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觀理解攝影構圖?

鄧繼敏


   怎樣理解攝影構圖呢?每一幅攝影作品的開始都是從構圖開始的。不只是攝影,繪畫,設計,等藝術都是一樣的。構圖一詞來源於拉丁語,其意思是說,通過結構的組合,將各種繪畫因素(如線條、形態、色彩、體積、空間等),在畫面中安排成一個統一體。中國國畫的畫論中把構圖叫做佈局或者經營位置。稱作經營位置,就說明作畫是個需要動腦筋和組織安排畫面的過程。作畫有了題材和內容,如何通過畫面傳達給觀眾,讓觀眾接受畫家的想法和美感,這都是需要從作畫的第一步——構圖來開始的。可見有了好的題材和內容還是遠遠不夠的,緊跟著要研究什麼樣的結構骨架、形、位置能夠搭配得宜,能夠充分的表達畫家的觀點想法,甚至繪畫元素的形象、色彩、節奏、對比等細節都需要反覆推敲,寧可沒有畫到,但不可沒有考慮到,這種推敲佈置的過程就是一種經營。如何讓畫面產生一種和諧的感覺,同樣是通過構圖的反覆經營而讓和諧感慢慢豐滿呈現。構圖是攝影畫面產生某種美感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礎和最重要的一步。 攝影構圖元素可以有以下特點與應用:線條 直線給人的印象是直截了當、明快、銳利具有陽剛之氣。細直線,在纖細、敏銳當中具有運動感。粗直線在厚重、嚴密中具有強烈的緊張感。長直線具有時間性、持續性和速度性。短直線有急促、斷斷續續和刺激的感受。

曲線給人的印象是柔軟、優雅、輕快、跳躍和節奏感。

面   面的形態有兩大類:規則的形和不規則的形。

規則的面如圓形面、方形面、三角形面等,這些規則形的面,因整齊簡潔給人以大方、秩序、明朗的視覺感受。(巴爾蒂斯)

不規則的面千姿百態,它們給人以豐富、繁雜、混亂、動盪的視覺感受。(格爾尼卡)

色彩

由於人們的生理特點和社會生活經驗等原因,對於紅、橙、黃、綠、藍、靛、紫等各種色彩會產生出不同的心理反應,這就是色彩的特性。冷暖感:凡是傾向於紅橙黃的色相,給人以溫暖感;凡是傾向於青藍綠的色相,給人以寒冷感。漲縮感:明度高的暖色給人以向外散射和膨脹的感覺;明度低的冷色給人以向內收斂和緊縮的感覺。動靜感:純度高的暖色給人以動感和興奮感,純度低的冷色給人以沉靜和安定感。輕重與軟硬感:明度高的色彩給人以 輕飄和柔軟感,明度低的色彩給人以沉重和堅硬感。當然這只是色彩特性的一般規律,特殊情況下也會產生轉化,有大不相同的效果。








用戶bug不存在


我是一個不學構圖的攝影師 我覺得這個問題我來解釋可能更貼切


在我看來 攝影構圖 是一種拍照公式

用算法拍攝照片 使你的照片看上去更加自然

比如說在空曠的場景

在人多的場景

在你看到事物卻無從下手的時候


攝影構圖給了我們更加便捷的拍照方式

但是卻限制了我們的創意思維

我常常思索 在一個拍攝地點 拍攝同一個主體 一群攝影師會不會拍出來一樣的角度 一樣的照片

這可能是一個不經意間的嘲諷 但是大家學的攝影構圖是同一種方法 那麼這個我認為會出現必然


現在迴歸攝影本質

我們拍攝通常是想突出所拍攝的東西 或者是所追求的畫面

我們腦海中會有拍攝後的大體畫面

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攝影海報

所以我寧可不去學什麼所謂的攝影構圖大法

用自己的思維去拍攝自己想拍攝的物體

這樣才有可能衝出重圍

一味的追隨別人的步伐 用著別人的參數 去拍攝別人拍攝過的物體 這樣不會有一點成就感

這是我的答案 不知你是否能接受我的理解

我是阿夜 一個目前正在轉型的Vlog自媒體博主


長白山夜天辰


舉兩個比較特別的構圖方式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a4ba6e7025140f6a76bed907dbe7714\

設計概念鍾


攝影構圖是照片畫面上的佈局、結構。其具體含義是運用相機鏡頭的成象特徵和攝影造型手段,根據主題思想的要求,組成一定的畫面,使客觀對象比現實生活更富有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更充分更完美地揭示一定的內容。畫面結構要做到:明確主題、辨別主次、棄繁就簡、佈局適宜。主體突出,恰當襯托以陪體和背景,使畫面既不雜亂,又不單調,多樣而統一,鮮明而簡練。簡潔、多樣、統一、均衡是構圖的基本要求。不加選擇、不分主次、紀錄式的自然主義與形式脫離內容,把形式視為藝術中的唯一重要因素的形式主義傾向,都是構圖中不應該的。


光影追隨


在攝影創作中,構圖很關健。掌握了構圖,也就掌握了攝影的基本技巧。


墨羽逍遙36


構圖其實就是看上去符合內心需求,條條框框需要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