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泰山還不如新泰林放,究竟是啥意思?

孔子說泰山還不如新泰林放,究竟是何意?

《論語》中記載著一段與孔子還與一個新泰放城人有關的故事,甚為經典且耐人尋味。

子曰:“嗚乎!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八佾·6章》)

這句話字面意思翻譯過來是:孔子說,哎呀,不是說過啊,泰山之神比不上林放啊!雖然現在對這句話的理解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有諸多的爭議。但是有一點毋庸置疑,孔子將泰山與林放放到一塊進行了比較。這足以反映林放在孔子心中的分量。是什麼力量讓“至聖先師,萬世師表”的孔老夫子對一個林放如此重視呢?那麼這個新泰人林放到底有什麼來頭呢?請跟隨我一起走進他的故事。

孔子說泰山還不如新泰林放,究竟是啥意思?

林放

林放,字子丘(邱),春秋時期魯國人。故里為今新泰市放城鎮。著名學者,潛心研究禮學,終身不仕。


相信大家都看過《封神演義》,其中有一段,比干剖心。這個比干就是林放的先祖,也是目前可考究的“林姓”始祖。終身不仕,隱居泰山之間,流觴曲水,樂樂其禮,行流飄逸。

一傳,林放為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之一。唐玄宗李隆基時,配享孔廟,封清河伯。宋真宗趙恆時追封長山侯。

近年來,也有諸多學者提出了很多質疑,質疑林放不是孔子弟子,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林放對“禮”的研究是在當時享譽河內的。

相傳,林放問禮。《論語》原文載:“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這句話用今天一句很時髦的話來延伸解讀就是八個字“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也是這句話的指引,更加堅定了林放的追求,在泰山之間他向上香香客宣揚禮學及孔子的觀點。以便於有了開頭那句,泰山不如林放乎?


延伸閱讀

01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無義戰爭令天下黎民流離失所。孔子及林放都是那個時期的人。其二者終身致力於“復禮”恢復禮樂制度,但是這只是個理想而已。

02

春秋時代還是幾個“大姓”的天下。姬、姜、姒、媯、嬴等是當時的主流姓氏,以“姬”姓為主。像現在常見的“趙錢孫李”幾乎那時只是萌芽階段。“林”也是如此。有資料可證明“民族英雄”林則徐與林放同組同源。

03

林放的故鄉新泰市放城鎮位於新泰市南部,與泗水、平邑交界。轄萬戶,三萬口。境內“小三峽”頗負盛名,因形似三峽而得名。相傳“逝者如斯夫”便是孔子在此處吟誦。


未經許可,嚴禁他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