,流放四川。

彭越在流放途中正好遇到從長安去洛陽的呂雉,看到和顏悅色美若天仙的皇后呂雉,彭越像看到女神一樣,這位年過半百的老將委屈地大哭起來,向呂雉說自己沒有罪,只希望皇后讓他回家鄉。

人面獸心的呂雉表面上笑語盈盈地答應了彭越,她的含情脈脈風情萬種讓老將彭越完全放棄了警惕,高高興興地跟著她回到洛陽。

但呂雉把彭越帶回洛陽以後卻要求劉邦不要放虎歸山,最終呂雉派爪牙誣陷彭越謀反,彭越不僅被滿門抄斬,呂雉還下令把彭越的屍體做成肉湯分給群臣食用。

呂雉的絕色美貌在她死後二百多年還對男人有很大誘惑,據《後漢書.劉盆子傳》記載,王莽的新朝末年,天下大亂,赤眉軍攻佔長安,對西漢皇陵進行盜墓,以盜竊皇陵中的金銀財寶,赤眉軍發現了西漢開國皇后呂雉的屍體,發現她屍體完全沒有腐爛仍然美貌動人,於是這些喪心病狂的赤眉軍士兵對呂雉的屍體進行了輪姦侮辱。呂雉去世的時候已經60歲,可見她年輕時更美若天仙。


厚德載物49847


都別搶,我來答。

蕭何月下追韓信,給我們造成蕭何與韓信彷彿關係很好似的,其實不是這樣,兩人並沒有什麼私人交情。蕭何也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偉大,是一個會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人。

再說論交情,韓信怎麼能夠和劉邦相比,蕭何與劉邦不僅是老鄉,而且還是公司創始人之一,後來韓信造反,蕭何當然會選擇偏向於劉邦。早年蕭何看重韓信,並不是兩人是什麼老相好,蕭何不願這個朋友受委屈。

所以才去把追回來,說到底是不願這個人才流失,蕭何識人的眼光還是不錯的,沒有他這號伯樂,韓信指不定還得流浪到什麼時候。蕭何發現了韓信的才能,說他是國士無雙,這麼大一個人才跑了,皇帝不急太監急。

劉邦沒有認識到這個人才的重要性,蕭何不能犯這個錯誤。騎著一匹快馬就去追韓信去了,搞得劉邦還以為蕭何也投敵叛變了,又派夏侯嬰去追蕭何。在潔白的月亮下面,三個人縱馬狂奔,跟拍愛情劇似的你追我趕。

好不容易追上了韓信,蕭何是好說歹說,口水都說幹了。夏侯嬰追上來以後也跟著勸韓信,蕭何這個人很會打感情牌,說:“你回去大王要是不用你,我們三個人一起走。”

左勸右勸總算是把韓信給勸回去了,這一勸就勸出來一個大漢江山。後來韓信準備造反的時候,蕭何打的還是感情牌,其實當時韓信如果警惕一點,他可能多半是不會被騙的,不過他太相信蕭何了,可能是把蕭何當成了自己的朋友。

但蕭何可不這樣認為,說到底,當初追他,只不過是不願人才流失,兩人的關係僅僅限於同事而已。總之無論如何,蕭何當年月下追自己的舉動無疑讓韓信對他充滿了好感,畢竟他其實才是韓信的伯樂,沒有蕭何,估計劉邦也跟蕭何似的不會騎韓信這匹千里馬。

許多年後時過境遷,天下太平了,蕭何當了宰相,韓信成為了王侯。國家百廢待興,蕭何其實也是不願看到天下再度動亂,呂雉告訴他韓信要反了,蕭何還是非常驚訝的。另外也感到事態有些嚴重,韓信這麼一號軍事強人。

他要是造反了,估計漢朝還真的找不出幾個能夠對抗韓信的人。為了這個剛剛建立起來的國家,蕭何也只能聽從呂雉的建議,把韓信騙到宮裡來給殺了。他找到韓信的時候,就和當年一年打的是感情牌,說:“我和你是好朋友,我請你入宮,你有什麼好擔心的?”

這張感情牌還是很有效果的,畢竟你韓信就是人家蕭何當初保你上位的,所以韓信有什麼理由拒絕呢?就算有,可能也抹不開這層面子,他哪裡知道蕭何已經決心為了這個大漢江山將他出賣了。

其實能說蕭何無情無義嗎?

肯定不能,他是劉邦的臣子,當然要為劉邦的江山考慮,且不去談他和劉邦的交情,光是造反這一項,其實韓信就已經和蕭何站在了對立面。而且韓信這麼厲害,蕭何也知道他如果真的起兵造反了,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所以,如果蕭何與韓信關係很好的話,那麼這反而是大義滅親了。

其實換成任何人站在蕭何那個位置上,恐怕都會選擇出賣韓信,畢竟韓信選擇造反的時機不太好。另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韓信之所以會選擇造反,也是劉邦自己把人家給逼反的。

沒辦法,劉邦那種出身環境,如今搖身一變成了皇帝,猜忌心就會變得很重,生怕有人把他的榮華富貴給搶走了。所以你看基本上大殺功臣的就只有劉邦和朱元璋這兩個布衣出身的皇帝,其它皇帝基本上都是官宦世家出身。

反而很少去殺功臣,可見,出身環境真的很重要,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看到這大好江山,劉邦很是惆悵啊,寫了一首大風歌說: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足以看出劉邦這種患得患失的心理,哪裡還有猛士,其實都被他殺光了。


圍爐談史


韓信之所以能被劉邦築壇拜帥,能夠成為劉邦的大將軍,統帥千軍萬馬,掃滅群雄,擊潰項羽,立下卓著戰功,是由於蕭何慧眼識才並極力推薦。韓信是千里馬,但若沒有蕭何這位伯樂,恐怕也只能終身埋沒於芸芸眾生中難於發出耀眼的光芒了。韓信是蕭何發現的大材,也是蕭何設謀誅殺的對象;韓信能在人群中脫穎而出並邁上成功之路是因為蕭何,他走向死亡的深淵也是因為蕭何,是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據史書記載,韓信是西楚淮陰(今江蘇淮安)人,他是個孤兒,家貧無依,備受惡人欺辱。項梁叔侄起兵反秦,率軍渡淮河時,韓信挎著把破劍投入到了項梁麾下,只是軍中一無名小卒,一直不受重用。後來項梁被秦將章邯擊殺,時任執戟郎中的韓信曾多次向項羽獻計獻策,項羽喜歡繁瑣的禮節,用人看出身,對出身卑微的韓信很是不屑,對其計置若罔聞,均未採納,遂引起韓信極大不滿。

聽說沛公劉邦禮賢下士,重視人才,他就叛項羽而轉投劉邦,後隨劉邦到了南鄭(今陝西漢中南鄭縣)。韓信曾犯軍法當斬,行刑時,劉邦的親信將領夏侯嬰恰巧路過,韓信對他大喊道:“沛公不是想爭天下嗎?為何要殺我這樣的壯士”!夏侯嬰奇其言,遂停下來問了幾句,覺得韓信見識不凡且一表非俗,就將他從屠刀下救出,並向劉邦舉薦,劉邦也沒太在意,隨手給了個治粟都尉的小官職讓他做。所謂的治粟都尉,是專管軍隊糧草後勤的小官吏 ,可見劉邦並未見識到他過人的才幹。

劉邦的丞相蕭何負責漢軍的後勤保障,和治粟都尉韓信是上下級關係,兩人經常有工作接觸,他曾與韓信交談過幾次,認為此人見解超拔流俗,是當世罕見的曠世奇才,內心很佩服,於是多次向劉邦推薦加以重用,劉邦都未重視也不接受。韓信認為自己不受重視,沒有發揮才幹的壞境,於是找機會溜之乎也。

彼時楚軍強盛,漢軍正處於低潮,軍中開小差者極多,蕭何均不為所動,一聽說韓信也逃走了,他怕劉邦因此失去一位軍事奇才,來不及報告,立刻策馬狂追。有人見蕭何騎馬出營,且臉色慌張,不瞭解實情,就急忙向劉邦報告:“蕭丞相也逃跑了”。蕭何一直是劉邦的左膀右臂,是劉邦最依賴、信任的人,當初劉邦採納蕭何的建議來南鄭做漢中王,以積蓄實力,待機重新殺入關中 ;想不到如今蕭何也棄他而去,對他來說,這無疑是巨大的損失和雷霆一擊。

劉邦覺得蕭何太不夠哥們了,在關鍵時刻竟對未來喪失信心,隻身逃走了,心裡十分憤慨。

兩天後,蕭何匆匆趕回,去拜見劉邦。劉邦見蕭何居然回來了,心裡十分高興,但表面卻裝作異常憤怒的樣子,詰問蕭何道:“你為何也要當逃兵呢”?蕭何答道:“我不是要逃,我是去追趕逃亡者了”。劉邦又問:“你去追誰了”?答曰:“韓信”。

劉邦一聽火冒三丈,斥責蕭何道:“已經有幾十個將領逃走了,你一個都沒追回;你說你去追‘倉庫保管員’韓信,誰信吶”!蕭何趁機又向劉邦舉薦韓信道:“別的逃亡將領,都是普通角色,很容易得到,唯獨韓信,實乃曠世奇才,在咱漢軍中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了。你如果甘心呆在這鳥不拉屎的漢中、巴蜀之地,長期當漢王,那確實用不著韓信這樣的大才;如果您要和西楚霸王項羽爭天下,那麼就沒有人比韓信更值得您依賴了。用不用韓信您看著辦”。劉邦說:“我志不在當漢王,當然日思夜想揮軍東進爭天下,哪願長期呆在這望不到邊的大山裡啊”。

蕭何見劉邦態度已有所鬆動,遂乘熱打鐵道:“你既然有平定天下的雄心,就必須重用韓信這樣的人才;如果你不重用他,他遲早還會逃跑的”。劉邦是亂世梟雄,起自草莽,沒有文化,但他能聽得進善言,有容人之度量,見蕭何如此推崇韓信,就說:“好吧,我信你,這就拜韓信為大將”。

蕭何大喜,就建議他選擇良辰吉日,沐浴齋戒,築壇拜將,用隆重的禮節拜韓信為大將。蕭何解釋道:“韓信是百年難遇的軍事大才,自然不能以尋常之禮對待,這樣他才會認為你發自內心看重他,從此一心一意為你效死力,再也不會離開你”。

事實證明韓信確實是秦末戰亂中一個難得的軍事奇才,他足智多謀,文武兼具,戰功赫赫,國士無雙,後來的實踐證明了這點,但他被發現和認識有一個曲折而漫長的過程。蕭何很早就發現韓信是世所罕見的大才,但他的認識一直沒被劉邦接受。在秦末群雄爭霸、逐鹿中原的情況下,得人才者得天下,一個人才的得失,往往能決定勝利的天枰最終會傾向於誰或拋棄誰。劉邦沒有辨識出韓信之才,蕭何認為假如坐等劉邦意識到韓信是個人才,很可能早已經失去了韓信,對劉邦來說,這是個巨大而難以彌補的損失。為了促逼劉邦儘快認識到韓信的價值,他就借韓信因懷才不遇逃跑的機會,一再將劉邦的軍,迫使他重用韓信。

從當時的情形看,劉邦雖然接受了蕭何重用韓信的建議,但顯然將信將疑、有不少勉強的成分,並未完全認知到韓信獨一無二的價值。但劉邦之所以能成事,和他虛心納諫與度量恢廓是分不開的,他答應以隆重禮儀任韓信為大將。有史家認為劉邦是“流氓皇帝”。但他的高明之處在於,在並未完全認識到韓信的價值時,相信蕭何的眼力,尊重蕭何的意見,因而挽留住了韓信這一大才,為他以後削平群雄、一統天下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此時的蕭何,一心一意輔佐劉邦,因此,他不遺餘力的推薦韓信,韓信也未辜負他,終於掃滅群雄,幫助劉邦建漢稱帝。

但後來劉邦雖然當了皇帝,為了清除一些諸侯王的力量,又開始誅戮功臣,以解決他們對皇權構成的威脅,為繼任者鋪平統治之路。 劉邦處心積慮的把對皇權構成威脅者、反叛者一個個收拾掉後,他自己也即將油盡燈枯了。

登基稱帝時,蕭何被劉邦點贊為“論功當屬第一 ” 。這位建漢首功之臣被漢高祖任為丞相。

有史家認為,韓信被誅是千古奇冤,但也有人認為他造反證據確鑿,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他鋌而走險實屬被逼無奈。 韓信是位“上馬草軍書,下馬擊狂胡”的全才,可以這麼說,劉邦的天下基本是韓信幫他打下來的 。但最終這位軍事奇才卻落得個“高鳥盡,良弓藏;狐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的可悲下場,作為那個風起雲湧大時代的英雄人物,韓信的忍辱負重、自強不息以及後來的叱吒風雲,甚至成得大功後他的猶疑不決、患得患失、首鼠兩端,都很耐人尋味,發人深省。

捕殺韓信或許是劉邦的意思,但具體操作又完全是呂后和蕭何合謀進行的,當時劉邦率軍討伐英布,並未在長安。彼時的蕭何,貴為丞相,且天下已定,韓信的作用已經不如當初那麼重要,為劉漢的江山社稷考慮,一貫忠誠的他不可能站在韓信一邊與呂后對抗,於是積極出謀劃策,以高祖得勝回朝為由,誘騙韓信入宮慶賀,一舉擒拿,後被呂后誅於長樂宮鍾室。成就韓信的是蕭何,毀掉韓信的同樣是蕭何。真可謂此一時彼一時也 。丞相蕭何不能不配合呂后擒殺韓信,不管他是自願的或逼於無奈,反正設計殺韓信的主謀就是他,或許他設謀殺韓信也是為了自保吧 ?他若不協助呂后誅殺韓信,他自己就或許會是下一個被殺的對象。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剽竊必究】


鐵馬冰河wu


有一副對聯是這樣評價韓信的: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

一知己,指的是蕭何。

為什麼說蕭何是韓信的知己呢?因為蕭何對韓信有知遇之恩。當初,韓信在項羽麾下打工,很不受項羽待見。有本事的人都不會安於現狀。於是,韓信跳槽到了項羽的競爭對手劉邦那裡。

可是很遺憾,劉邦也不待見韓信。

韓信一瞧,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就打算再次跳槽。不辭而別。

而數次與韓信有過交談的蕭何,深知韓信的本事。聽說韓信跑了,便趕緊拍馬去追。追回後,在蕭何的力薦下,劉邦才重用韓信,這才有了後來的局面。

兩婦人,指的是一個無名老太太和呂后。

韓信年輕時,混得很落魄,吃了上頓沒有下頓。有一回,眼看要餓昏了,一個老太太可憐他,給了他一碗飯,救了他。

而呂后呢,就是和蕭何一起設計殺他的哪個婦人,所以說韓信“存亡兩婦人”。

問題來了,蕭何既然是韓信的知己,那麼為何後來設計殺韓信呢?

很簡單,因為蕭何心裡只有一個老大,那就是劉邦。

為了老大,別說是知己,就算自己的腦袋,也要隨時奉上。

再說了,當初蕭何追韓信,與其說是為了幫助韓信施展抱負,不如說是替劉邦留住人才。這件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不在韓信身上,而在劉邦身上。

等到大家功成名就後,韓信對劉邦已經沒用了。可是,恰恰又傳出了韓信打算造反的消息。於是,劉邦自然就要對韓信下手了。

這時候,擺在蕭何面前有兩條路,一是繼續追隨劉邦,二是保護知己韓信。

在劉邦手下,蕭何已經位居丞相。就算是韓信造反成功,蕭何最多也只能是丞相了。而且,韓信不可能成功。

這麼簡單的選擇題,蕭何當然選擇繼續效忠劉邦了。

於是乎,韓信就悲劇了。

坦白說,從一開始,蕭何就不是韓信的朋友,或者說,知己。對於蕭何這樣的人來說,他不可能有朋友。即便有朋友,也不可能為了朋友兩肋插刀。

因為江湖上的浪漫傳奇,並不適合在廟堂上演。縱觀蕭何一生,他的一切決策,都是圍繞著劉邦而作。

也可以理解為:身不由己。


趣談國史


所謂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韓信與蕭何之間複雜的關係可以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來形容。當年韓信出走,是蕭何騎馬在月下飛奔,最終才成就了韓信一番偉業。當然,當君臣之間產生間隙,同樣也是蕭何出面,幫助呂雉設計捕獲殺害了韓信。


我們不禁會產生疑問,為什麼蕭何明明要挽回韓信·,卻又在最後的時刻將韓信出賣呢?下面就讓我們一一分析蕭何意欲何為:

一:蕭何為何要挽回韓信?



當年韓信因為得不到劉邦的重用而出走時,蕭何為了防止韓信再次投靠項羽或者其他對劉邦不利的陣營,便匆匆騎馬追趕。於是便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美談。

當然,蕭何之所以願意追回韓信,更大的目的則是在於能夠收服韓信。令韓信能夠留在漢王劉邦這邊,為漢王去橫刀立馬,建立功勳。

二:蕭何為何要幫助呂后殺害韓信?



當天下以定,漢朝的旗幟飄揚在天空之中。此時對於劉邦來說,對其政權威脅最大的只剩下了韓信這一幫武將。

老朋友已經謀反,劉邦下令韓信隨軍出征。韓信怎麼願意帶兵攻打被逼謀反的老朋友呢?可是韓信拒絕的舉動已經為韓信埋下了死亡的伏筆。



劉邦離開京城,韓信成為了呂雉眼中最危險的人物。為了將韓信處死,呂雉召集蕭何商議對策。也許在蕭何眼中,韓信對於他來說只是一顆棋子。韓信與劉邦,蕭何選擇了再次追隨劉邦這位老朋友的腳步。

為了自保,更重要的是在於表示自己的忠心。蕭何幫助呂雉設計除掉了韓信。

總結:



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因為其過於忠誠,又因為其過於暴露鋒芒,更在於其太過相信從前的朋友。最終一代豪傑死於呂后與蕭何之手。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呢! 不方便的話,感謝您能點開看我的回答!

弋北談古今


一提到蕭何、韓信,首先脫口而出的便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韓信,初漢三傑,又用兵如神,然而一生的命運似乎都由著蕭何肆意擺佈。

那麼蕭何為什麼要這樣對韓信呢?

蕭何擁戴的是劉邦,月下追韓信也是為了劉邦。

蕭何與劉邦是舊相識,蕭何覺得劉邦日後一定會大有作為,所以常常在暗中幫助劉邦。

在劉邦妻子呂雉被沛縣縣令抓捕後,也是蕭何周旋解救出來。

等到劉邦推辭不願做義軍領袖的時候,蕭何建議抓鬮來推選出義軍領袖。

蕭何寫了十個紙團,聲稱紙團上是十個沛縣有聲望的人的名字,等到眾人從中挑選出一個紙團後,蕭何將剩餘紙團全部塞進嘴裡嚼碎。

而紙團上的名字正是劉邦,蕭何高呼“這是天命所歸啊!”。

事後,劉邦才知道,那十個紙團上都是自己的名字,因此對蕭何感激不盡。我想在劉邦稱帝之後,將蕭何放在功臣第一位,與這些不會沒有聯繫的。

再到後來,劉邦率軍攻入關中,其他人都爭著搶著,想要得到金銀珠寶,只有蕭何將秦朝律令、圖書收藏了起來,這些對劉邦日後打敗項羽也提供了很大幫助。

由此可見,蕭何是真心擁戴劉邦。對於月下追韓信一事,也僅僅是考慮到韓信對劉邦打敗項羽有幫助。

韓信居功自傲,惹惱了舉薦自己的蕭何。

韓信的軍事能力很強,但如果得不到重要,始終還是那個受胯下之辱的浪蕩子。

天下諸侯中,項羽瞧不起他,劉邦又沒看上他,如果不依附這兩個人,僅憑他自己又如何能闖出一番天地。

好在蕭何慧眼識英才,挽留了他,甚至讓劉邦破例封他為大將軍。

可韓信卻不知好歹,在攻打齊王田廣時,因為好大喜功,害死了高陽謀士酈食其。

不僅如此,韓信更是在平定齊國後,向劉邦發難,要求自封為齊王。

而蕭何作為劉邦的臣子,又怎麼會滿意韓信的做法呢?只不過天下未定,韓信尚且還有用處。

除掉韓信是呂雉的意思,更是劉邦的意思,更是蕭何保全自己的辦法。

公元前197年,陳稀起兵叛亂,劉邦親率大軍討伐劉邦。

而韓信的下人向呂后告密,說韓信夥同陳稀想要篡奪漢朝天下。呂后找到蕭何商量。

蕭何自然明白呂后的意思,更知道這是劉邦的意思。

於是蕭何將韓信誘騙到長樂殿,將韓信殺害。

蕭何又怎麼不懂劉邦誅殺異姓諸侯來鞏固天下的心思,自己不如化被動為主動,幫劉邦解決這些煩惱,反而可以討得劉邦歡喜。

最後,蕭何也如願以償,得到了劉邦的封賞,加封五千戶,劉邦也更加信任蕭何。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桃桃是愛歷史的女孩子


蕭何是劉邦的重要謀臣,用今天的大白話講就是:劉邦是老闆,呂后是老闆娘,蕭何是給老闆打工的。

蕭何力薦韓信,不是因為個人情感。

當初,蕭何月下追韓信,是為了給劉邦延攬人才。

蕭何對韓信的評價是:

“諸將易得,至如信,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可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決。”(《漢書 · 韓彭英盧吳傳》)

說白了,本質上,他是在為他的老闆劉邦服務、服好務而已。他有識人的眼光,能為老闆選到極其適合的人才,劉邦當然也會高興和更加信任重要蕭何。

只不過韓信確實是軍事奇才,因此,蕭何才冒著被劉邦罵的風險,去“月下追韓信”。

個性缺陷導致韓信日後的敗局

在楚漢之爭的過程中,韓信的軍事才能確實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但他本人政治上的不成熟、性格上的缺陷也隨著軍功的日益增大而被放大。

假齊王事件、合擊楚軍爽約趁機跟劉邦討價還價事件,韓信一次又一次地透支著劉邦對他的信任。

韓信不斷喪失著劉邦對他的信任,但他又沒有把事情徹底做絕的魄力(就是造反),對劉邦當初的賞識之恩還念念不忘,心存僥倖。

蕭何除掉韓信也不是因為個人恩怨

既然老闆都對這個員工喪失了信任,蕭何作為心腹員工,自然要順著老闆的心意,對韓信除之而後快。

從蕭何的角度來講,無論是當初他拼命力薦韓信給劉邦,還是日後協助呂后除掉韓信,本質上都是做了他那個位置該做的事而已,而並不是出於個人情感上對於韓信的好惡。

也就是說,當初他力薦韓信,不是因為他本人喜歡韓信、跟韓信關係鐵,僅僅是因為韓信這種人才確實是劉邦特別需要的而已。日後,蕭何協助呂后除掉韓信,也不是因為他個人討厭韓信,公報私仇。而是因為韓信本身徹底喪失了老闆對他的信任,老闆本身就已經想除掉韓信了,蕭何只不過是做了老闆心裡想做的事而已。

為什麼說劉邦本身就已經想除掉韓信了?

“高祖已破豨歸,至,聞信死,且喜且哀之,”(《漢書 · 韓彭英盧吳傳》)

看到沒有?劉邦對於韓信的死,有喜有哀。喜的是終於除掉了這個威脅權力的隱患;哀的是確實可惜了韓信的能力。

蕭何作為一個政治家,做任何事的出發點都不可能是個人情感上的好惡,一切都是以他的老闆劉邦的事業為核心做決定的。


紫色阿爾法


古人評價韓信,生死一知己(蕭何),存亡兩婦人(漂母和呂后),韓信可以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當年韓信落魄街頭,是蕭何慧眼識才,將他推薦給劉邦,才有了施展拳腳的機會,韓信對蕭何也十分感謝。所以,當蕭何騙他進長樂宮的時候,韓信沒有覺得不妥,因為蕭何對他有知遇之恩,他不認為蕭何會加害他。

但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蕭何沒有救韓信,反而和呂后一起設計殺害韓信?

蕭何效忠的是劉邦,而不是韓信

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回歸到問題的本源,蕭何將韓信舉薦給劉邦,本質上並不是為了韓信,而是為了劉邦。蕭何從始至終效忠都是劉邦,想韓信用他的謀略幫劉邦打敗項羽。

如今劉邦已經成功打下天下,韓信便沒有什麼用了,所以蕭何自然沒有必要去救韓信。相反,此時天下初定,人心浮動,並且劉邦出征在外。如果韓信有謀反之心,與外部勢力裡應外合,這剛打下來的漢室王朝便拱手讓人。

所以,效忠漢室的蕭何,在面對“無用”並且可能具有威脅的韓信,只能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將他除掉,才能保證政權的安穩。

韓信真有謀反之心嗎?

在我看來,韓信並沒有謀反之心,因為他在兵強馬壯的時候,沒有選擇反,有怎麼會在自己落魄的時候,選擇反叛呢?也有人認為,韓信之前沒有反,是念及劉邦對他的認清,但後來隨著劉邦對他的忌憚,自身安危受到威脅,才起了反叛之心。

真相究竟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對於呂后和劉邦而言,韓信有沒有造反的想法並不重要,重要是韓信不能有造反的實力,不能對漢室江山產生威脅。

不過劉邦聽到韓信死訊的反映就有點耐心尋味了,《史記》記載:“高祖已從豨軍來,至,見信死,且喜且憐之。"而《漢書》記載:“高祖已破豨歸,至,聞信死,且喜且哀之。”無論是“憐”還是“哀”,都可以看出劉邦內心的複雜,畢竟他並不完全是刻薄寡恩之輩。

劉邦是忘恩負義之人嗎?

很多人認為劉邦屠戮功臣,是忘恩負義之輩。但對於雍齒、蒯通之類險些讓他丟失性命的人,他卻沒有秋後算賬。

相反他所殺之人,如彭越、英布等人,皆是手握重兵,雄踞一方的異姓王,並不算是劉邦的臣子。只是當時為了對付項羽,許以一定的利益或被敲詐一番後,才收為己用。

劉邦從始至終都沒也沒有放下這些人,不能保證他們是否可以安穩地待在自己的封地,沒有任何想法。劉邦為了後世的安危,只能將這些不安的因素除掉。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也算是一種無奈之舉。

韓信最後落到這樣的結局,還是源於他想當一方諸侯,裂土封王。但自從秦始皇一統天下後,這個片土地上很難再有第二個王了,他的死也是必然的。


大白讀史


韓信是西漢的開國功臣,是漢初的三傑之一,非常有軍事才能,但是他的生和死竟然全拜兩位婦人。提起他,大家除了遊戲,應該也都會想到另一個人,就是蕭何。

大家都知道,劉邦之所以能夠建立大漢王朝,離不開“漢初三傑”的輔佐。其中,韓信和蕭何就是漢初三傑裡的兩個,另外一個是張良。按理說對於劉邦來說,漢初三傑這麼重要的臣子,都是劉邦的左膀右臂。最後為什麼蕭何要獻計殺害韓信呢?想要說清楚這些事情,我們就必須先說一下,劉邦、蕭何和韓信他們之間發生過什麼故事?

韓信的發跡離不開蕭何的賞識與推薦。大家都知道早期的韓信是不得志的,他在參加起義之前都是無業遊民,甚至到了要飯吃的地步。到了秦末大亂,韓信參軍了,他先是跟了項梁,項梁戰死之後,他又跟了項羽。不過,韓信在跟著項家的時候,都是一個打醬油的角色,也就是說他沒有受到重用。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韓信有了離開項羽,投奔劉邦的打算。他投奔劉邦的時候,正好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在漢中的時候,韓信結實了蕭何,讓蕭何推薦自己給劉邦。

蕭何推薦了,但是,劉邦覺得韓信就是一個貪得無厭的人,因為前不久夏侯嬰就給劉邦說過,讓劉邦提拔韓信,劉邦就把韓信提拔為中級軍官。可是,韓信覺得中級軍官的職位,還是不足以施展他的才華。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找到蕭何的。蕭何的推薦沒有管用,韓信就開始有了離開劉邦的打算。之後,韓信離開,蕭何月下追韓信, 又把韓信給追回來了。這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正是這一次蕭何追韓信,給劉邦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正是因為如此,韓信被劉邦封為了大將軍。

韓信當上大將軍後,幫助劉邦得到了天下。因為蕭何的推薦,韓信如願以償了,他當上了大將軍,並且開始給劉邦出謀劃策,帶領劉邦殺出關中,和項羽爭霸天下。經過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戰,韓信帶領劉邦殺出了漢中,佔領了關中,之後劉邦一路東下,開始和項羽角逐,最後他們對峙在滎陽誰也拿不下誰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韓信開闢了北方新戰場,他拿下魏國、攻下代國、打敗趙國、燕國歸降、佔領齊國。至此,韓信拿下了當時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韓信也迎來了他的最後一個敵人項羽。劉邦和韓信合兵為一,和項羽打了垓下之戰。正是垓下之戰,項羽徹底的被打敗了,並且自刎烏江。至此,劉邦統一了天下,在韓信的幫助下,劉邦完成了統一霸業。

劉邦當了皇帝之後,先是把韓信封為齊王,然後再遷為楚王。韓信屢次和劉邦做對,導致劉邦對他下了殺心。韓信當了楚王之後,他收留了劉邦通緝的要犯鍾離昧。鍾離昧是項羽最為倚重的大將,同時,他還是韓信的發小。在跟隨項羽的時候,鍾離昧對劉邦造成了很大的威脅。當韓信收留鍾離昧的消息,被劉邦知道後,劉邦就對韓信不滿了,他先是寫信給韓信,問他見沒見過鍾離昧?韓信的回覆是沒有,劉邦更加的惱火了。他想帶兵去攻打韓信,考慮到自己打不過韓信,所以,他就採用陳平的計策,以去楚國遊玩為由,把韓信騙出來,然後把韓信給活捉了。

韓信被劉邦剝奪了王位,並貶為淮陰侯。這時候對韓信,也就被劉邦軟禁到了長安他的身邊,這就等同於劉邦已經對韓信不信任了。到了劉邦晚年,他要誅殺異姓王的時候,北方的陳曦因為害怕,他也開始反叛了,這時候劉邦也想讓韓信跟著自己一起去滅陳曦。可是,韓信說自己有病,因此,也就沒有跟著去。劉邦對韓信當然是不滿了,他留著韓信就是想應付地方的叛亂,既然韓信不能為己所用,留著他肯定是個禍害。所以,對於劉邦來說,這個韓信肯定是可以殺了的。蕭何為呂后獻計,把韓信騙到宮中,然後韓信被殺害。

劉邦帶兵出征去攻打陳曦去了,這時候長安城裡兵力空虛了。呂后聽說韓信要趁著劉邦外出的時候反叛劉邦,帶兵殺到長安城來,把劉邦的皇子皇孫全部處死。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呂后就把蕭何叫來了。蕭何開始為呂后獻計,讓她把韓信騙到宮裡,然後在宮裡埋伏好刀斧手,等韓信一到,就把他給捉了並且殺掉。呂后依計行事,但是,韓信並不相信,所以,他就沒有去宮中。蕭何一看,自己不出馬看來韓信是不會來的。所以,蕭何就親自到了韓信的家裡,把韓信給騙到了宮中。韓信可以不給別人面子,但是,蕭何的面子他不能不給。畢竟,蕭何是他的伯樂,沒有蕭何就沒有韓信的富貴人生。所以,明知是一個陷阱,韓信還是跟著蕭何去了。他去了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而是被呂后給滅了族。

那麼,蕭何為何要獻計害韓信呢?蕭何之所以能夠成為政壇上的常青樹,原因就是他懂得為官之道。他明白在這個世上,他只要討好劉邦,自己的政壇就不會衰敗下來。可以說他和劉邦是一條繩上的螞蚱,生死與共。再說了他是劉邦的臣子,當劉邦的大漢江山有危險的時候,他是有義務來營救的。所以,當他聽說韓信計劃謀反的時候,他必須想辦法為劉邦把這個叛亂給壓下去。儘管韓信是功臣,也許是冤枉的。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蕭何寧願相信這件事是真的。所以,他只好向韓信下手了。

最主要的是,蕭何早就猜透了劉邦的心思,劉邦晚年的時候大肆屠殺功臣,蕭何明白韓信他是絕不會放過的。既然趁著劉邦外出的時候,呂后要除掉韓信,那他蕭何就陪著呂后把這場戲給演完吧。所以,韓信的悲劇是早就註定了。

我覺得蕭何之所以要殺韓信,是為自己避禍,畢竟韓信是他推薦的,若是日後韓信真的反了,對大漢造成了不小的威脅,他這個推薦人肯定也會被追責的。所以,在他得知韓信要反的時候,他會不顧一切,幫助劉邦和呂后,把韓信給出去的不得不感慨韓信的人生,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呀?這麼一來,蕭何一方面能夠避嫌保全自己,一方面又能成為皇室最信任的人。所謂: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韓信因蕭何而興,又因蕭何而亡。人情翻覆似波瀾,這就是最現實的利益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