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幻想!“全球資金避開美股買A股”從未有過!

放棄幻想!“全球資金避開美股買A股”從未有過!

老魚財經-散戶之友,讓我們一起成長!

每日分享:價投心得、熱點關注、企業價值。


放棄幻想!“全球資金避開美股買A股”從未有過!

本文據金融界,不代表老魚財經觀點


3月18日,週三,橋水爆倉消息瘋傳,金融危機味道越來越濃。熔斷之後再熔斷,國外禁止賣空、甚至關閉股市的國家越來越多。


美國“半夜雞叫”,三大股指期貨全部觸發下跌交易限制,納指期貨跌4.5%,道指期貨跌4%,標普500指數期貨跌3.7%,特朗普“直升機撒錢”,市場狂歡僅維持了半日。


這也帶崩了本來形態“姣好”的大A股,週三午後滬指急轉直下,北向資金加速外流。當天,上證指數暴跌50點,跌幅1.83%,報收2728點;深成指暴跌173點,跌幅1.7%,報收10029;創業板暴跌30點,跌幅1.6%,報收1887點。


北向資金突然恐慌賣出


週三A股早盤外資走向相對謹慎,雖然沒有出現淨流入,但總體流出規模不大。


中金剛剛預測,基準情形之下,累計淨流出可能會達到800-1000億元。而目前來看,滬深港通北向資金從高點累計已經淨流出750億元左右,可能在逐步接近尾聲。中國市場估值偏低、疫情控制相對領先、政策空間相對充足,中期前景不宜過度悲觀。


不過,美股期指熔斷再度帶崩全球信心,週三尾盤資金流出加速。A股前途堪憂。


當晚,歐股美股一樣潰不成軍,道瓊期指數再破20000點。

放棄幻想!“全球資金避開美股買A股”從未有過!

世界最大對沖基金橋水爆倉消息瘋傳


A股盤中有消息稱,美國知名對沖基金bridge water或已“爆倉”,這也被市場認為是十幾年前金融危機縮影。畢竟風暴中大鱷成祭品已是“危機標配”,而且是市場極為恐慌的突發事件。


不過,從橋水貼出的daily performance中可以看到橋水資產配置表現。


橋水稱,目前配置的損失等同於此前最差表現時期,但並未提到爆倉一事,而知情人士表示,目前虧損主要是在股市多頭倉位和國債空頭倉位。

放棄幻想!“全球資金避開美股買A股”從未有過!

有市場人士解讀,“橋水的資產結構,一開始是購買美債後在回購市場用債券融資,然後空美股多黃金,後來美股下跌到29000的時候,橋水反手做多,然後原油兩天跌了40%這個黑天鵝事件引爆了回購市場,沙特開始在回購市場要求鉅額贖回,瞬間回購市場流動性就沒了,大家都不願意給融券方借錢,利率起飛,美債暴跌,橋水被迫就拋售黃金,結果金融市場整個信心炸掉了,流動性全無美股崩盤,最近A股北向資金流出特別多也和橋水有關係。”

不過也有華爾街人士對金融界《財經天眼》表示,爆倉有待核實,因為橋水很大一部分交易在外匯上,如果發生爆倉,外匯影響更大,日元會被直接打到100。

如果說橋水並非引爆的稻草,波音反倒越來越像當年的雷曼兄弟。

3月17日標準普爾將波音公司信用評級從從“A-”下調兩級,至“BBB”,最低評級為“BBB-”,波音距離垃圾評級僅一步之遙,美國財長姆努欽17日告誡說,新冠病毒大流行對航空業的破壞可能比“9·11”事件的影響更大,市場也在擔憂波音這家百年巨頭會否因一場疫情徹底隕落。

越搶救越發令市場害怕。

特朗普表示,考慮向波音提供援助。基本面上,標普預計波音2020年自由現金流將為負110億至負120億美元;二級市場表現來看,波音從去年的歷史最高價435美元,一年時間裡跌幅接近80%,最新收盤價124美元,市值不足699億美元…

和當年的“too big to fail”的系統重要金融機構一樣,波音之於美國,同樣重要。

業內稱,波音不僅僅是一家商用飛機制造公司,它更是美國國防部最大承包商,同時是NASA長期合作伙伴,在美國擁有超過10萬名員工,產業鏈上包括17000家供應商,影響力絲毫不亞於當年的雷曼兄弟。

華爾街重現1914?

目前,A股做出“避風港”判斷也是基於全球不會演變成金融危機而假設的。

但短期來看,由於股市共振愈演愈烈,幾乎全球投資權益的產品都在整體性地降低倉位,從而A股也會被賣出。

天風證券提示,幾乎沒有出現過,由於美股暴跌,全球資金賣出美股、買入A股的情況,因此對於A股未來走勢或仍需謹慎。

而目前可以注意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股市加入了管控行列。菲律賓證券交易所16日晚公告,為確保貿易商和員工的安全,將於3月17日起無限期暫停交易。泰國證交所主席3月13日稱臨時調整賣空規則,對賣空交易實行報升規則,措施將持續至6月底。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早在3月10日發表聲明稱,禁止做空“過熱”股票,為期10天。13日又宣佈,從16日,將臨時禁止股票賣空交易6個月。

歐洲方面同時在穩定市場信心。法國、西班牙、英國、比利時等也均加入禁止做空行列,試圖保護股市免受新冠引發的波動。

2020年美股的暴跌讓人們想起了1929年和1987年。筆者想起了1914年,美國第46任財長為了避免金融市場和美國經濟動盪,關閉紐交所4個月。

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風險責任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