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報觀察|臨沂微型商戶的“春暖”突圍行動

受疫情影響,臨沂市餐飲、旅遊、娛樂等行業都曾摁下“暫停鍵”。現在,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好轉,各類商鋪陸續開門。這些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微型商戶經營情況如何,能否在這個春天實現“突圍”?近日,記者進行了相關調查。

千方百計尋求“突圍”

“2月,大家都沒開業。少做了1個月的生意,不過每月1920元的固定攤位費還得交。”在北城新區武漢路一家農貿市場裡,孫記水果批發店店長孫先生告訴記者,現在農貿市場只開了一個門,週三、週六人流量大,平時人很少。市場裡,水果攤位只開業了七八家,很多外地商戶還沒回來。“我情況還可以,年前所有水果存貨已經銷售完,基本沒啥損失。”

為了減輕疫情影響,孫先生積極擴大銷售渠道,主動組建微信群,讓老客戶實現網上訂購,同時開通了送貨上門服務。“都是為了多賣一些。”孫先生靠著網上銷售,小店人氣慢慢回升。據瞭解,孫記水果批發店網上生意已經佔了1/3,全部生意恢復到了以往的1/3。“希望儘快恢復生產,務工人員多了,人流量也會上升,生意就會好轉。”孫先生說

理髮店等各類商鋪的生意也在慢慢回暖。“雖然損失了一個月的收入,但還能挺住。”北城新區焦點美業理髮店店長說。

餐飲、旅遊等面臨較大壓力

“這兩天剛開業,比往年晚了1個多月。年前準備的很多食材扔掉了。現在每天營業額也就幾百塊錢,連房租都掙不出來。”3月14日中午時分,在北城新區康橋郡小區的沿街商鋪煨知緣黃燜雞米飯店內,記者看到本應忙碌的飯點卻見不到幾個顧客,店長楊先生一臉愁容。他告訴記者,正與房東協商推遲交房租。“餐飲店壓力很大,我瞭解到北城很多餐飲店正在轉租。五六月能恢復正常嗎?現在也開通了外賣,全力維持著生意。”

不僅是餐飲業,旅遊業也深陷“寒冬”。疫情一發生,位於泰盛廣場的攜程旅遊門店訂單全部取消,損失了數十萬元。為應對復工之後可能出現的外出旅遊人員井噴式增長,劉店長表示現在就要開始籌備起來,努力以最好的狀態迎接客戶。

生活超市生意火爆

“疫情前期,我們就按照要求做好了店內消毒以及顧客測溫。因為大家都宅在家裡,生意比往常更紅火了,很多新鮮蔬菜、水果都是一上架就被搶光了。”位於北城新區金河社區沿街的多果超市店主趙桂強說,為了減少接觸,多果超市開通了送貨上門服務,通過線上發佈商品照片視頻、顧客網上訂購、線下送貨上門的流程,滿足了顧客要求,也增加了店鋪銷售額。“就是缺人手,全家齊上陣也忙不過來。”趙桂強說。

沿街生活超市生意火爆,小區內的便民超市更是紅火。“店裡增加了很多貨品,比如蛋撻皮、雞柳,儘量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生意額也好了兩三倍。”位於北城新區柳青苑社區的瑞翔購物超市店主說。

疫情下的便民商鋪要麼轉租止損,要麼堅守陣地、積極創新,都在探索新的銷售和商業模式。相信,春天裡的便民商鋪必將跨越疫情“寒冬”,迎來複蘇後的蓬勃發展。

臨報融媒記者 張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