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熱”消退“限薪令熱”漸起,是“天價片酬”演員最後的狂歡


“疫情熱”消退“限薪令熱”漸起,是“天價片酬”演員最後的狂歡

這次疫情結束後,希望國家給年青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把高薪留給德才兼備的科研、軍事人員,適當管控娛樂圈某些明星動輒上萬的片酬!只有少年強則國強,為祖國未來發展培養自己的棟樑之才。”


這段話是李蘭娟院士所說,我想也也是千千萬萬的中國人的心聲。


如果不是疫情的突發,我想得到關注最多的仍舊是那些頂級流量明星的各類花邊新聞吧;

如果不是疫情的突發,我想曝光最多的行業仍舊是娛樂圈。


幸好,這一切都會有所改變。


隨著“限薪令”的出臺,明星“天價薪酬”得到一定的抑制,但我相信,不少人希望能出臺更為嚴厲的“限薪令”,急切期望明星“高片酬”能像這次疫情一樣,得到徹底的抑制。

“疫情熱”消退“限薪令熱”漸起,是“天價片酬”演員最後的狂歡

廣電總局為了降低明星的天價片酬,曾出臺規定:單個演員的單集片酬(含稅收)不得超過100萬元,總片酬(含稅收)不得超過5000萬元,綜藝節目藝術家的總工資不得超過80萬。


“限薪令”一出,當然會有“幾家歡喜幾家愁”,歡喜的是普通人,愁的是那些流量明星。


娛樂圈從來都是“百家爭名”,這塊“聚寶盆”之地,不少人都想削尖腦袋擠進去,企圖一舉成名,實現財富自由,走上人生巔峰。

“疫情熱”消退“限薪令熱”漸起,是“天價片酬”演員最後的狂歡


但正是這種蜂擁而至的人群,卻大多數是濫竽充數,要演技沒演技,要摳圖技術沒摳圖技術(詳情請搜索某楊姓明星),正是在這種“魚龍混雜”的狀態下,電影質量參差不齊,那些“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投資一千萬,演員八百萬片酬)”的騷操作,更是層出不窮。


那些娛樂圈大佬們,依仗手中的資源,大肆進行“造星運動”,原本齒於露面的“歪瓜裂棗”們,也在一雙雙巧奪天工的“資本手”中,羽化而登仙,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女神。


小時候,長大後最想成為科學家、醫生、警察,而現在,在街頭上隨便拉十個小孩子問他們的夢想是什麼?答案必定是:網紅、明星,要是再繼續問原因,他們肯定回答:掙錢快。


WW問題,國家還在努力統一,沒想到“當明星、做網紅”早已做到了全國統一。


好在,“限薪令”出臺了,它為“中國電影”帶來了曙光,中國電影不再是“看臉的流水片”,明星片酬的降低,為影片質量帶來了質的跳躍。

“疫情熱”消退“限薪令熱”漸起,是“天價片酬”演員最後的狂歡


很多人說中國電影落後美國一大截,甚至遠不如“阿三”的寶萊塢。

的確如此,但有差距的並不是電影技術,差的是“演戲的態度”,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但那些拿著千萬薪酬的,交出的貨成色有幾分?


在美國的影視劇行業中,演員片酬佔總成本不足30%,而這個數據在國內則上升到70%,我想這個數據在全球找不出來第二個。


記得某星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從不看自己演的電影”,主持人問“是不是覺得自己被拍的不好看”,某星倒誠懇“那演技,我自己都沒法看”。

“疫情熱”消退“限薪令熱”漸起,是“天價片酬”演員最後的狂歡

當然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罷演。


不論在哪個行業,被降薪,自然會感到不滿,娛樂圈也不例外。


在“限薪令”出臺後,便有知名演員為表達心中不滿,而罷演。據說這位演員片酬高達8000萬,在自身利益被攪動了後,他拒絕被降薪,堪稱“明星罷演第一人”。


“疫情熱”消退“限薪令熱”漸起,是“天價片酬”演員最後的狂歡


而這位,被指是楊姓明星,我也看過不少他的影視作品,可以說其塑造的人物形象血性十足,但沒想到現實中,他也是硬漢子。


但顯然硬茬碰到更硬的了,不少網友送給他“八字誡”:愛演不演,不演滾蛋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古人聖賢都懂的理,千年後,竟然還有人不明就裡。

“疫情熱”消退“限薪令熱”漸起,是“天價片酬”演員最後的狂歡


如果明星自己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理所應當賺取遠超於常人的薪水,那麼離他“過氣期”不遠了。


而這次,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共同抗“疫”之下,竟然有不少拿著千萬薪酬的“天之驕子”去國外躲避,更令人心寒的是,當國內疫情得到控制時,又宛如沒事發生一般,大搖大擺地回國,這波操作,堪稱“犟”——又牛又強。

“疫情熱”消退“限薪令熱”漸起,是“天價片酬”演員最後的狂歡


疫情過後,誰才是真正的“民星”,我相信,各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疫情漸漸消退,最後,祝願白衣天使們平安歸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