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恐龍和一百個冰淇淋

今天是2019年5月4日,下午辦公室來了個小男生,比兒子大了兩歲,正在讀幼兒園大班。口齒清楚、思維清晰,人家絕對能很隨意的解決對我兒子來說難於上青天的,關於如何清楚地表達到底是“床”上還是“牆”上的世紀難題。小孩子正在看一本漢語拼音的練習冊,我很奇怪,你兒子不是還在讀大班嗎?同事說那是補習班的作業。

晚飯後逛街,湊巧溜達到小學。我說我小時候就在這裡上學,你長大一點也會在這裡讀小學……

兒子突然插嘴,然後呢?

然後就是讀中學

再然後呢

再然後是大學

再再然後呢

那你就可以工作掙錢了,到那個時候你想幹什麼呢?

按照小學老師教的修辭手法來描寫,當時的環境是這樣的:學校的小河邊,被一些微風撩動枝條的柳樹旁,傍晚金色的夕陽像瀑布一樣傾瀉在父子兩人的身上…………

在這樣很有意境的時刻,一箇中年老父跟一個學齡前兒子談論他的人生理想,我很忐忑地等著兒子回答我長大後想幹什麼,瞬間我的腦海中閃過了無數個可能,也許他會說,我要當宇航員,我要當解放軍,我要做老師。

兒子想了下,邊比劃邊跟我說,我要買個大——恐龍,然後買一百個冰淇淋,一下子全吃掉。

我總算鬆了一口氣。

還好還好,不當超級英雄去拯救地球就行。

每次談起孩子,我辦公室裡幾個年輕的媽媽總是抱怨輔導孩子學習時,不寫作業就是母慈子孝,一寫作業就是雞飛狗跳,然後話鋒一轉,用略帶同情、略帶戲謔、我甚至覺得又有點幸災樂禍的口吻跟我說,還兩年,你家的也快了。

每到這時候,我腦海裡總會響起一個女高音在歇斯底里:說!你說!到底是什麼關係?你給我說清楚!到底是什麼關係?……我再說一遍,是互為奇偶數的關係!!!

朋友圈上的心靈砒霜一次一次的給我們洗腦,你不逼一下孩子,你永遠不會知道孩子到底有多優秀;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於是我們開始覺得應該追逐幻想的目標,開始給孩子訂製他們的童年、少年,以期讓他們可以不停地搶跑。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世界上真的有天賦這種東西,有的人不識譜,仍舊可以做歌唱家,有些人不用專業的學習,就能畫出漂亮的油畫,有的人上課就睡覺,考試仍舊第一名。而學校提供的這條路,有的孩子天生就擅長,有的則並不是。

我跟辦公室的同事也討論過這個問題,她們回答我最多的就是,別人也報各種補習班,否則你孩子學習根本跟不上,我們也很無奈。

我當然知道這是事實,中國社會中,階級正在逐漸固化,寒門難再出貴子,但除卻出生就在終點一部分人來說,通過高考來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仍舊是相對最公平的一場全民博弈。就像段子裡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晃著手中一把賓利的車鑰匙,戲謅道,這東西出生能有也就有了,要是沒有,這輩子基本上也就沒有了。

一直以來,我們總是在逼著孩子努力還是給孩子更多的成長空間之間反覆糾結,我們很難接受我們將來的孩子會是一個普通人,但對於絕大多數家庭來說,這就是現實。

記得在兒子兩歲的時候,給他寫的信中說,我希望你能努力學習,將來可以有選擇生活的能力;希望你眼中有光,活成你想要的模樣。其實這些應該都是我未能完成的夢想,與那些每次輔導作業前都要默唸“親生的,親生的”然後深呼吸的父母一樣自私。

其實不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我的孩子就是最獨特的存在,他不用在人前表演唐詩三百首,不用穿著道服把腳板踢過頭頂,也不用表演英文詩朗誦,更不需要在文藝匯演中用稚嫩的小手在冰冷的琴鍵上十指翻飛。只要健康,沒有違背自己的心意,你可以是一個只在路邊鼓掌的孩子。

最後又回到那個美好的場景中,夕陽下,小河邊,父與子對於兒子人生理想的談話,我也在想,當你一邊抱著那——麼大一個大恐龍,然後一次吃下一百個冰淇淋的人生理想實現的時候,我又在幹什麼呢?

老王說,她女兒又飛去馬代度假了,天天滿世界旅遊,下次估計得去南極

老趙說,他兒子高級金領,大中華區總經理,整天開會。

老李說,孩子定居美國,一直催著他也移民過去。

老劉說,兒子給他準備的房子太大,保姆做的飯菜也不好吃,還是小飯店裡花生米豆腐乾配黃酒最合他心意。

我說,今天週日,兒子媳婦在家準備好晚飯了,再不回家又得催,你們先聊著。

我會牽著你的手,陪你長大。

當你能牽著我的手時,伴我老去吧。

2019.05.0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