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龍八部》中的“詩意”美人名,解讀古代女子的閨名之“趣”

《天龍八部》中有這樣一個橋段,段譽借“黑玫瑰”(快馬)回雲南大理求段皇爺救鍾靈兒,在路途中巧遇蒙面女子——木婉清。

木婉清自爆閨名時,說道:“喂,段譽,我的名字,不用鍾靈這小鬼跟你說,我自己說了,我叫木婉清。”段譽道:“啊,水木清華,婉兮清揚。姓得好,名字也好。”木婉清道:“好過你的一段木頭,名譽極壞。”段譽哈哈大笑。

此處木婉清的名字,聽來婉約柔軟,眼前一位俏麗佳人亭亭玉立,那麼木婉清的閨名有何出處呢?它出自《詩經·國風·鄭風·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從《天龍八部》涵蓋的名字之“趣”中,可以看到古典詩詞,對於人名的影響,在浩渺的歷史長河中,名字也可以代表一種理想,一種文化。雖然古代女子多半是沒有姓名的,即使有,也是閨名,乳名,特別是出嫁之後,更是連名都沒有了,跟隨夫家的姓氏,比如某某氏,但是即使是閨名、乳名,在詩詞的浸潤下,也有著不同的意趣。

一、《天龍八部》中的閨名之“趣”

1、李秋水

《天龍八部》中逍遙派三老之一,天山童姥、無崖子的師妹,其美若天仙,武功高強,是絕世高手。

段譽掉下山崖無意間闖入了“琅嬛福地”,遇見了洞中玉像,直呼為“神仙姐姐”,這是無崖子與她隱居大理無量山時,無崖子根據李秋水妹妹的樣子,雕刻而成的。

《莊子外篇·秋水》,其文中曰: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崖之間,不辯牛馬。

這是《莊子》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是諷喻了河伯驕傲自滿的情緒,當看到秋雨應時而降,河水高漲之時,他以為天下河流之美就只在這裡了。後來看到煙波浩渺的大海,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詩經·蒹葭》中也有關於“秋水伊人”的描述:“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詩歌一唱三迴轉,那種對“伊人”熱烈的追求,以及求而不得的惆悵,使人讀來感嘆不已,那種艱難的追求,看似可以接近美人,可是總是在觸手可及時,她又飄然而去。

《詩經》開創了文學史上的以蒹葭隱喻“伊人”的先河,“秋水伊人”也作為一個形容美人的詞而蕩起了歷史的漣漪。就像屈原的“香草美人”、曹植的“洛水神女”,都有著自己的文學意蘊。

看《天龍八部》中的“詩意”美人名,解讀古代女子的閨名之“趣”

林青霞版李秋水

秋水作為一個極富詩意的名字,金庸也為這個名字安排了一位美人,在無量山下,段譽見到玉像的第一感覺是,“這女子儀態萬方”,“玉像的眼光始終向著他,眼光中的神色更是難以捉摸,似喜似愛,似是情意深摯,又似黯然神傷”。這是段譽見到玉像的第一感覺,雖然沒有直接描寫她的外貌,但是從段譽直呼“神仙姐姐”,甘願被她驅使這一點來看,李秋水一定是位絕代佳人。

虛竹也曾朦朧中見到過她的樣子,“透過她臉上所蒙的白綢,隱隱約約可見到她面貌,只見她似乎四十來歲年紀,眉目甚美,但臉上好像有幾條血痕,又似有什麼傷疤,看上去朦朦朧朧的”。

從這些描寫可以看出來,李秋水確實花容月貌,金庸能把“秋水”之名賜給這位女子也應該是合理的。

2、王語嫣

王語嫣與李秋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她母親李青蘿是無崖子與李秋水的女兒,也就是說,李秋水是王語嫣的外婆。

段譽見到王語嫣之後神魂顛倒,這就是她魂牽夢縈的“神仙姐姐”。

段譽站起身來,他目光一直瞪視著那少女,這時看得更加清楚了些,終於發覺,眼前少女與那洞中玉像畢竟略有不同:玉像冶豔靈動,頗有勾魂攝魄之態,眼前少女卻端莊中帶有稚氣,相形之下,倒是玉像比之眼前這少女更加活些,說道:“自那日在石洞之中,拜見神仙姊姊的仙範,已然自慶福緣非淺,不意今日更親眼見到姊姊容顏。世間真有仙子,當非虛語。

段譽在江湖上見過許多美人,木婉清、鍾靈等都是極美的姑娘,在沒有見到王語嫣之前,他還曾經誇讚過阿碧,說這世上絕對不會有比阿碧更俊俏十倍的人,除非他在無量山下見到的“神仙玉像”。

看《天龍八部》中的“詩意”美人名,解讀古代女子的閨名之“趣”

李若彤版王語嫣

當段譽見到王語嫣如雪般嬌嫩,十指如蔥管一般纖細時,也不禁為之著迷,金庸把對於美好的想象全部都給了王語嫣,段譽在此佳人面前也不敢唐突,只能結結巴巴的問她的名字,王語嫣並不知道自己的美貌會引起什麼樣的化學反應,反倒說,“你這人真古里古怪的。好,說給你知道也不打緊。反正我就不說,阿 朱、阿碧這兩個丫頭也會說的。”

於是王語嫣在手背上寫下“王語嫣” 三個字。段譽叫道:“妙極,妙極!語笑嫣然,和藹可親。”

王語嫣這個名字聽起來自帶仙氣,與木婉清,李秋水的閨名又自是不同,她的名字就是來自一個詞語,與鍾靈的閨名有異曲同工之妙,鍾靈的名字來自與“鍾靈毓秀”的詞語。

第一版《天龍八部》中,王語嫣原叫王玉燕。本身這是一個很平凡的名字,初聽入耳,有俗豔之感,新版應王姑娘的身份與氣質而改為“語嫣”。

如果叫“玉燕”可能會少了幾分仙氣,與王姑娘的博學多才,以及絕代之姿甚有出入

3、 木婉清

木婉清的名字暗合“水木”,正應了“水木清華”。

當段譽在陽光下看到她的下半張臉時,發現這其實是一位極美麗的姑娘,當然一個美麗的姑娘,金庸也不會隨便給她一個小紅,小花的名字的。

段譽看到的是,下頦尖尖,臉色白膩,一如其背,光滑晶瑩,連半粒小麻子也沒有。這說明木婉清的膚質細膩,這也是美人最重要的一點,皮膚瑩白如玉。木婉清的皮膚極好也就罷了,偏偏一張櫻桃小口靈巧端正,嘴唇甚薄,兩排細細的牙齒如編貝碎玉一般,段譽這一路上可以說豔遇不斷,驚喜不斷,他心裡暗想,這確實是一位絕色佳人。

看《天龍八部》中的“詩意”美人名,解讀古代女子的閨名之“趣”

蔣欣版木婉清

當溪水不小心從手指縫流下之時,濺得木婉清半邊臉上都是水點,那情景猶如“玉承明珠,花凝曉露”。

佳人如斯,其名必美,金庸把一個極其清雅的名字給了她,木婉清。

西晉詩人謝混《遊西池》裡寫道:“蓮池鳴禽集,水木湛清華”,意為園林的花木池水十分幽美。 《詩經·鄭風·野有蔓草》曰:“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從木婉清的閨名來看,確實是綜合了兩個典故的優點,美人方配佳名,正如寶劍之配英雄,芝蘭之配君子。

4、阿朱、阿紫

一對從小失散的姐妹,是段正淳與阮星竹之女,阿朱是慕容氏的婢女,阿紫是星宿派的頑徒。

阿朱容貌秀麗,嬌俏靈動,是溫柔體貼的可人兒,為姑蘇慕容二婢之一,居"聽香水榭",擅易容術,後來為喬峰犧牲。

看《天龍八部》中的“詩意”美人名,解讀古代女子的閨名之“趣”

劉濤版阿朱

阿紫在丁春秋門下長大,自小被星宿老怪養育,為人靈巧可愛、專一痴情、刁蠻任性。當她穿著華衣美服,顧盼得意時,便如書中形容“蒼白的臉上發著興奮的紅光,經她身上的錦繡衣裳一襯,倒像是個玩偶娃娃一般,又是滑稽,又是可愛。” 後來她為喬大俠殉情而死。

這兩姐妹的生命之花都為一個人開放,那就是大義凜然的喬峰,《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間色之好者。惡其邪好以亂正色。”後因以“朱紫”比喻以邪亂正或真偽混淆。《後漢書·陳元傳》:“夫明者獨見,不惑於朱紫。”又比喻人品的高下。劉峻《廣絕交論》:“雌黃出其唇吻,朱紫由其膽。”由是觀之,金庸以“朱紫”為二姝命名,愛憎之情不言自明矣。

阿朱的性格更合赤色,一片赤子之心,忠肝義膽,而阿紫,在丁春秋門下長大,自是有其邪惡的一面,所以名字的含義,更合兩人的性格與經歷。

二、《紅樓夢》中的“群芳爭豔”

1、林黛玉

黛玉的閨名是怎麼來的,書上並沒有交代,只有《紅樓夢》第二回 賈夫人仙逝揚州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一筆帶過,“只嫡妻賈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歲,夫妻愛之如掌上明珠。

在《紅樓夢》第三回中,寶玉見黛玉之後,給她取了一個表字為“顰顰”,從此黛玉又叫“顰兒”,寶釵幾次都用這個“顰兒”稱呼黛玉。

探春便問寶玉顰顰出自哪裡?寶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說:‘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畫眉之墨。’況這妹妹眉尖若蹙,取這個字豈不美?”

探春深知寶玉性情,就說恐怕又是寶玉杜撰的,寶玉說除了《四書》外,哪一本書不是杜撰而來,寶玉的痴頑性情可見一斑。

看《天龍八部》中的“詩意”美人名,解讀古代女子的閨名之“趣”

陳曉旭版林黛玉

黛玉的名字如何來的,沒有具體證據,史書中有記載:“宛平縣產石,黑色而性不堅,磨之如墨。金時宮人多以畫眉,名日眉石,亦稱黛石;”《帝京景物略》中也有記載記載:“畫眉山產石墨色浮質而膩理,入金宮曰眉石,亦曰黛石;”《說文》中有“黱,畫眉也。從黑,朕聲;”《紅樓夢》中這樣解釋,“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畫眉之墨。”

黛玉的名字沒有任何相關的考證來歷,《紅樓夢》作為一本千古奇書,必然也有其神秘之處。

2、寶釵

寶釵出身於皇商之家,寶釵的閨名很符合她的身份。

寶釵的品格端方,符合封建社會對於女子的一切要求,在這個“寶”字上,就可以體現她的沉穩。《紅樓夢》中有一句賈雨村的吟聯:“玉在匣中求善價,釵在奩內待時飛”。或許寶釵就是一個等待時機的金玉,但是有學者解讀,是賈雨村後來娶寶釵的證據,這裡不做解讀。

看《天龍八部》中的“詩意”美人名,解讀古代女子的閨名之“趣”

張莉版寶釵

《紅樓夢》裡有一首判詞: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書中沒有交代這些主角的名字l來歷,但是從這些名字來看,都充溢著濃濃的古典意味,現代女子取名,多有“娜,莎,咪,妮”等等,在古代這樣有著西方色彩的名字並不多見。《任氏行》中曰:“蘭膏新沐雲鬢滑,寶釵斜墜青絲髮。”這句古詩形容的沐浴之後,鬢髮潤滑,寶釵只能斜插住,要不然頭髮將墜落下來。這是一個極其年輕的狀態,寶釵與青絲,就是最好的證明。

3、王熙鳳

這個名字的本身就是一種威懾,“鳳”在古代神話的地位中,有著無可替代的尊嚴,這也暗合王熙鳳在賈府的地位。

她是賈府的實際當權派,掌握著賈府的經濟命脈,她聰明能幹,即使是一個男人都比不過她的精明,她主持榮國府,協理寧國府,而且交通官府,為所欲為。她的判詞了有一句話,極其符合她的結局,“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她還是一位政治性很強的人物,不是普通的貴族家庭的管理者,她的顯著特點就是“弄權”,一手抓錢,一手弄權,表現出十足的貪慾。

看《天龍八部》中的“詩意”美人名,解讀古代女子的閨名之“趣”

鄧婕版王熙鳳

在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時,看到過一副畫,裡面是一隻雌鳳孤立於冰山之上,這就是王熙鳳的判詞,上面寫道: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曹雪芹給她安排了這樣一個結局,也給她安排了一個暗合身份的名字,凡鳥,合起來是“鳳”字,點出其名。《世說新語·簡傲》說:晉代,呂安有一次訪問嵇康,嵇康不在家,他哥哥請客人到屋裡坐,呂安不入,在門上寫了一個“鳳”字去了。嵇康的哥哥很高興,以為客人說他是神鳥。其實呂安嘲笑他是凡鳥。這裡反過來就“凡鳥”說“鳳”,目的只是為了隱曲一些。

《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小說,“千紅一窟,萬豔同悲”,曹雪芹把一切前因後果都訴諸於判詞裡,包括隱含了美人們悲劇結局的名字。

三、歷代女詞人的“詩意盎然”

李清照大家想必不會陌生,她寫下了後世膜拜不已的詩句,比如:“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的才華自是不必贅述,唐朝楊發《太陽合朔不虧賦》雲:人動佳色,物含清照。若合璧之無瑕,比重輪而有耀。詩詞之美,正好點綴出李清照的清雅之態。

柳如是,女詩人,本名楊愛,字如是,又稱河東君, 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初嫁大學生周某為側室,後周某去世,正妻不容,只好流落煙花。

明崇禎五年壬申(公元1632年),柳如是流落松江,改舊名,自號“影憐”,表濁世自憐意。在松江與 復社、 幾社、 東林黨人交往,常著儒服男裝,文與諸人縱談時勢、和詩唱歌。

看《天龍八部》中的“詩意”美人名,解讀古代女子的閨名之“趣”

柳如是

她嫁與錢謙益,後來錢去世,鄉里族人聚眾欲奪其房產,柳如是為了保護錢謙益家的產業,竟用縷帛結項自盡。

謝道韞,字令姜,生卒年不詳,東晉時女詩人,是宰相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也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的妻子。這是一位沒有爭議的才女,做《詠絮詩》流傳千古,晉名將謝安,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輩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道韞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

陸機《文賦》 中曰:越石韞玉而山暉,《漢書·敘傳上》韞於荊石

這些詞句都蘊含著道理,或指隱藏其才以待時日;也指深閨中的才女。

古代豐富的詩詞歌賦,為女子的閨名貢獻了很多靈感,如屠呦呦的名字,就來自《詩經·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苹……”。讓我們打開詩詞的活水之源,用文化賦予名字更多的意義。古往今來,無論是在文人墨客的華章之中,還是在平民百姓的屋簷之下,詩詞歌賦早已滲透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成為我們的文化基因,在如此浩瀚的文化海洋中,古人利用了詩詞的意境,取出了優雅而脫俗的名字,讓名字也顯示出詩詞的意趣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