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統一戰線為抗疫捐贈協調各方款物累計9.1億多元

黨的中心工作推進到哪裡,統一戰線就要跟進到哪裡。3月18日,記者瞭解到,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武漢統一戰線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疫情防控工作指示精神,在武漢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充分發揮統一戰線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繫廣泛的獨特優勢,在助力打贏武漢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抗最廣泛地凝聚人心力量,彰顯了統戰作為。

目前,武漢統一戰線累計捐贈和協調各方面捐贈抗疫資金、物資9.1億多元。其中,武漢市各民主黨派捐款捐物1.04億元,全市、區工商聯640家民營企業、102家商會捐款捐物5億多元,民族宗教界捐款捐物近1000萬元,市、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及會員單位捐款捐物6200多萬元,港澳臺海外代表人士及企業、武漢海外聯誼會會員(企業)等捐款捐物2.34億餘元。


充分發揮政治優勢:扛起統一戰線使命擔當

制定武漢市委統戰部疫情防控工作戰時方案,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設立協調、社區幫扶、捐贈、建言、宣傳、人事等工作小組,要求武漢全市統戰系統各部門各單位切實做到"暢通信息上報渠道、暢通捐贈援助渠道、暢通建言獻策渠道、暢通辦公聯絡渠道、暢通多種宣傳渠道"……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武漢市委統戰部將統一戰線助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政治責任,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迅速組織部署武漢市統一戰線疫情防控工作。

武漢統一戰線為抗疫捐贈協調各方款物累計9.1億多元

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會議研究部署統一戰線戰時疫情防控工作任務


擔任武漢市指揮部副指揮長的武漢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楊玲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既履行全市統一戰線抗疫工作第一責任人責任,又參與和組織全市小區封閉管理、無疫社區創建、集中隔離點建設等工作,每天深入包保區、社區、宗教活動場所一線調研督導指導。

武漢統一戰線為抗疫捐贈協調各方款物累計9.1億多元

楊玲前往社區督導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暴發後,武漢市委統戰部領導班子成員全部下沉一線,靠前指揮,帶領統戰機關黨員幹部積極投身抗擊疫情阻擊戰,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1月26日,武漢市委統戰部及時向全市統一戰線成員發出倡議,號召大家做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的宣傳者、做有效防控疫情的踐行者、做保衛城市家園的奉獻者,以更強擔當、更大作為投入到這次"大考"中。

武漢統一戰線為抗疫捐贈協調各方款物累計9.1億多元

武漢市委統戰部向武漢市統一戰線成員發出的公開信


與此同時,武漢市各民主黨派、市工商聯、市新聯會等也紛紛發出倡議書,動員組織廣大統戰成員強化擔當、守土盡責,為疫情防控減阻力、添助力、聚合力,形成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

武漢統一戰線為抗疫捐贈協調各方款物累計9.1億多元

倡議書


充分發揮智力優勢:"疫情不退,我們不退"

自疫情發生以來,武漢市廣大統戰成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全力投身戰"疫"一線,守護城市平安。

武漢市民革黨員、武昌醫院梨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黃慧,是一位即將臨盆的"孕媽媽",她挺著大肚在發熱門診一直奮戰到預產期前十天。

武漢市農工黨黨員、江漢大學附屬醫院醫生朱國超,舍小家,為大家,3位至親同時感染,婆婆不幸離世,她卻依然堅守在一線抗擊疫情。

武漢市九三學社社員、協和醫院急診科主任張勁農,是首批接觸疑似病例的專家之一,也是首批被感染的醫護人員之一,在家隔離治療期間,他堅持"隔空"閱片、參與會診,還在家中起草了《武漢協和醫院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樣肺炎初步診療方案》,康復後又立即重返抗疫一線。

據不完全統計,僅武漢市各民主黨派就共有967名醫務工作者投身抗擊新冠肺炎戰"疫"一線,其中武漢市農工黨有559名黨員挺身而出、衝鋒在前,49名黨派醫務人員在工作崗位上被確診新冠肺炎。

在堅守抗疫一線的同時,武漢市廣大統戰成員還充分發揮智力優勢,為黨委和政府在疫情防控科學決策方面貢獻智慧和力量。

其中,武漢市民革提出的《加強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物資保障》《加快超市人員管控 預防疫情擴散》等建議被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參閱信息》綜合採用。

武漢市民盟提出的《新型肺炎疫區嚴格防控措施下畜禽養殖業面臨畜禽斷糧、資金斷鏈雙重危機》被中央統戰部採用。

武漢市民建提出的《關於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建議》被人民政協報採用。

武漢市民進共同調研完成的社情民意《鑑於目前2019-nCoV已出現擴散趨勢,建議省市政府加強傳染病專科醫院應急救治能力,積極引導群眾科學應對疫情,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戰》得到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湖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楚平批示。

武漢市農工黨提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我市疫情防控措施的緊急建議》被武漢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揮部採用。

武漢市九三學社提出的《關於加快醫院實驗室檢測新冠病毒速度的建議》被武漢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揮部《參閱信息》採用。

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名譽會長蔡學恩提出"各地政府準確執行和適用《傳染病防治法》的建議";湖北省政協委員、武漢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理事龔順榮提出"關於對起訴應訴開庭事項作出應急安排的建議";武漢市政協委員、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副會長梅佑軒提出 "呼籲武漢市公開捐贈物資和資金收支報告,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公信力"等意見建議和社情民意,分別被最高法、湖北省高法和湖北省市有關部門採用或採納……

據統計,武漢全市統戰成員共建言獻策800餘條,一大批建議轉化為黨委政府疫情防控決策舉措,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武漢市廣大統戰成員中湧現了大批用勇敢和愛心對抗疫情的"暖心人"。

疫情暴發後,武漢市民革黨員、武漢市供銷合作總社再生資源管理處副處長繆核仁,下沉到洪山區卓刀泉街伏虎山社區,協助網格員工作。對不願意進隔離點疑似人員,他一遍一遍做工作,從上面的要求、自身的治療、家人的安全等方面分析利弊,反覆勸導,最終說服他們到隔離點進行隔離。

民進武漢市委會辦公室主任李小萍,今年10月即將退休,但在疫情暴發後,她仍主動到街道報到,下沉到街道統一安排的社區。每天,她會步行至社區,完成協助小區大門值守、為居民買藥、購買生活物資、給醫生家屬、獨居老人上門送生活物品等工作。

面對疫情,致公黨江岸區工委教育支部黨員、武漢市育才第二小學教師王丹主動請纓,報名參加社區服務志願者。向有困難的社區居民老人發放生活必需品,為生活不便的居民免費提供送餐、送菜、送藥……每天工作下來,王丹常常顧不上喝水吃飯,面對壓力,她依然堅守著。她說:"面對這場疫情,普通的我們無法衝到最前線,但起碼可以到基層去,盡我最大的能力為武漢的群眾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九三學社洪山區工委社員程紅霞、袁雄飛、朱燕婷等主動報名加入民間組織的醫務人員義務接送車隊,無償接送有需要的醫務人員,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武漢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秘書長賈恆、副秘書長黃鏡滔等建立了近1500人的武漢疫情志願者服務隊,協調各方捐贈資源,提供物資中轉地對接,保證物資正常運轉,並組織捐贈500萬隻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等物資,分發至武漢周邊45家醫院。

武漢市新聯會副會長彭驥作為湖北媒體代表和《人民日報》公益版塊負責人一起,聯動宋慶齡基金會、中國平安集團等,於1月26日推出針對湖北一線採訪記者的專項保險——"抗擊疫情一線媒體人保障計劃",為在湖北一線採訪的媒體工作者提供人身意外保障和因公染病定向補助,讓他們衝鋒在前,後顧無憂。


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為抗疫集聚愛心、匯聚力量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各民主黨派、民營企業、民族宗教、新的社會階層、港澳臺僑等各領域人士充分發揮資源富集、聯繫廣泛的優勢,集聚愛心力量、履行社會責任,協助做好疫情防控的人員保障、資金支持、技術支撐、醫療物資捐助等工作。

武漢市民革黨員、東湖高新工委主委李江穎,緊急組織員工,拿出公司儲備醫用口罩3000個,在大年三十夜裡零點連夜送至武漢市一線醫院。1月26日,她從海外募集和代表領航動力公司募集捐助的1萬隻護目鏡、2萬件防護服、30餘萬隻醫用口罩分別以包機、拼機、順豐快遞的方式運抵武漢,捐贈到疫情一線。

武漢市新聯會會長、湖北經心書院理事長熊華敏,第一時間帶領武漢市新聯會發起抗擊疫情捐款活動,同時,作為經心書院理事長的她,還積極組織書院發起人共同捐贈,共向湖北省青基會捐贈現金1034.5萬元。

據不完全統計,經心書院發起人企業在社會各公益平臺上的捐贈總額已超過3億元。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武漢高德紅外董事長黃立配合政府疫情防控需要,將近千臺測溫系統安裝在全國十幾個省最急需的機場、火車站、醫院等地。

武漢市工商聯主席、卓爾控股董事長閻志旗下卓爾基金會將持有物業"武漢客廳"改建為方艙醫院,是首期三家"方艙醫院"之一,同時,包下4架運輸專機採購物資,先後捐建了7家應急醫院,以及兩家方艙醫院。

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寶林在捐贈1200多萬元藥品、現金的基礎上,按照武漢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要求,協助武漢紅十字會進行倉儲管理、物資分發工作。

武漢亞心總醫院主動拿出全部四百餘張床位接收治療患者;武漢新世界酒店、武漢帝盛酒店、黃陂華美達廣場酒店等主動提出用於接待援漢專家團隊和醫護人員,積極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稱香港同胞與武漢人民並肩作戰,"充分彰顯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同時,還有他們在疫情暴發後,主動為武漢發聲。新西蘭湖北商業總會發來慰問視頻,並號召全球華人華僑律師代表為有需要的湖北人提供免費法律援助,號召南太地區20餘國主流媒體、愛國愛僑人士以及國際友好人士為中國發聲、為湖北加油、為武漢鼓勁。

德國湖北友好協會主席、明斯特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周俊博士,作為原籍武漢的海外華人,除了聯合海外華人社團募捐醫用物資外,她還積極通過接受德國媒體採訪和參與國際母語節、狂歡節等公眾活動的形式,讓更多的德國人瞭解中國為抗擊疫情、保衛武漢這座城市的付出,為武漢加油。

武漢海外聯誼會會員紛紛通過"四海聯誼"微信群發送鼓舞人心的詩詞、歌曲和短視頻,為武漢抗疫工作加油鼓勁。(中國食品安全報網記者熊源、胡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