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日語中的漢字替換成中文的漢字,日本人還能看懂嗎?

鑲者62Zm2657


漢字文化圈下的中日兩國漢字異同


如果你看過日語的話,會知道日語裡有很多漢字。並且會發現大部分是中國人認識的漢字,而且是繁體字,少部分是中國人不認識的漢字。

如果你學過日語的話,會知道日語裡的漢字是來源於漢語中的漢字。而且中日兩國漢字都經歷過簡化,但是中國的漢字簡化的比較徹底,而日語中的漢字簡化的不夠徹底。

如果你深入研究過日語的話,會知道日語中的漢字雖然來源於漢語中的漢字,但是很多漢字的意思和漢語中的漢字的意思完全不同。比如日語有“娘”字,漢語也有“娘”字。而日語中的“娘”則表示女兒。

所以,如果把日語中的漢字替換成漢語中的漢字,日本人不一定能看懂的。

舉個例子。

  1. 日語:これは電話です。

替換成漢語中的漢字:これは電話です。

大家看,日本人看到這句話會懂嗎?

肯定完全看不懂。因為日本人根本不知道“電話”是什麼。他們只知道繁體字,不認識簡體字。

再舉個例子。

2.日語:わたしは中國人です。

替換成漢語中的漢字:わたしは中國人です。

大家看,這句話

日本人肯定能看懂。因為日語中的“中國人”和漢語中的“中國人”寫法是一致的。

那麼這種寫法一致的漢字佔多少比例呢?筆者尚未查到準確的學術調查記錄。。。

但是日語中的常用漢字為1945個,其中1006個為小學階段必須掌握的“教育漢字”。據說,要讀懂日本的歷史著作和一般性讀物,應該掌握2500個漢字。這2500個漢字絕大部分是繁體字。

所以如果把日語中的漢字換成漢語中的漢字,日本人有的會看懂,有的看不懂。


東瀛清風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第一,日語中的漢字有其固定的發音,其與漢語的發音是完全不一樣的,或者意思也完全不一樣,比如“大丈夫”(だいじょうぶ),日語的解釋為沒有問題,而在漢語裡的解釋為指有志氣、有節操、有作為的男子

第二,日語中有一些看上去像漢字的字,但漢語中並沒有對應的漢字,這部分的文字稱之為和字(日本自造漢字),比如:辻(つじ),其漢語解釋為:十字路口。凩(こがらし):寒風,等等

第三,日語中一些跟漢語意思區別不大的,比如火車站站名,舉一個例子大阪(おおさか),這些特有名詞替換為中文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這個問題需要具體來講漢字在一個句子裡到底代表的是什麼含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b4d1b167b5847cf9c402c7df5e9ac60\

Choko在日本


我認為如果把日語中的漢字分解出來,那日本的日文就不是那麼好讀,正因為日本的日文的字很多,都是從中國古老的時候應用在日文上面,如果他除掉中文的文字,是沒有辦法去形容她的話的意思



吳成林中年永遠相愛


差不多能看懂,日語裡的漢子本來也是中國來的,但是問題來了:有的漢字寫法一樣但是意思完全不同,比如:“手紙”這個詞,中文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日語裡是:“信”的意思,所以完全按中文理解也是不對的,可以猜個七七八八


JoJo美國生活日誌


得看情況,有些日文漢字和中文漢字看起來一樣,但意思完全不一樣,比如 樣,日語裡有 大人、王者的意思;青空,日語是藍色的天空的意思;手紙,日語中則是 信 的意思。諸如此類,真正用的時候還是需要加以甄別的。


逍遙詩影


日本常用漢字,1980個,但書寫仍6000漢字當中,決大多數漢字意思相同,而且字典,詞典,漢字更多!個人認為日語就如同國內的地方言!限制1980個漢字使用增加了片假銘的使用好象凸出日語本格化,但片假銘和甲骨文差不多!


用戶50334450500


日語中的漢字中國人也看不懂啊,難道你真以為那些是漢字?


TonyDeng


當然不能瞭如果可以的話就沒有文化差異了


偉文電影搞搞震


能認識,但是意思會完全不一樣的!


日語白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