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船”之鄉 人文鄭港(雨人

“書船”之鄉    人文鄭港(雨人/文)

油菜花簇擁的鄭港盤若庵

“書船”之鄉    人文鄭港(雨人/文)

織裡書船模型

在荻塘北岸,譚降、鄭港是有點名氣的文化古村落。民間都說“談港十八村”,我曾經無數次地穿越這個小村莊,卻分不清哪個才是真正的“譚降”村。

陽春三月,踏著曲曲彎彎的鄉村小路,來到譚降(又作談港)南兜,田野依然開闊,雲彩依然飄遊,溼漉漉的油菜花閃亮著我的眼睛。這塊數千平方米的土地,被文物部門鑑定為“談港遺址”,並予以保護。薄薄的泥土裡,曾挖出了商周時期的陶器及碎片,三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勞作、繁衍生息。而僅僅一條小河之隔的秧宅村,曾經也有這樣的陶碎片,我青少年時期,曾經參加生產隊掘土挖溝,常在田裡挖出有紋路的陶片,或乳白色,或深褐色。這塊圩田有個名字叫做“塔田”,還有民間傳說。父親告訴我,唐朝以前,有一座石塔在太湖南岸飛來飛去,飛累了就停在田野裡休息,飛走時留下了一些小碎石。石塔沒日沒夜飛來飛去的,影響了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後來飛到湖州城裡,被一位老和尚施展法術定住,又在石塔外建造了一座木塔,從此,石塔飛不動了,人們就稱它為飛英塔。石塔曾停留過的地方,後人稱其為“塔田”。


“書船”之鄉    人文鄭港(雨人/文)

鄭港盤若庵與打子橋

“書船”之鄉    人文鄭港(雨人/文)

鄭港白雲橋

“書船出烏程織裡及鄭港、談港諸村落......。舊家子弟好事者,往往以秘冊鏤刻流傳。於是織裡諸村民,以此網利,購書於船。南至錢塘,東抵松江,北達京口,走士大夫之門,出書目袖中,低昂其值,所至每於禮接之。”這是清代康熙朝鄭元慶編纂《湖錄》裡的記述。“織裡書船”與“書客”的名聲,曾經叩啟了明清兩朝文人騷客的心扉,影響了長江下游的多座城市,在中國印刷史上記上了淡淡的一筆。

近年來,外界文化人常常向我打聽的,一是凌濛初紀念館搞得怎樣了,再就是織裡的“書船”歷史,甚至有人提出要去鄭港、談港這個“書船之鄉”走走,

調查採訪知情的老人,深入挖掘“織裡書船”和“書客”的淵源。我對此也很留意,曾走訪調查了鄭港談港村的多位老人,他們中雖有人知道祖先曾搖著“書船”,穿越湖漾港汊,去南潯、震澤、雙林、烏鎮,甚至更遙遠的城市販賣圖書,但已講不清書船的樣子,也不知道販賣的是哪些圖書。《湖錄》是清康熙年間的方誌記述,於鄉民來說真的太久遠了。“吾湖書客各乘舟,一棹煙波販圖史”,明清時代的書船是怎樣的一幅詩意的歷史圖景,隨著村民一代代老去,我們只能永久地遨遊於想像的空間中了。

“書船”之鄉    人文鄭港(雨人/文)

東霅橋,原在談港。1981年攝,橋已拆除

“書船”之鄉    人文鄭港(雨人/文)

重建東霅橋橋額石

古石橋是水鄉的精粹,姿態各異的橋樑蘊涵古村落的人文歷史。鄭港村域內至今還完好地保存著多座古橋。白雲橋是三孔石樑橋,橋名富有詩情畫意,與不遠處的青山橋(民間稱觀音橋,已拆除)相對呼應。東西走向的打子橋(清同治《湖州府志》記為“打紙橋”),民間流傳一個“浪子回頭”的傳說,其北側的“約束塘橋”則是這個傳說的佐證。甄家木橋等老橋孤零的身影,仍靜靜躺臥守望著村莊。特別感到遺憾的,那座小型精緻的東霅橋(石拱橋)已消失多年,真搞不清當年為何非要拆除不可?慶幸的我曾在1982年為此橋拍攝了一張黑白照片,留住了人們的一個念想。拍攝時間應是春天,橋上幾位婦女歡愉地扛著蠶匾,許是為飼養春蠶作準備呢。


“書船”之鄉    人文鄭港(雨人/文)

鄭港打子橋

“書船”之鄉    人文鄭港(雨人/文)

鄭港約束橋

鄭港村位於湖織大道新車站以北,緊傍織里老街。民風淳樸,村民敬畏天地,大多有宗教信仰。談港青山橋西堍的觀音堂,是我印象中第一座有記憶的寺廟。記得我六七歲時,隨祖母去觀音堂燒香,祖母生於清光緒年,裹一雙三寸小腳,提一隻放置唸佛用品的特製罩籃,走路“登登登”的甚是飛快。觀音堂裡全是附近村莊的老太太,她們穿著黑色的外衣,虔誠地端坐於蒲團上,手捏佛珠,口唸“阿彌陀佛”,“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觀音堂似乎不大,除了大殿外,還有二三較低矮的僧寮。正殿中的觀音像倒很高大,泥塑金身,慈祥莊嚴。中飯為素齋,那天的油豆腐燒得真好吃,至今尚有回味。後來的“大躍進”年代,觀音堂連同青山橋被拆掉,材料運走建造機埠了。談港自然村的土地廟建於清代,土地神是百姓心中的護村神靈。幾十年來,土地廟曾被改為小學,又被作為生產隊的倉庫,但宗教政策一寬鬆,信眾很快籌集善款,在原址建造了莊嚴的佛殿。而位於約束橋北堍的古佛禪寺,幾位鄉紳發起,籌資百萬,圓了佛家子弟的心願。

“書船”之鄉    人文鄭港(雨人/文)

譚降民居的漂亮梁枋


“書船”之鄉    人文鄭港(雨人/文)

譚降人家的老式傢俱

老人是古村落的一部辭典。曾經當過村書記的邵定良先生,為筆者撰寫此文提供了諸多歷史資料,雖是耄耋年歲,邵先生的記憶力讓我欽佩有加。

邵先生說,鄭港談港是兩個村合併的行政村,人民公社時期曾稱為新聯生產大隊。歷史上村裡沒有出過特別知名的人物,民間傳聞朱家宅自然村的鄭氏家族,明清時期有人當過官,與村子附近的打子橋有關係,鄭氏遺蹟有旗杆石,花園潭、小姐墳,但已無人能真正講得清來龍去脈。吳氏是村中大戶,大廳內有堂匾,族人吳秀峰在民國時期曾當過織裡鎮鎮長,為人低調隨和,辦事似乎無主心骨,老百姓中有“吳秀峰當鎮長,幹岸上人做主”的說法,因此,吳在解放後政治上沒有受到任何懲罰。

邵先生提供的資料可以寫入《織裡鎮志》的,有兩個內容。其一是1951年在鄭港村辦起了織裡鄉的第一座蠶繭收購站(繭站),地址在白雲橋北側的吳家裡,冠名“開泰繭站”,秦仲明、莫水林為創辦人,繭站性質屬國家所有。附近數十個村子的農民都把蠶繭運來出售,繭子烘乾後再運往湖州的絲廠繅絲。白雲橋的橋孔較小,湖州運繭的船很大,只能停靠在白雲橋的南堍,由搬運工勞作。“開泰繭站”因面積小,二年後停止運作。1953年,又在傅家兜開辦了“談港繭站”,站址是村裡唯一評為地主成份被人民政府沒收的傅氏老宅。房屋很大,四開間四進深,中有兩個大天井,建起烘房烘繭大灶,收購老織裡鄉農民的所有蠶繭,收繭旺季人們肩挑船運,熱鬧如市。“談港繭站”開設到1956年,織里老街繭站建成後才停辦。傅先生屬於開明地主一類,民間的說法是他年輕時,在上海大資本家當賬房,意外得到一筆財富,之後就在滬經營商業,回鄉購置了田產。解放後在老家安度晚年,他為人和善,與村民相處融洽,1950年代在家鄉善終。

“書船”之鄉    人文鄭港(雨人/文)

1959年建造的鄭港機埠

其二是1959年建造的鄭港機埠,應是織裡最早建造的農村機埠。當時鄭港村屬於太湖人民公社織裡管理區,那是全國“大躍進”年代,“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全民大鍊鋼鐵,農村大辦公共食堂。鄭港機埠的材料來自各鄉村,那時公社有權力平調資金和物資,古廟、老宅、石牌坊都被無償拆來,鄭港機埠建造後,築通了多條長長的水渠,灌溉了談港、聯漾、永豐(凌家匯)、中心(秧宅)等大隊4000餘畝農田。鄭港機埠為織里老街居民供電照明,本村也是織裡公社最早安裝電燈的農村大隊。不久,在織裡糧管所領導的支持下,鄭港機埠購買全區唯一的礱穀機,解決了鎮上居民商品糧供應、附近農村的糧食、飼料加工,礱穀機收益良好,本村農民享受了照明電費、合作醫療費免交的優待,感受了集體經濟的優越性。

“書船”之鄉    人文鄭港(雨人/文)

盤若庵前的稻田,豐收在望

鄭港村歷史上是傳統的農耕村落。水稻種植,育桑養蠶是村民的主要產業。在漫長的農村集體化年代裡,鄭港村民在數量有限的自留地上,憑著勤勞智慧,摸索出一套種植、醃製香大頭菜的經驗。作為用餐佐菜,鄭港的香大頭菜色香味俱佳,深受市民歡迎。作為一項特色產業,好友潘先生告訴筆者,當年他也種植香大頭菜,先要精選品種,澆水施肥,鋤草除蟲,每個環節都要勤於管理。村上農戶一般收穫上千斤乃至更多,先削去根末,洗淨晾乾,切片,加食鹽醃製上甏,隔一定時日後上市銷售,村民可以增加一筆可觀的副業收入。

作為古老的歷史文化村落,“書船之鄉”與“書客”的歷史,有待於專家學者進一步深入挖掘。而先民留下的智慧和人文精神,將在鄭港村世代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