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船”之乡 人文郑港(雨人

“书船”之乡    人文郑港(雨人/文)

油菜花簇拥的郑港盘若庵

“书船”之乡    人文郑港(雨人/文)

织里书船模型

在荻塘北岸,谭降、郑港是有点名气的文化古村落。民间都说“谈港十八村”,我曾经无数次地穿越这个小村庄,却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谭降”村。

阳春三月,踏着曲曲弯弯的乡村小路,来到谭降(又作谈港)南兜,田野依然开阔,云彩依然飘游,湿漉漉的油菜花闪亮着我的眼睛。这块数千平方米的土地,被文物部门鉴定为“谈港遗址”,并予以保护。薄薄的泥土里,曾挖出了商周时期的陶器及碎片,三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劳作、繁衍生息。而仅仅一条小河之隔的秧宅村,曾经也有这样的陶碎片,我青少年时期,曾经参加生产队掘土挖沟,常在田里挖出有纹路的陶片,或乳白色,或深褐色。这块圩田有个名字叫做“塔田”,还有民间传说。父亲告诉我,唐朝以前,有一座石塔在太湖南岸飞来飞去,飞累了就停在田野里休息,飞走时留下了一些小碎石。石塔没日没夜飞来飞去的,影响了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后来飞到湖州城里,被一位老和尚施展法术定住,又在石塔外建造了一座木塔,从此,石塔飞不动了,人们就称它为飞英塔。石塔曾停留过的地方,后人称其为“塔田”。


“书船”之乡    人文郑港(雨人/文)

郑港盘若庵与打子桥

“书船”之乡    人文郑港(雨人/文)

郑港白云桥

“书船出乌程织里及郑港、谈港诸村落......。旧家子弟好事者,往往以秘册镂刻流传。于是织里诸村民,以此网利,购书于船。南至钱塘,东抵松江,北达京口,走士大夫之门,出书目袖中,低昂其值,所至每于礼接之。”这是清代康熙朝郑元庆编纂《湖录》里的记述。“织里书船”与“书客”的名声,曾经叩启了明清两朝文人骚客的心扉,影响了长江下游的多座城市,在中国印刷史上记上了淡淡的一笔。

近年来,外界文化人常常向我打听的,一是凌濛初纪念馆搞得怎样了,再就是织里的“书船”历史,甚至有人提出要去郑港、谈港这个“书船之乡”走走,

调查采访知情的老人,深入挖掘“织里书船”和“书客”的渊源。我对此也很留意,曾走访调查了郑港谈港村的多位老人,他们中虽有人知道祖先曾摇着“书船”,穿越湖漾港汊,去南浔、震泽、双林、乌镇,甚至更遥远的城市贩卖图书,但已讲不清书船的样子,也不知道贩卖的是哪些图书。《湖录》是清康熙年间的方志记述,于乡民来说真的太久远了。“吾湖书客各乘舟,一棹烟波贩图史”,明清时代的书船是怎样的一幅诗意的历史图景,随着村民一代代老去,我们只能永久地遨游于想像的空间中了。

“书船”之乡    人文郑港(雨人/文)

东霅桥,原在谈港。1981年摄,桥已拆除

“书船”之乡    人文郑港(雨人/文)

重建东霅桥桥额石

古石桥是水乡的精粹,姿态各异的桥梁蕴涵古村落的人文历史。郑港村域内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多座古桥。白云桥是三孔石梁桥,桥名富有诗情画意,与不远处的青山桥(民间称观音桥,已拆除)相对呼应。东西走向的打子桥(清同治《湖州府志》记为“打纸桥”),民间流传一个“浪子回头”的传说,其北侧的“约束塘桥”则是这个传说的佐证。甄家木桥等老桥孤零的身影,仍静静躺卧守望着村庄。特别感到遗憾的,那座小型精致的东霅桥(石拱桥)已消失多年,真搞不清当年为何非要拆除不可?庆幸的我曾在1982年为此桥拍摄了一张黑白照片,留住了人们的一个念想。拍摄时间应是春天,桥上几位妇女欢愉地扛着蚕匾,许是为饲养春蚕作准备呢。


“书船”之乡    人文郑港(雨人/文)

郑港打子桥

“书船”之乡    人文郑港(雨人/文)

郑港约束桥

郑港村位于湖织大道新车站以北,紧傍织里老街。民风淳朴,村民敬畏天地,大多有宗教信仰。谈港青山桥西堍的观音堂,是我印象中第一座有记忆的寺庙。记得我六七岁时,随祖母去观音堂烧香,祖母生于清光绪年,裹一双三寸小脚,提一只放置念佛用品的特制罩篮,走路“登登登”的甚是飞快。观音堂里全是附近村庄的老太太,她们穿着黑色的外衣,虔诚地端坐于蒲团上,手捏佛珠,口念“阿弥陀佛”,“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观音堂似乎不大,除了大殿外,还有二三较低矮的僧寮。正殿中的观音像倒很高大,泥塑金身,慈祥庄严。中饭为素斋,那天的油豆腐烧得真好吃,至今尚有回味。后来的“大跃进”年代,观音堂连同青山桥被拆掉,材料运走建造机埠了。谈港自然村的土地庙建于清代,土地神是百姓心中的护村神灵。几十年来,土地庙曾被改为小学,又被作为生产队的仓库,但宗教政策一宽松,信众很快筹集善款,在原址建造了庄严的佛殿。而位于约束桥北堍的古佛禅寺,几位乡绅发起,筹资百万,圆了佛家子弟的心愿。

“书船”之乡    人文郑港(雨人/文)

谭降民居的漂亮梁枋


“书船”之乡    人文郑港(雨人/文)

谭降人家的老式家具

老人是古村落的一部辞典。曾经当过村书记的邵定良先生,为笔者撰写此文提供了诸多历史资料,虽是耄耋年岁,邵先生的记忆力让我钦佩有加。

邵先生说,郑港谈港是两个村合并的行政村,人民公社时期曾称为新联生产大队。历史上村里没有出过特别知名的人物,民间传闻朱家宅自然村的郑氏家族,明清时期有人当过官,与村子附近的打子桥有关系,郑氏遗迹有旗杆石,花园潭、小姐坟,但已无人能真正讲得清来龙去脉。吴氏是村中大户,大厅内有堂匾,族人吴秀峰在民国时期曾当过织里镇镇长,为人低调随和,办事似乎无主心骨,老百姓中有“吴秀峰当镇长,干岸上人做主”的说法,因此,吴在解放后政治上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邵先生提供的资料可以写入《织里镇志》的,有两个内容。其一是1951年在郑港村办起了织里乡的第一座蚕茧收购站(茧站),地址在白云桥北侧的吴家里,冠名“开泰茧站”,秦仲明、莫水林为创办人,茧站性质属国家所有。附近数十个村子的农民都把蚕茧运来出售,茧子烘干后再运往湖州的丝厂缫丝。白云桥的桥孔较小,湖州运茧的船很大,只能停靠在白云桥的南堍,由搬运工劳作。“开泰茧站”因面积小,二年后停止运作。1953年,又在傅家兜开办了“谈港茧站”,站址是村里唯一评为地主成份被人民政府没收的傅氏老宅。房屋很大,四开间四进深,中有两个大天井,建起烘房烘茧大灶,收购老织里乡农民的所有蚕茧,收茧旺季人们肩挑船运,热闹如市。“谈港茧站”开设到1956年,织里老街茧站建成后才停办。傅先生属于开明地主一类,民间的说法是他年轻时,在上海大资本家当账房,意外得到一笔财富,之后就在沪经营商业,回乡购置了田产。解放后在老家安度晚年,他为人和善,与村民相处融洽,1950年代在家乡善终。

“书船”之乡    人文郑港(雨人/文)

1959年建造的郑港机埠

其二是1959年建造的郑港机埠,应是织里最早建造的农村机埠。当时郑港村属于太湖人民公社织里管理区,那是全国“大跃进”年代,“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全民大炼钢铁,农村大办公共食堂。郑港机埠的材料来自各乡村,那时公社有权力平调资金和物资,古庙、老宅、石牌坊都被无偿拆来,郑港机埠建造后,筑通了多条长长的水渠,灌溉了谈港、联漾、永丰(凌家汇)、中心(秧宅)等大队4000余亩农田。郑港机埠为织里老街居民供电照明,本村也是织里公社最早安装电灯的农村大队。不久,在织里粮管所领导的支持下,郑港机埠购买全区唯一的砻谷机,解决了镇上居民商品粮供应、附近农村的粮食、饲料加工,砻谷机收益良好,本村农民享受了照明电费、合作医疗费免交的优待,感受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

“书船”之乡    人文郑港(雨人/文)

盘若庵前的稻田,丰收在望

郑港村历史上是传统的农耕村落。水稻种植,育桑养蚕是村民的主要产业。在漫长的农村集体化年代里,郑港村民在数量有限的自留地上,凭着勤劳智慧,摸索出一套种植、腌制香大头菜的经验。作为用餐佐菜,郑港的香大头菜色香味俱佳,深受市民欢迎。作为一项特色产业,好友潘先生告诉笔者,当年他也种植香大头菜,先要精选品种,浇水施肥,锄草除虫,每个环节都要勤于管理。村上农户一般收获上千斤乃至更多,先削去根末,洗净晾干,切片,加食盐腌制上甏,隔一定时日后上市销售,村民可以增加一笔可观的副业收入。

作为古老的历史文化村落,“书船之乡”与“书客”的历史,有待于专家学者进一步深入挖掘。而先民留下的智慧和人文精神,将在郑港村世代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