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第三十象:宦官重新掌權,恥辱的土木之變


《推背圖》-第三十象:宦官重新掌權,恥辱的土木之變

第三十象 癸巳(土木之變)

讖曰

半圭半林 合刖生變

石亦有靈 生榮死賤

頌曰

缺一不成也佔先

六龍親御到胡邊

天心復見人心順

相剋相生馬不前

金聖嘆:此象主張太后崩權歸王振,致有乜先之患。其後上皇復辟,石亨自詡首功,率以恣橫伏誅,此一亂也。

《推背圖》-第三十象:宦官重新掌權,恥辱的土木之變

本象圖中虎額上有王字,喻指王振,令朝臣畏如猛虎。圖中石頭,喻發動奪門之變的石亨。

“半圭半林 合刖生變”,指的是明朝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親征土木堡,被蒙古也先俘虜。

“石亦有靈 生榮死賤”,指的是英宗復辟,英宗被俘後,大臣于謙等擁戴景帝即位,後來蒙古放英宗回來,景帝沒有讓位,於是英宗趁景帝生病之機復位。

“缺一不成也佔先,六龍親御到胡邊。天心復見人心順,相剋相生馬不前”,這幾句話指的是明景帝挽救了明朝的危機,後來就有些不得人心了,最後英宗復辟,迫景帝退位,有人理解英宗復辟是上合天意,下順民心,中國語言真是博大精深。

《推背圖》-第三十象:宦官重新掌權,恥辱的土木之變

朱元璋死後七十年,太監們捲土重來,奪回了他們曾經失去的一切。

朱元璋曾在宮中立碑:內宦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但是這塊碑卻被太監斬掉了,扔到了垃圾堆裡。

王振的時代來臨了,從此權力回到了應該掌握它的人手中。

這裡不得不說的是由王振這個宦官引發的土木之變。

發生在1449年的土木之變,是明朝從光輝時期瞬間轉向危在旦夕的一次主動戰爭。時年,明帝宋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北伐瓦剌,瓦剌部隊五萬人對抗明朝精銳部隊三大營得了個完勝,皇帝朱祁鎮被俘,這在明史上,稱得上是一場恥辱之戰!

明英宗朱祁鎮聽信宦官王振的讒言,不顧百官阻攔決定御駕親征,於是號稱50萬大軍的部隊從北京城出發,浩浩蕩蕩開往瓦剌。最終在土木堡遭到伏擊,明軍損失慘重,此戰主戰場20萬大軍戰死三分之一,受傷未死的達一半以上,衣甲、兵器、輜重以及京師三大營的火器彈藥全部被瓦剌所獲,部隊近乎全軍覆沒。

《推背圖》-第三十象:宦官重新掌權,恥辱的土木之變

土木堡之變,明軍主力部隊總共傷亡近30萬,所剩老弱病殘無任何戰力可言,隨行家屬女眷慘遭羞辱,這是大明開國以來從未遭受過的大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