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統一了天下是否說明只有司馬炎才能遠勝於曹操?

沈靜軒


我的觀點是司馬炎的才能是要遠遠低於曹操的,司馬家族只有司馬懿才可與曹操相提並論

首先我們來看司馬炎是什麼人:司馬懿之孫、司馬師之侄、司馬昭嫡長子。鹹熙二年(265年)襲父爵晉王,數月後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給自己,國號為晉。建國後,他採取一系列經濟措施以發展生產, 使西晉短暫的出現了一片繁榮景象,史稱"太康之治"。不過後期荒淫無度,奢侈腐化。直接為後面的八王之亂埋下伏筆。

那麼介紹完了司馬炎,我為什麼會認為才能遠遠低於曹操呢?我們從立國基礎、謀略眼光、對後面的影響幾方面來分析。

一、晉朝的建立是司馬家族幾代人的努力

司馬懿從曹操時代就在曹營一直蟄伏謀劃,甚至是到了司馬師、司馬昭在曹魏朝堂內外專政之時也有司馬懿在背後指導,謀劃高平陵之變後,可以說曹魏已經徹底的掌控在司馬家族手裡面,司馬炎稱帝只是水到渠成的結果,換一個人司馬一、司馬二也依舊可以稱帝。

二、分分合合,歷史發展的必然

東漢末年到三國亂世已經持續了很久,歷史的發展就是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歷史發展到了司馬炎這裡必然是該統一的,只是這個統一的主角剛好是司馬炎。

三、謀略眼光要差曹操十萬八千里

我們不說別的我們就拿兩件事來舉例:

首先在立國後的國策制度方面,復古走分封制,分同姓王這一點一直被詬病,為了對抗當時比較強勢的士族力量,司馬炎的這一舉動,不僅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效果,甚至是直接導致後面的八王之亂以及更久的五胡亂華的產生。

其次在稱帝后期的舉動,以及在繼承人的選擇上眼光極差,別的不說後期的荒淫無度,奢侈成風,這一點上就不如已經比不上曹操,而且在繼承人選擇上,造成賈南風乾政,導致八王之亂的發生。

經過以上分析,結論很明顯,司馬炎才能是遠遠不及曹操的


舊人何時歸


我的看法是,司馬炎統一天下絕不能說明他的才能勝過曹操。

一、司馬炎是站在祖、父肩膀上取得如此成就的

在司馬炎代魏自立及統一天下之前,司馬家族已經付出了幾代人的努力。

從司馬懿開始,到司馬師、司馬昭,他們都操控曹魏大權,到司馬炎時期,篡位自立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這是屬於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而曹操是屬於第一代創業者,從一個普通人到統一北方,掃滅群雄,稱孤道寡,那絕對是屬於漢末人傑中的人傑。

二、就才能而言,曹操是文武全才

曹操首先是個一流的軍事家,常年征戰,軍事才華無比亮眼。

“太祖自統御海內,芟夷群醜,其行軍用師,大較依孫、吳之法,而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如神。自作兵書十萬餘言,諸將征伐,皆以新書從事。”

這個不需要太多證明。

其文才,那也是一流的,三曹和“建安七子”便是當時文壇的代表人物。

“文武並施,御軍三十餘年,手不捨書,晝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絃,皆成樂章。”

曹操之才,罕有人可以比擬的。

三、在治國方面,司馬炎差太多

司馬炎的統一天下,更多的是三國格局崩潰形成的自然態勢,與他個人能力關係不大。

前期的司馬炎,在《晉書》中給與了高度評價,“明達善謀,能斷大事,故得撫寧萬國,綏靜四方”,這個我們得承認。

但是統一天下後的司馬炎完全變了一個人,如同一個暴發戶一樣控制不住私慾了。

“平吳之後,天下乂安,遂怠於政術,耽於遊宴,寵愛後黨,親貴當權,舊臣不得專任,彝章紊廢,請謁行矣。”

把國家搞的烏煙瘴氣。

還有更糟糕的宗室問題和是繼承人問題。

而曹操手下人才濟濟,名將名臣輩出,這些人群策群力,使得曹魏陣營是三國中最強的。

曹操“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連司馬懿這樣的人物在他面前都黯淡無光,司馬炎就差的更多了。


微史春秋


司馬炎統一天下並不能說明他的才能比曹操強,相反他的才能遠遜於曹操

司馬炎能夠統一天下,建立晉朝,是靠司馬懿、司馬師和他的父親司馬昭打下的基礎,或者說篡奪曹魏的基礎,他只是坐享其成罷了,換成一個稍有作為的君主依然能夠一統天下。之後的種種作為也說明了司馬炎並不是什麼開明的君主,荒淫無道,把皇位傳給傻兒子,造成八王之亂,最後導致五胡亂華,給華夏文明幾乎造成毀滅性打擊,要說他能力比曹操強,估計劉禪第一個跳出來說不服。

反觀曹操,在亂世中崛起,挾天子以令諸侯,南征北戰,在政治、軍事、詩歌領域中均有很大建樹,雄才大略,司馬炎和曹操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


海洋望星空


這個推論站不住腳,按照你的邏輯,豈不是說曹丕、司馬炎的才能都要勝過曹操?司馬炎之所以能夠結束三國亂世,實現西晉王朝大一統局面,與很多因素有關:

01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的鋪墊

司馬炎能夠稱帝建立西晉,並且最後平滅東吳,與“三馬”有著很重要的關係。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讓司馬氏得以掌控曹魏朝政大權;司馬師平定淮南等叛亂,並廢曹芳立曹髦,進一步加強司馬氏權勢;司馬昭更是殺魏帝曹髦,覆滅西南蜀漢政權。

這三人的鋪墊,讓司馬炎繼位之後,在這種基礎之上,最終覆滅了東吳政權,實現了天下統一。可以說,並非司馬炎才能多麼優秀,而是前有前人“三馬”的鋪墊,並非司馬炎要強於亂世中的曹操。

02

三國鼎立局面的結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從三國鼎立局面發展的過程來看,最終北方政權的不斷壯大,最終實現統一的趨勢顯而易見。

東吳自孫權死後,國內功臣喪盡,國主孫皓又昏庸無能,早就無法再現孫權對曹魏的對峙局面;而蜀漢內部也一團糟,雖有姜維率軍多次北伐,但北方優勢局面早就難以改變。

而隨著司馬氏在曹魏朝中權勢漸隆,終於發動了平滅蜀漢的戰爭,之後擁有了巴蜀長江上游之便,對於下游東吳的戰略優勢更加明顯。

等到司馬炎繼位之後,擁有除了東吳之外的地域優勢,覆滅東吳早就是大勢所趨。而相比曹操來說,司馬炎能夠實現天下統一的優勢更大,這並非出於其才能比曹操更佳導致的結局。

03

結合司馬炎執政策略來看,才能的確不如曹操

曹操起於亂世,戎馬一生,創立了曹魏在北方的優勢局面,雖然未能稱帝也未能實現天下統一,甚至在對抗蜀漢、東吳的過程中,屢有失敗,但這並不能讓人忽略掉曹操的軍事和政治才能。

而反觀司馬炎,雖然開創了三國亂世之後的統一局面,並且在執政初期讓西晉出現了“太康之治”的繁榮景象,但在其在分封諸王等措施上,以及在執政後期的昏聵,都彰顯了其在政治等才能上的欠缺。

兩相比較之下,司馬炎雖然統一了天下,但並不能說明司馬炎才能遠高於曹操,直接對比兩人軍事、政治等才能,曹操要遠高於司馬炎。


總而言之,司馬炎之所以能夠統一天下,是在司馬懿、司馬師和司馬昭三人奠定基礎之下才完成的。司馬炎繼位之後,實現天下統一的趨勢已經十分明確,並非出於其才能才實現的。並且,直接對比兩人軍事、政治等才能,司馬炎遠不如曹操。


蘇小衿


歷史上的任何一次大一統都有合適的時機,當然與帝王的個人威望和能力是分不開的!曹操戎馬一生,也沒能統一天下!但長江以北基本統一!也是一代英主。司馬炎最終統一了三國,也不簡單。但是否就能說司馬炎比曹操能力強呢?我認為不能這樣說。曹操生逢亂世。群雄並立,軍閥混戰不止,他能殺出一條血路,唯賢是舉,最終讓北方廣大地區穩定,長達幾十年,也很不容易。至於曹操為什麼最終沒一統天下,因為他那個時候,對手太強大。孫權雖然年輕,但非常睿智!手下兵精將廣,謀士如雲!再加上江南富庶。不可圖!西蜀劉備,雖然基業較淺,但手下文有諸葛,武將勇猛!再加上劉備有皇叔之名,素有大志。所以亦不可圖!司馬炎的時候就不一樣了。先說西蜀,後主闇弱,群臣沒有主心骨,內鬥不止。武將和謀士更是乏人!姜維雖有智勇,但相比諸葛差的太遠,更別說和鄧艾比了。所以儘管東拼西殺,也沒有所為。再加上連年征戰,兵源凋敝,經濟更是非常差。東吳亦是這樣,皇帝孫浩殘暴不仁,群臣無大志者,武將也沒有陸遜周瑜之輩!而司馬氏則不然,剛得天下,主英臣雄。統一天下勢在必然。所以,由於大環境不同,曹操和司馬炎都是了點不起的英主!


衚衕理人


有時候,種果樹和摘果子完全是兩碼事。

曹操英明神武,建立了強大的曹魏政權,能力是槓槓滴,說他的才能在三國排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他的兒子曹丕,也不白給,能文能武,把曹魏之地治理的井井有條,也能打,把蜀、吳等割據政權削的夠嗆。

或許被曹操、曹丕拔盡了風水,從第三代起,曹魏的當家人明顯走了下坡路,一代不如一代,在一旁窺伺的司馬懿父子逐步奪取了政權。

要說司馬炎統一天下,絕對不是他能力強,前輩們打的基礎太好,對手又弱的不像話,水到渠成而已。

像阿斗,敵人還沒來呢,他就打算投降了,這還用打嗎?

司馬炎還鬧了個大笑話,讓他的傻兒子登基繼位做皇上,結果各分封的王爺們不服,爆發了八王之亂,西晉的氣數很快就散了。你說,這樣的人跟曹操比,怎麼比?


微山秋水


不能,司馬炎和曹操相比,可以說沒有一點優勢,真正的曹操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司馬家族搶來的江山還是曹氏辛苦經營的。

司馬炎能統一天下,是歷史的必然。當時三國中蜀國吳國已經不負方面,積貧積弱,實力已經不能相提並論。

再反觀曹操的對手,正值巔峰的蜀國,知人善任的孫權,要做到統一天下真的是難於上青天。司馬炎只是撿了一個比較大便宜。

從其日後的統治來看,其才能也遠不及曹操。


北枳筆談


曹操所處的時代是漢末時期,當時漢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曹操戎馬一生,誅滅群雄,奠定了魏國的基礎。當時曹操所處的環境,好比是創業初期,面臨一眾競爭對手,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曹操能夠成為笑到最後的人,足可以看出他的能力之強。

而司馬炎卻不同,當時蜀國已滅,三家只剩兩家。晉對吳遠佔優勢,孫皓又非賢明之主,天下一統可以說是大勢所趨,司馬炎只是順勢而為。當然,能夠一統天下,司馬炎能力也是有的,但跟曹操相比,還有差距。


天居士僉


恰恰相反,司馬炎遠非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只是靠著爺爺、老爹奪下的江山上位。只不過運氣好,遇到了兩個對手比他更不如,一個小時後摔壞腦子的二傻子劉阿斗,一個殘忍暴戾以殺人為樂的神經病孫皓。


清風548222555


時勢造英雄,三國時期魏蜀吳各自都有自己的勢力範圍,力量相對平衡,曹操雖然有一定優勢,但沒到一家獨大的地步,所以傾其一生也未能一統天下。

司馬炎時期西晉完全是一家獨大了,滅蜀並吳只是順勢而為。從後續治國表現看,文才武功比曹操差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