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術》:六六,身為新加坡人,我的心還在中國

《心術》:六六,身為新加坡人,我的心還在中國

《心術》:六六,身為新加坡人,我的心還在中國


某些文藝工作者喪失了感知、提出問題的能力,因此充斥於大家眼球的不是王侯將相就是才子佳人,要不就是某某神劇,唯獨沒有現實。而最優秀的文藝大咖在搞《三槍》《非誠勿擾》和《梅蘭芳》。他們對現實視而不見,其實是對人民的疾苦視而不見。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關注現實的傳統難以為繼。這麼說有點絕對。有人或許會問,不是還有底層敘述嗎?可疑的底層敘述,就是忽左忽右的太極拳,永遠那麼軟綿綿的沒有力度,只能欣賞,有強身健體的功能,沒有攻擊對手的職責。總體來說,中國文學失去了情懷。


在八十年代就有“中國問題海外提”的說法,許多學術界的討論都是由海外輸入的。事實證明,旁觀者清,更重要的是旁觀者沒有利益關係,所以可以開誠佈公。新加坡籍的六六對現實的關注又一次驗證了這個理論。六六提出的問題很尖銳。乾脆說,就是社會的“主要矛盾”,誰都知道。

《心術》:六六,身為新加坡人,我的心還在中國


《心術》針對的是看病難,所謂“新三座大山”,已經佔據其二。六六的誠實此時變成了勇敢。《蝸居》電視劇播出的時候,在某衛視被中途叫停,顯然觸及了敏感區域,由此可以反證《蝸居》的力度。如此急迫和切身的問題,要由一個“外人”來提出,內中隱情,恐怕值得剖析。


六六是一個從網絡上崛起的草根作家,她知道“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想看什麼,這一點,與為“評論家”和諾獎寫作的作家有所不同。於是,六六把當代社會的醜惡面統統寫出來了。雖然現在已經不是歌頌和暴露大討論的時期,但是還是不能喪失掉主旋律的。網上的小說《雙面膠》有一個悽慘的結局,在被改編為電視劇的時候,結尾改動了,變得溫情脈脈,是對現實的妥協。

《心術》:六六,身為新加坡人,我的心還在中國


中國人的貧窮、人格萎縮是聯繫在一起的,倉廩實才知禮節。人窮了,是沒有骨氣的。到了《蝸居》,六六就明白了,前面該怎麼寫就就怎麼寫, 《心術》是六六的新書,醫生是一個不再那麼神聖的職業,實際上,當下中國很少有東西是神聖的,毒素侵入到了思想的肌理中,任何美好的東西都蕩然無存。非常可怕,非常絕望。

小說寫得非常順,也非常黑,讓人憋悶。幸虧有了一個比較大團團的結局,好、壞各有報應,這才能夠緩上一口氣。賴家父子的仁義和老大的女兒獲得腎臟是小說中最溫暖的結局,也是所有人的希望。我希望那些不遵守規則的人的受罰,這樣他們才知道有所敬畏。但是,我真的沒有看到。

我非常讚賞小說裡面主任的關於英雄的一段話,大意是:醫生很苦,很多有能力的人都脫離開了醫療這一行,我為他們而遺憾,但是更珍惜留下來的人,因為他們是真正熱愛這一行的,是有信仰的金子和英雄。讀到這裡我掩卷細思了很久。文學不能喪失這點希望。


《心術》:六六,身為新加坡人,我的心還在中國


恰恰是這點希望,讓《心術》有了新的超越。應該說,在現代主義作家的努力下,世界相對於每個人都已經成為黑暗的地獄。光明和溫暖不僅是幼稚的,甚至是一種欺騙。六六呼喚一種新的秩序,在此可以重新建立某種已經久違的理想,尤其是在當前中國。我不知道六六這樣想是不是因為她不是我們中國人。有保留、有限度地感謝六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