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家》:三兄弟,三種愛情模式,其實皆是無奈

每逢分析巴金先生的名作《家》,總少不了對於作品主旨和現實意義的深刻挖掘。但是今天,小編想和大家聊聊《家》中的愛情。


愛情是《家》的重要線索。


覺新、覺民、覺慧三兄弟的愛情結局因他們的性格特點、家庭地位等存在著一定的必然性。覺新、覺慧的愛情悲劇是這種傳統封建家長制與傳統道德觀念下的必然產物。覺民與琴的圓滿結局也並非完全是新式的,仍帶有封建色彩,實際上也充滿無奈。


這三種愛情,從今天看,依舊十分現實。巴金先生的《家》,或許能成為解開我們愛情困惑的良藥。

巴金《家》:三兄弟,三種愛情模式,其實皆是無奈

一、覺新


覺新、梅、瑞珏的三角關係有著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影子,但他們各自的命運更令人痛惜。


三人的愛情悲劇,因覺新的“作揖主義”“不抵抗主義”有了必然性。覺新與梅本事青梅竹馬,而雙方家長一時賭氣棒打鴛鴦,覺新選擇了“不抵抗主義”。瑞珏作為一個理想的大家閨秀型人物,卻被以“血光之災”為名挪至野外生產,成為了傳統封建迷信的無故犧牲者。可以說,覺新的懦弱成為了導致瑞珏死亡的兇手之一


竊以為,覺新固然可恨,但他同時是《家》中最可悲的一個人。他的成長經歷與身份決定了他的命運悲劇,決定了她保護不了自己愛的人。


覺新是三兄弟中最先接受新思想的人,他並非糊塗,他早已認識到高家的黑暗,但卻選擇成為這種黑暗的堅實擁護者。為了將這個家庭維持下去,作出犧牲,這是他身為長子的責任。他的命運,早在他出世的時候就已經被決定了。


他並非不想反抗。

“他平靜地把這個大家庭的擔子放在他的年輕的肩上。在最初的幾個月,這個擔子還不算沉重,他挑著它並不覺得吃力。可是短短的時期一過,許多有形和無形的箭便開始向他射來,他躲開了一些,但也有一些射到了他的身上。他有了一個新的發現,他看見了這個紳士家庭的另一個面目。在和平的、愛的表面下,他看見了仇恨和鬥爭,而且他自己也就成了人們攻擊的目標。雖然他的環境使他忘記了自己的青春,但是他的心裡究竟還燃燒著青春的火。他憤怒,他奮鬥,他以為他的行為是正當的。然而奮鬥的結果只給他招來了更多的煩惱和更多的敵人。”


梅與瑞珏都是覺新為了維持大家庭而選擇的犧牲者。他深知這個家庭的內部早已被腐蝕,但唯有維持住這個空殼,家人才能生存。同時他也對這個家殘存著期望,因他“在愛的環境裡漸漸成長”,雖然目睹著家的黑暗但仍抱著幻想,他選擇了讓步,逐漸懦弱,為了家庭選擇旁觀愛人的悲劇。


他是在黑暗中被叫醒的人,早已看到自己、梅、瑞珏的結局卻無法抵抗,這是他命運最可悲的地方,在這種環境下他註定無法擁有自己的愛情。


二、覺民


覺民大抵是這個家裡最幸福的人。


覺民與琴的愛情是才子佳人愛情理想的實現,是其他兩種悲劇的調和,但兩人的“圓滿”結局依舊是傳統束縛下的結果。覺民作為次子,成為了覺新與覺慧性格的調和。他既擁有哥哥的穩重,又不像弟弟那般激進,以現在的眼光看,他是作為一個理想人物而存在。

他與琴的精神追求相似,也因社會地位相同“門當戶對”,最終的得到了家長的同意。可若是不門當戶對呢?他也是下一個覺慧了。


在這樣的家庭中,“門當戶對”成為了覺民愛情得以實現的保證,也是覺慧愛情悲劇的根源。


三、覺慧


覺慧是家中大膽的反叛者,他敢於反抗家庭中的黑暗,幫助哥哥覺民逃婚,也因人道主義對社會底層的鳴鳳充滿了同情。但我認為,覺慧並非真正的愛鳴鳳。


覺慧對鳴鳳的感情其實是憐香惜玉,僅是想拯救這個底層人物作為“反叛”的一部分。

他知道自己與鳴鳳不可能有好結局,也曾幻想鳴鳳如琴那樣有良好的學識與較高的社會地位,而鳴鳳將覺慧視為提高社會地位的救命稻草。


“她從不曾傷害過一個人。她跟別的少女一樣,也有漂亮的面孔,有聰明的心、有血肉的身體。為什麼人們單單要蹂躪她,傷害她,不給她一瞥溫和的眼光,不給她一顆同情的心,甚至沒有人來為她發出一聲憐憫的嘆息!她順從地接受了一切災禍,她毫無怨言。後來她終於得到了安慰,得到了純潔的、男性的愛,找到了她崇拜的英雄。她滿足了。但是他的愛也不能拯救她,反而給她添了一些痛苦的回憶。他的愛曾經允許過她許多美妙的幻夢,然而它現在卻把她丟進了黑暗的深淵。她愛生活,她愛一切,可是生活的門面面地關住了她,只給她留下那一條墮落的路。她想到這裡,那條路便明顯地在她的眼前伸展,她帶著恐怖地看了看自己的身子。雖然在黑暗裡她看不清楚,然而她知道她的身子是清白的。好像有什麼人要來把她的身子投到那條墮落的路上似的,她不禁痛惜地、愛憐地摩撫著它。這時候她下定決心了。她不再遲疑了。她注意地看那平靜的水面。她要把身子投在晶瑩清澈的湖水裡,那裡倒是一個很好的寄身的地方,她死了也落得一個清白的身子。她要跳進湖水裡去。”


鳴鳳與覺慧社會地位、學識的差別導致二人三觀不同,他們之間存在著無法逾越的鴻溝,他們的所謂愛情註定幻夢一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