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操的親戚都這麼有實力?曹操剛起兵仁,洪,惇,淵就來了,還都帶了人馬?

小強扒歷史


夏侯家本來就是豪強。曹操的老爸本就是夏侯家過繼給曹參的,所以改姓曹。

豪強就是那種大地主,大財主,但沒有什麼官身。屬於那種日子好過但沒有名望和聲望的。

曹宦官正好彌補了這個弱點,那時的宦官不是後來的太監,屬於宮內的內務官……別看品級小,但天天在皇帝,皇后,太后眼皮子底下轉,影響力可想而知。

所以曹操算佔齊了。

論財力有夏侯家支持,曹參也不窮哈

論幫手,夏侯家一大幫

論地位,曹參給自己孫子謀個一官半職簡直輕而易舉。我記得曹操出山就是一個什麼校尉?

地主家有家奴,長工,看家護院一大幫,也有財力招募流民,所以這個問題不稀奇


善良之子86


夏侯家與曹家還是有差別的。兩家人加入曹操陣營的身份和情況也不同。

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在過繼之前曹嵩就是夏侯家的人,所以說從血緣關係上講,夏侯惇和曹操那算是堂兄弟了,夏侯淵是夏侯惇的族第,也可以說是曹操的族弟了。

曹仁和曹操的關係是也堂兄弟,但是由於曹操的父親是養子,所以曹操和曹仁沒有血緣關係,只是法理上堂兄弟,曹洪與曹操也是這種關係。

為什麼要說清楚曹操與他們的關係呢?因為曹家和夏侯家的在當時的地位完全不一樣,拋開曹操,曹仁和夏侯惇沒有任何關係。曹家在當時是大戶人家,有錢、有權、有勢,而夏侯家雖然也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但是比起曹家還有差距,這種差距就決定了他們加入曹營的方式不同。

根據《三國志》記載,夏侯惇與夏侯淵並非是帶著人馬加入曹操的陣營中,他們兩都是在曹操起兵之後,隻身加入,被曹操任命為官員。夏侯惇是“太祖(曹操)初起,惇常為裨將,從征伐。”,夏侯淵是“太祖(曹操)起兵,以(淵)別部司馬、騎都尉從,遷陳留、潁川太守。”,所以說曹操騎兵的時候,夏侯惇與夏侯淵並麼有帶兵前來。

曹洪和曹仁則完全不同,曹仁是“後豪傑並起,仁陰結少年,得千餘人,周旋淮、泗之間,遂從太祖為別部司馬。”,曹洪則是“洪將家兵千餘人,······與太祖會與龍亢。”。所以所曹仁、曹洪都是帶兵加入曹操的陣營中,並且曹洪家有錢,他的“家兵”就有千餘人。

曹家與夏侯家的相比,更加有錢。這也得益於曹家在近三代都有人在朝廷做高官,他們都是大戶人家,在亂世的時候,這些大戶人家就會招募兵丁,這些兵丁就是他們能帶領加入曹操陣營的人員。

總體而言,曹操的親戚中,曹仁、曹洪因為家族有錢,帶領部隊加入曹操;夏侯惇、夏侯淵則是隻身入股,並沒帶部隊加入,這也是因為他們家族沒有很多的錢。


帝國烽火


簡單來說,曹家、夏侯家都是地方豪族,動輒可以聚眾上千人,若是要具體分析,就要參考史料以及一些考古研究成果。

一、曹家、夏侯家都不是普通家庭,而是沛國譙縣的大豪族,其家族在漢末的影響力或許比不過四世三公的袁家(袁紹、袁術等)、楊家(楊彪、楊修等),但絕對也是當時的一流家族

曹家自稱曹參之後,夏侯家自稱夏侯嬰之後,曹參、夏侯嬰都是西漢開國的第一等大功臣,劉邦封侯時,曹參僅僅次於蕭何,位列功臣第二,夏侯嬰絕對也是前二十的大功臣。只是西漢初年到東漢末年已經過四百年,其中的真相很難說得清。聽說現代DNA技術證明曹操家族和曹參沒有直接血緣關係,然而譙縣和豐沛不遠,當時豪族之間的過繼關係也頗為複雜,很難說曹家、夏侯家的說法就完全是編造的。甚至有這種可能(以下為星火辰猜測),曹操家族不管原來是否姓曹,因為和曹參家族有某種親密關係,被認為同宗,於是以曹參為祖。這並非是毫無理由的猜測,看西漢的灌夫就是如此,其父因為身為灌嬰(灌嬰是與曹參、夏侯嬰地位完全相等的西漢開國功臣)家臣,被賜姓為灌,於是灌夫就自認為灌家子侄。

不管怎麼說,曹家、夏侯家都是當地一流豪族,有自己的莊園,莊園裡甚至養有看家護院的私兵,能拉起一支數千人的隊伍不足為怪。當然,曹家、夏侯家與具有全國影響的袁家、楊家相比還是有差距的,因為袁家、楊家不但世代當東漢中央朝廷的高官,而且是儒學世家,門生故吏滿天下,而曹家、夏侯家卻需要往西漢去找祖先以振門楣,更何況曹家的曹騰(曹操的祖父)是個大宦官,被當時的清流所瞧不上。

二、曹家、夏侯家裡面,是否每個人都可以拉起一支隊伍來?這些人為何要以曹操為首領?

其實不管什麼家族,裡面都有混得好的,和混得不好的。曹家、夏侯家即便身為地方豪族,也不是他的每個成員都有很強勢力,彼此能力也大有差異。我們在史書上看到的諸曹、諸夏侯,那都是這兩個家族裡混得風生水起的人,其實還有更多諸曹、諸夏侯,成為了淹沒在荒煙蔓草間的無名之人。即便是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四人之間,也明顯可以看出他們初起兵時勢力的差異,從中可以看出夏侯家似乎比曹家要衰落。

從《三國志》裡面四個人的傳記來看,曹洪似乎是最富有的,起兵就有上千人,到揚州找個刺史朋友,又能拉起數千人。而曹仁也很有勢力,更有膽氣,因此自己在江淮間來起一支上千人的隊伍來,再投的曹操。相比起來,夏侯惇、夏侯淵都沒有見到這種描述,顯然,他們初投曹操時肯定是沒有上千人,甚至只是單身來投都有可能(倘若有很多人來投,三國志一般是會記載的)。為什麼夏侯惇、夏侯淵即便單身來投,曹操依舊很看重他們,倒不是因為曹操有可能原姓夏侯,而是曹操在早年已經與這兩人意氣相投,深相結納,而且夏侯家和曹家之間的確是血濃於水的關係(又有DNA研究說曹操和夏侯沒關係,但夏侯和曹之間,不管通過姻親,還是曹參、夏侯嬰早年的相約之類的,肯定是有脫不開的關係的)。

這些人都很厲害,為什麼偏偏以曹操為首?這一方面是曹操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曹操一系在曹家內的宗族地位、在朝廷上的社會地位帶來的。曹操的能力不用多說。曹操家的社會地位呢?曹操的祖父曹騰雖然只是宦官,卻是曾經擁立皇帝的大宦官,做到了宦官最高的大長秋,被封侯。而曹操的老爹曹嵩雖然買的官,但買的是太尉,在官位上除了太傅之外,也不能再高了。正因為如此,曹騰雖然在曹家兄弟裡排行老小,卻實際成了宗族的代言人,曹操一系自然成為了宗族的族長。而且,曹操在仁、洪、惇、淵裡年齡也是最大的,自然是這幾個人的兄長。

三、通常來說,一個能力稍強的人,拉起身邊五個人一起做事兒不算難事兒,那麼按照曹仁、曹洪的身份,我們可以簡單算算

三國志明確記載,曹仁、曹洪初起兵時,都已經有上千人了。按照一個普通人能拉起五個人算,讓這五個人再分別去拉五個人,就是五五二十五,然後是125、625、3125。也就是說不過轉五次,就能拉出個三千人的隊伍。實際以曹洪、曹仁田莊本就有數百人來算,不過轉四次。

而曹仁、曹洪的祖、父輩都是些什麼人?都是郡守級別的人,按照當時的階層等級,奴婢最低,然後是平民,基層三老、亭長等,到縣一級,再到郡一級,然後是中央官員。也就是說以第五級的高階層,要拉起只用四轉的千人隊伍來,豈不是很簡單的事兒嗎?


星火辰


為啥曹操的親戚這麼厲害,剛起兵曹仁,曹洪,夏侯惇都來了,還帶部隊?(流譽原創抄襲必究)



這其實不奇怪,只要看看當時的大背景,就容易明白。曹操起兵之時,是初平元年(190),這距離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已有六年,漢室江山,烽煙四起,天下動盪。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等,自小就喜歡習武,在亂世之時,武力既能自保,又是熱門,自然就會聚集一批人,隨在身邊。實際曹操起兵之後,當時投奔的曹氏兄弟、只有曹仁是帶著兵的。



據《三國志.魏書.諸夏侯曹傳》:【 曹仁字子孝,太祖從弟也。少好弓馬弋獵。後豪傑並起,仁亦陰結少年,得千餘人,周旅淮、泗之間,遂從太祖為別部司馬,行厲鋒校尉】曹仁自幼喜好弓馬,善於交際,廣結英雄豪傑。曹操起兵之前,曹仁已經擁有一千多人的隊伍,縱橫淮陰、泗水之間,聽到曹操招募兵馬,曹仁帶上自己部下,投奔曹操,當時任職別部司馬(約正營級)。



曹洪確實也給曹操增加過兵員,不過,那是曹洪參軍以後,曹操發出檄文,召集諸侯,組成聯軍,共同討伐董卓時,經過汜水關、虎牢關幾次鏖戰,華雄被殺,呂布敗陣,董卓軍支撐不住,只好放棄洛陽,逃往長安。這按說應乘勝追擊,但眾諸侯都想保存實力,各懷鬼胎,猶豫觀望,誰也不肯出頭。曹操氣憤,獨自帶上剛組建的隊伍追擊,在滎陽附近,被徐榮打敗,當時曹操戰馬也沒了,徐榮追兵將近,情況危機,曹洪把自己的馬,讓給曹操,曹操推辭,曹洪說 : “天下可以沒有曹洪,不能沒有曹公”,堅持讓曹操騎馬,曹洪步行返回駐地。曹洪的好友、揚州刺史陳溫,雪中送碳,帶著家兵一千多人募兵,招募了兩千多人,再往東又募集丹揚兵數千,在龍亢這個地方投入曹操,及時補充了曹操這次失敗的損失。



看《三國志.魏書.諸夏侯曹傳.曹洪篇》:【 太祖起義兵討董卓,至熒陽,為卓將徐榮所敗。太祖失馬,賊追甚急……揚州刺史陳溫素與洪善,洪將家兵千餘人,就溫募兵,得廬江上甲二千人,東到丹楊復得數幹人,與太祖會龍亢。】



夏侯兄弟入伍時,並沒有帶部隊。看《三國志.魏書.諸夏侯曹傳.夏侯惇篇》:【 太祖初起,惇常為裨將,從征伐。】《夏侯淵篇》:【 夏侯淵字妙才,惇族弟也。太祖居家,曾有縣官事,淵代引重罪,太祖營救之,得免。太祖起兵,以別部司馬、騎都尉從 】夏侯惇雖沒帶著人,但軍職卻高於帶著兵的曹仁。瞧,夏侯惇一開始,就是“裨將”,比曹仁那個“別部司馬”高了好幾個級別。這從後面的任職,也可看出 : 很早,夏侯惇就被任命河南尹,建安七年(202)破鄴城後,夏侯惇升任伏波將軍,曹丕上臺後,進一步升遷大將軍。而曹仁建安二十四(219)才任徵南將軍。不過,夏侯淵和曹仁是一樣的,起步都是別部司馬,夏侯淵還兼任騎都尉,帶領騎兵部隊。


流譽後


看看曹家、夏侯家當時的背景和實力,我們就非常清楚其中原因了。

有錢

《三國志》說曹操是西漢開國功臣曹參的後人。這一點,尚有爭議。

但是,曹家有錢,是無可爭議的。


太祖至陳留,散家財,合義兵,將以討董卓。——《三國志.武帝紀》。

看著想哭呀!一般人散家財,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為什麼曹操散家財能養只軍隊呢?

不過,這可不是老曹家第一次這麼豪氣。

曹操的老爹——曹嵩,為了當太尉,花了一萬億!

曹嵩這麼豪氣,也是因為他是中常侍曹騰的養子。

當時,豪強地主擁有私兵已經蔚然成風。


即使許褚這種強宗都能募鄉里宗親千餘人,曹家人就更不用說了。

因此,早在曹操起兵前,曹仁就已經拉攏了千餘人。


仁亦陰結少年,得千餘人,周旋淮、泗之間,遂從太祖。——《三國志.曹仁》

看來,曹家人都很有錢,曹仁、曹洪,他們整個千人部曲是沒有什麼壓力的。

有關係

曹操因是“閹豎之後”,被士人們所鄙視。

不過,家裡既有中常侍,又有太尉,即使不能“門生故吏遍天下”,但有社會關係還是很強的。


就算是曹家小弟曹洪,都有驚人的社會關係。

揚州刺史陳溫素與洪善,洪將家兵千餘人,就溫募兵,得廬江上甲二千人,東到丹楊復得千餘人···《三國志.曹洪》。

當時,曹洪還非常年輕。他就已經和揚州刺史關係好到了這樣的地步!

曹操就更不用說了。


和曹操玩到一起的都是袁紹這樣的頂級豪族。曹操起兵時,也得到了張邈的大力支持。

獨特的身世:資源翻倍

曹操獨特的身份,又使他得到了“雙倍”資源。

曹操的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而曹嵩,本來是夏侯家的人!

所以,夏侯家,可以算是曹操的本家。夏侯惇、夏侯淵,也就是曹操的從兄弟了!

夏侯家,據說是夏侯嬰的後人。(劉邦除掉了一堆功臣,天下還是功臣的後人拿下了呀!)

是不是夏侯嬰的後人,尚有爭議。(劉備是不是劉邦後人都說不清,曹參、夏侯嬰的後人,又如何考證呢?)

不過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夏侯家也是有錢,有關係!

早在曹嵩之前,夏侯家與曹家就已經世代通親了。既然曹家是豪強,想來夏侯家至少也是門當戶對的。

曹操本人,又與夏侯家兄弟有著過命的交情。


當初,曹操犯了事,夏侯淵頂罪!曹操又把夏侯淵救了出來!

所以,曹操雖然家世和袁紹比有差距,但也不是劉備這種虛頭巴腦的“漢室宗親”可比的。

沒有後路:亂世到來,不得不自保。

有錢,有關係,但是,亂世中,依然保護不了自己!


曹休,他祖父曹鼎做過河間相、吳郡太守、尚書令。算是個大領導吧!

那又怎麼樣?亂世到來後(黃巾之亂),宗族散去。

十幾歲的曹休只得獨自帶著母親四處飄零。

曹嵩,曹操的親爹,前太尉。

那又怎麼樣?亂世之中,照樣被劫掠殺害!

亂世之中,社會規則變了。

有錢、有關係,未必可以保護自己!

只有成為,或者依附強者,才可以生存。

既然家裡有一個強者,為何不去支持他呢?

魏晉是豪族社會,以家族為單位參與競爭是社會常態。

曹操以家族勢力起兵。到後來強大時,仍以諸夏侯曹在五子良將之上,是明智之舉。

不過,即便在那個時代,依然有劉備這樣的草根脫穎而出。

雖然今天許多朋友在擔憂“階層固化”,但毫無疑問的是:今天的社會流動性已經遠遠強於魏晉時期。

所以,如果沒有好的家世,通過努力奮鬥,或許也是可以出頭的哦。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首先從曹操的爺爺曹騰說起,曹騰是個宦官,是沒有子女的,但他找夏侯一族的人過繼了一個孩子作為自己的兒子,取名為曹嵩,也就是曹操的父親。然後曹騰還有個侄子曹熾,曹熾生了兩個兒子分別叫曹仁和曹純,還有一個侄子叫曹洪,所以從名義上講他們三個都是曹操的從弟,但是和曹操卻並沒有實際的血緣關係。而夏侯氏這邊,曹嵩的生父是夏侯惇和夏侯淵的祖父,所以夏侯兩兄弟是曹操血緣上的族弟。


曹操的祖父曹騰是當時皇帝身邊的第一紅人,在宦官中也算做到了最頂級的程度,而且他懂得取捨,並沒有過分的追求權勢,最後被封為費亭侯,善始善終。他過繼而來的兒子曹嵩襲爵費亭侯,官至太尉,位列三公,當然這其中少不了曹騰的暗中運作。有這樣的家世,就算接下來的子孫是頭“豬”,也能憑著關係在官場平步青雲,況且那時的朝野已經非常昏暗,除了激烈的外戚與宦官之爭外,大漢的官職也被明碼標價的進行售賣。到曹操的時候,如果不是身逢亂世,曹操的仕途也應該是順風順水,最終同樣位極人臣的。所以曹家的勢力在當時雖然比不上袁家這種四世三公,但也算是名門望族,家底豐厚。所以曹操和夏侯氏的關係是非常親近的,血緣上的關係,在當時混亂的政治背景下,有人起頭肯定會想一起幹,更何況這個人還是自己的親戚。古代比較注重家族勢力,只有一個家族的人,抱成一團,集合大家的力量,才可能幹成大事。如曾國藩利用自己的宗族及親朋好友關係,組成威震天下的湘軍,順利鎮壓太平天國。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這四位曹操的本家兄弟,就是曹操的宗族勢力,他們各自也有親朋好友,可以輕鬆聚集千人,一同投奔曹操,鎮壓黃巾軍,討伐董卓。




還有就是在任用人才方面,曹公是在是遠遠超出了同時代的其他諸侯。袁紹吸引人才靠的是自己的實力和響亮的名聲。劉備吸引人才靠的是自己的假仁假義和逢場作戲,而曹公吸引人才,則是從對方的心理層面入手,弄清楚那個時候的人才心中真正所渴求的東西,並且將這些東西表現在自己的身上,這樣一來,自然有非常多的人才歸順於自己。

比如說,曹洪善於防守,於是曹操就讓他去鎮守合肥:許諸有勇無謀,因此曹操就讓他做自己的貼身保鏢:毛玠為人清廉,因此被任命去選拔官吏。這些例子都表明曹操是一個善於在看清屬下的特點之後再進行任命的主公。郭嘉在當初還沒有投奔曹操之前,是袁紹效命的。但是我們知道袁紹這個人表面上看是一個禮賢下士,渴求人才的主公,但實際上這個人非常的小心眼,他非常嫉妒那些才華在他之上的人,但是郭嘉在袁紹的帳中就因為袁紹的嫉妒因此沒有得到多少重用,自己給主公提的建議也沒有多少被採納的。因此,郭嘉離開了袁紹,後又聽說曹操在家鄉召集人馬,於是他又去了曹操那裡。結果,在他和曹操的一番長談之後,認定了眼前的這個人就是自己一直在追尋的主公。由此看來,曹操在面對人才的時候確實表現出了自己知人善用的一面。包括後來的關羽,都是曹操真心實意的去禮賢下士,希望能為己用。所以曹操在這方面做的是非常到位,引來了不少能征善戰的大將。


大老二爺


不論是其父過繼的曹家,還是其父血親夏侯家,都是當時實力強大的世家大族,有錢有勢,且人多勢眾,短時間內從兩個本家中拉起一支千把人的隊伍是非常容易的。當然,這主要得益於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在財力方面,曹操的父親曹嵩年輕時就擔任司隸校尉一職,也就是京城以及京城周邊軍事防務主官。皇帝劉宏在位期間,公開賣官,曹嵩在187年時,花了巨資買了一個太尉的職務,這是僅次於大將軍的全國軍事主官的官銜,史書上記載是花了一億萬。可見,曹家的財力有多麼雄厚。



第二,在名望方面,曹嵩的養父曹騰是一個德高望重的宦官,被認為是大漢功勳曹參的後人。他舉薦過很多名士,例如名將張溫,張奐等,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在宮中工作三十餘年,從來沒有出現過失,深得皇帝信任。以至於曹操在年輕的時候,在擔任京城治安官期間,以違反宵禁的名義用棍棒打死了蹇碩的叔父蹇圖,儘管當時權傾朝野的蹇碩咽不下這口氣,也只能通過晉升縣令的當時把曹操調離京城。

第三,在人際關係經營方面,曹操做得很好。年少時,曹操就表現出重情義,熱情好客的一面,所以,在當官後,仍舊與張邈等這些被朝廷視為亂臣賊子的人交往。後來因為宦官集團打壓而丟官,曹操就回了其父親的故鄉亳州譙縣。曹操那麼仗義,回到夏侯家族那邊過日子,自然不會虧待了父老鄉親。從而得到了夏侯家族的支持。

第四,歷史性機遇降臨。第二次黃巾軍之亂爆發後,朝廷無力再戰,只能將兵權下放到各郡縣。這時候,曹操回到了譙縣募兵防盜,平息叛亂以後,有功勞的人就升官,沒功勞的將士就地解散,朝廷這樣的做法令天下人心寒,作為故鄉軍隊的主帥,曹操此時積累了一定的人氣。正是因為朝廷打算過河拆橋,所以才有了大將軍何進不肯交出兵權,皇帝劉宏為了平衡外戚和宦官的勢力,讓蹇碩擔任京城防禦最高指揮官,並派何進外出征戰的事情,結果引發了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的局面。


董卓入京後不久,曹操,袁紹等人就知道大事不妙,所以紛紛逃離京城。這時候,曹操是帶著一大筆錢財走的,他是在摯友張邈管轄的地界上開始招募士兵的,張邈素有仗義疏財的好名聲,平時善於結交各路豪傑,所以,讓曹操招募到了一定的兵員。加上收攏曹家,夏侯家舊部,曹操一下子就有了對抗董卓的家底。於是就有了題主所說的那樣,一起兵,就有了夏侯淵,曹洪等人的加入,實際上,這些人都是曹操討伐黃巾軍的舊部。

隨著軍隊人數不斷擴大,曹操就沒那麼多的財力物力去支撐大軍的開銷了,於是就有了摸金校尉這個專職盜墓的官職,留下了不好的名聲。


酒中史話


瞭解了“世家大族”,就瞭解了我國古代社會。古代的世家大族,不僅僅是自身繁衍了很多人口,擁有了很多錢財和土地,更重要的標誌是:擁有成千上萬的農奴的依附。

三國裡面,許褚是怎麼出場的?有賊兵侵犯褚壁(許褚家的村寨),許褚召集宗族數千家,保護村寨。還沒有做官的許褚,哪來這麼多人手?數千家人為啥聽他差遣?因為許褚家就是當地的豪強大族,當地的田莊都是許褚家族的,那“宗族數千家”除了少數許褚自家的家丁,更多的是依附於許褚家族的佃農(農奴)。

古代郡縣制,朝廷的統治只能到了縣一級,縣級以下的基層就是豪強地主的天下,那些數量龐大的佃農(農奴)就是豪強地主家的私產——這就是“宗法地主專制社會”。

我國古代,雖然也有自由身的自耕農農民,但佔主流的是依附在地主豪強家的佃農(農奴)。古代地主,可不是有幾畝地、僱幾個長工就算地主。豪強大族擁有幾千畝上萬畝田產,擁有好幾個村子的管理權很正常。

現在地名裡有“**莊”、“**邑”的,都是豪強大族的田莊、食邑發展出來的。現在還有些地方管農民叫“莊戶”,“莊戶”就是古代對農奴、佃農的稱呼。豪強大族對依附的農奴,基本上有生殺予奪的大權。

三國裡,夏侯惇家族就是沛國譙縣的豪強大族。祖上夏侯嬰跟著劉邦起家,發展幾百年到夏侯惇這一代,夏侯家的勢力已經成為譙縣一霸,手下的農奴何止上千戶。夏侯家族更有眾多武裝的家丁、護衛、私兵。

曹操起兵,表面上說的是曹仁、曹洪、夏侯淵兄弟來投,帶來的卻是眾多私兵和青壯農奴。當然啦,曹家也是譙縣的豪強大族,要不然曹操當初也不會被舉孝廉做官(洛陽北部尉)。在東漢,舉孝廉做官的都是豪強大族子弟——古代社會的套路:有一個人做了官,家族起家發達,廣置產業。大族子弟有了舉孝廉做官資格,回頭繼續壯大家族。只要不是改朝換代站錯隊,這個家族就會一直繁榮下去。

仔細看三國裡那些有名有姓的文臣武將,很多都是一方豪強大族的代言人(別以為劉、關、張三兄弟出生寒微,這只是跟那些特大豪族相比顯得寒酸而已,其實各自家族在地方上也是勢力不小)。真正的寒門子弟,出頭的機會很少。

曹操起家,靠的就是沛譙大族和潁川豪族。而曹魏統一北方後,希望用“九品中正制”多起用寒族,打壓老豪族,無形中又造就了一批魏晉南北朝豪族。


爾朱少帥


因為在東漢時期,還是世家大族的社會,每個家族都有很多死士、賓客,還有無數的苦力。曹家,夏侯家是當時的頂尖世家大族之一。

首先,曹家是漢名相曹參之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是肯定的。而且,當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收養曹嵩,而不是過繼,說明曹騰跟曹嵩沒有血緣關係。也就是曹操背後站著兩個曹家,一個是曹騰的曹參的曹家,一個是曹嵩背後的曹家。

漢朝時候,有血緣關係的才會過繼。沒有血緣關係的,會收養。所以可以確認曹騰和曹嵩沒有血緣關係。

曹騰歷侍了四位皇帝,位至大長秋,侯爵,不倒。可以說善於處理宮中關係,又品德高尚,所以曹家肯定會有所壯大的。

而曹嵩的曹家呢?《阿瞞傳》裡說曹嵩是本姓夏侯,所以曹嵩本應是叫夏侯嵩。背後站著的是夏侯家。

夏侯在漢朝也是世家大族,開祖是漢朝開國功臣夏侯嬰,只不過後面沒落了,才會出現被曹家收養的事!而曹騰收養曹嵩,整個曹家都託付給了曹嵩。

第一,曹嵩繼承了曹騰的侯爵,

第二,曹嵩花巨資買了太尉當,聲望達到了鼎峰。

可以說曹嵩手握曹家,夏侯家兩家的生死大權了。雖然夏侯家沒落了,但在曹嵩手裡又發達起來了。整個三國時期,又出現多位夏侯名人,比如夏侯兄弟,夏侯玄,夏侯湛等。

曹操做為曹嵩的繼承人,自然也手握兩大家族資源!而且本身本事大,號召力強,做為同輩的兄弟曹仁等人,自然會鼎力相助!

本身曹嵩財力雄厚,自然曹操財力就雄厚。背後出錢讓曹仁等人去招兵買馬,也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就出現了,曹操起兵!曹仁等人就都能帶著幾千兵馬來相助的事了!





對影難眠


眾所周知曹操的基本盤就是他這幫宗親,按現在說法來說是帶有股份的。

在這幫宗親裡最有名的夏侯二兄弟,元讓,妙才史料沒有記載有多富裕。他們是西漢開國元勳夏侯嬰的後人。

倒是前期了兩件事,夏侯惇十四歲殺了人,原因是這個人侮辱了夏侯惇的老師。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夏侯嬰之後也。年十四,就師學,人有辱其師者,惇殺之,由是以烈氣聞。

而夏侯淵在饑荒時沒有糧食只能放棄了自己的兒子,為了救活自己的侄女。

時兗、豫大亂,淵以飢乏,棄其幼子,而活亡弟孤女。

這個孤女有可能是張飛的夫人。

其餘的宗親有很多出身豪強頗有財力。

比如曹天人,曹仁就是個官n代,跟隨曹操前,曹仁就有了千餘人的隊伍。

曹仁字子孝,太祖從弟也。魏書曰:仁祖褒,潁川太守。父熾,侍中、長水校尉。少好弓馬弋獵。後豪傑並起,仁亦陰結少年,得千餘人,周旋淮、泗之間。



曹仁的弟弟就是虎豹騎統領曹純是個富二代。

純字子和。年十四而喪父,與同產兄仁別居。承父業,富於財,僮僕人客以百數。

曹洪也不差,伯父是尚書令!東漢制度都知道尚書檯是東漢的權利中樞,曹洪的伯父作為尚書檯的長官,可見其背景。跟隨曹操前曹洪已經是個縣長了。

曹洪字子廉,太祖從弟也。魏書曰:洪伯父鼎為尚書令,任洪為蘄春長。



不僅背景強大,曹洪還很有錢,曹丕曾經向其借錢,但曹洪有個毛病:摳門!由此小心眼的曹丕當然記恨曹洪。

始,洪家富而性吝嗇,文帝少時假求不稱,常恨之。

曹操起兵,父親曾是高官太尉,這幫宗親是高官後代,要麼就是家財萬貫的地方豪強。雖然比不上袁紹袁術這二位四世三公的家世但也足以甩開一大票人。

如上所述“白手起家”這個詞真的和曹操挨不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