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陪戎校尉張仁(欽禮)墓誌銘

一、【整理者贅言】

《唐故陪戎校尉張府君墓誌文並序》,未見之於歷代著錄,餘惟見其拓片傳示於百度並洛陽微信朋友,言稱其尺寸45×45釐米,然莫能知具體出土於何時何地。

大唐:陪戎校尉張仁(欽禮)墓誌銘

按墓誌,墓主姓張名仁字欽禮,本河南南陽人,因官遷居山西上黨郡(今長治市),故南陽、上黨,乃其先後之裡籍也。一生榮耀於官場,推重於鄉里,德勳行著,堪稱一代君子。天寶九載既歿,年六十四歲,“殯於郡城西南七里平原”。那麼,“郡城”指南陽乎?上黨乎?目前罔不可知。

唐代人物眾多,然留跡於世者仍尟。有關唐之人物、文獻,即稗牘野史、隻言片字,莫不視之為珍,蓋其能補史闕、完方誌、充典故、臻繕家譜也。張仁墓誌的浮出,其對兩地文史研究以及張氏後裔追思先遠,竊以為莫不益之遠大矣。況墓誌文字典雅、書法俊美、民俗顯現,可研可參者廣,可悟可喻者又深也。惜哉,其不著撰人。

汝海居士,五可老人,河南汝州楊佔營者,學淺識陋,之所以不虞譏笑勉力試作整理,何有他圖哉,惟是為國家、社會保存一份參考史料而已。

二、【釋文】

唐故陪戎校尉張府君墓誌文並序

府君諱仁字欽禮,南陽人也。囙官遷業,今│為上黨郡人焉。曾祖叔,祖鋻,父恭│,並居家克孝,奉國惟忠。或殄醜虜扵壃場│,以功受賞;或擢桂枝扵會府①,青紫自致;蓋│縷其德未盡詳焉。

府君之德也克高│,府君之行也克敏②。見推鄉黨,許諾用友③,每│隱跡扵市朝④,終成名扵君子。熟謂禍兮福│倚,斯鍾舋罰⑤,春秋六十有四,天寶九載⑥十│二月四日,卒扵私苐,以其載歲次庚寅十│二月乙卯朔卅日甲申,殯扵郡城西南七│裡平原,禮也。千秋萬古,為㤪難勝⑦。嗣子茂│仙、茂珎䓁,哀號無怙,泣血絕漿,兾厥德之│不朽,援勒銘扵貞石。銘曰│:

人壽幾何,倏如過隙;隨日夜變,窅兮莫測⑧│。雲起空山,風生壠樹,望彼泉臺,哀慘行客⑨│。

三、【註釋】

①擢桂枝扵會府:擢桂枝,當時對成語“蟾宮折桂”的活用,亦可省作擢桂、折桂。指科舉時代比喻應考得中。《晉書•郤詵傳》:“武帝於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如何?’詵對曰:‘臣鑑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唐杜誦《哭長孫侍御》詩:“禮闈曾擢桂,憲府舊乘驄。” 宋楊萬里《送羅宣卿主簿之官巴陵》詩:“印山三子十一孫,六人擢桂兩特恩。”元辛文房《唐才子傳·高蟾》:“明年李昭知貢,遂擢桂,官至御史中丞。”會府:原為對斗魁星的別稱。斗魁星,指北斗七星中第一星至第四星。《新唐書·天文志一》:“斗魁謂之會府,陽精之所復也。”本文借指科舉時代朝廷的會試。

②府君之德也克高,府君之行也克敏:克,勝任。《說文解字》:“克,肩也。”高,高明,高尚。敏。聰敏,敏捷。《詩·小雅·甫田》:“曾孫不怒,農夫克敏。” 朱熹集傳:“敏,疾也。” 三國魏何晏 《景福殿賦》:“其祜伊何,宜爾子孫。克明克哲,克聰克敏。永錫難老,兆民賴止。”這句話的意思是,張欽禮堪稱是一個道德高尚行動敏捷的君子。

③見推鄉黨,許諾用友:即受到鄉親的推重,以誠信結交朋友。推,推重,推舉。鄉黨,指鄉里、家鄉、鄉族朋友。古代五百家為黨,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鄉,合而稱鄉黨。許諾,同意、應允,或應允的話。《儀禮·鄉射禮》:“司正禮辭,許諾,主人再拜,司正答拜。”《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誠一開口請如姬,如姬必許諾,則得虎符奪晉鄙軍,北救趙而西卻 秦,此五霸之伐也。”《史記·項羽本紀》:“項伯許諾。” 白樺《吳王金戈越王劍》第五場:“你們有你們的忠誠,我有我的許諾。”用友,結交利用朋友。以誠信結交朋友。

④每隱跡扵市朝:市朝,亦作朝市。朝指朝廷,市指城市。晉王康琚《反招隱詩》:“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伯夷竄首陽,老聃伏柱史。”古來,中國道家有“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的哲學思想,概指隱逸生存的三種精神境界。

⑤熟謂禍兮福倚,斯鍾舋罰:熟謂,即孰料。禍兮福倚,《老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斯鍾舋罰,鍾,鍾情,或作踵。舋罰,血祭之罰。意思是,喜歡福禍交替呈現,不斷變化獎罰。舋,同“釁”“釁”。有關碑文“舋”字的辨識見下圖。

大唐:陪戎校尉張仁(欽禮)墓誌銘

⑥天寶九載:即唐玄宗李隆基天寶九年,公元750年。

⑦千秋萬古,為㤪難勝:千秋萬古,即千秋萬代。㤪,怨的古字。為㤪,化積為怨恨。難勝,難以承受。此語系化南朝江淹《恨賦》“千秋萬歲,為怨難勝”而用之。

⑧人壽幾何,倏如過隙;隨日夜變,窅兮莫測:此句感嘆人生如白駒過隙般苦短,其在隨時日的變化中,深邃難料,不可預測。《莊子·知北遊》“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卻,忽然而已。” 窅,讀yǎo。眼睛瞘進去,喻深遠。

⑨雲起空山,風生壠樹,望彼泉臺,哀慘行客:空山,幽深少人的山林。此處指煢落的墳場環境。壠樹、泉臺,此處借指墳塋。行客,過往弔祭的客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