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口減肥大法,到底是不是真能減肥?

正所謂三月不減肥,四月徒傷悲,五月徒傷悲,一年徒傷悲!在家呆了那麼久,相信很多人肚子都圓滾滾的,體重飆升起來了吧!

於是,各種減肥方法又被熱搜刷屏,除了節食、運動這些經典老方,最近又誕生了一個新的減肥方法:嚼33口減肥法。

33口減肥大法,到底是不是真能減肥?

這個方法源於鞠婧禕半夜吃麵包的視頻,一口麵包,她居然嚼了33下才嚥下去,照這麼計算,估計她要半個小時才能吃完整個麵包。

33口減肥大法,到底是不是真能減肥?

如果是普通人,這一口麵包的時間,人家還沒下嚥,你都吃完3個了,肥不是沒有道理的!

有同樣習慣的,還有蔡徐坤,他在一個發佈會上吃蝦餃的時候,足足嚼了97下才吞下去!

33口減肥大法,到底是不是真能減肥?

而佟麗婭也因為吃一塊餅乾需要十幾分鐘被網友熱議過。

這麼火的33口咀嚼法,真的可以用來減肥嗎?

咀嚼消耗能量多?

有人可能會說,每一口食物都嚼33下才下嚥,相比起嚼2、3下就吞,一頓飯下來,起碼多嚼了幾千下,這咀嚼肌消耗的能量,都能讓這頓飯白吃了吧?

事實上,咀嚼的能耗跟食物的質地有關,越硬是食物,肯定要越用力;粥、水、糊類,就算做嚼的動作,也不需要多少力。你見過不停嘮叨就能減肥的嗎?

33口減肥大法,到底是不是真能減肥?

飯、蔬菜、水果類食物,嚼不到30口已經變成糊狀,沒什麼嚼頭了,即使勉強嚼夠33口,也不會有多少能量消耗了,很多人更會因為咀嚼過程中有大量唾液分泌,滿口都是水,不得不嚥下去;只有肉類,而且是比較硬的肉類才能堅持到30口以上。

所以,咀嚼30次減肥並不是因為能量消耗增多的問題。

真相:更容易有飽腹感

早在2003年,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研究者做過一個實驗,將21個志願者分成兩組,研究人員要求他們每人吃同樣大小的一塊披薩,規定其中一組只能嚼15下,另一組則必須嚼滿40下才能嚥下去。

吃完後,讓他們填寫一份關於飽腹感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嚼40次的那組飽腹感更強。

這是因為,嘴巴的咀嚼會刺激胃腸道產生大量消化液,唾液裡的澱粉酶也可以更充分地和食物中的澱粉反應,食物得以消化得更細緻,血糖升高更快,所以人就更有飽腹感,會趨向於少吃。

33口減肥大法,到底是不是真能減肥?

同時,細嚼慢吞,進食時間延長,超過半小時,我們的大腦會認為已經吃夠了,就不想再進食了。而狼吞虎嚥,則更容易在大腦感到飽之前進食更多食物,是減肥大忌!

此外,如果每一口都嚼很多次,那麼咀嚼肌必然很累,甚至顳頜關節會有酸脹的感覺,恐怕再美味的食物也沒有心情多吃了。

看來,33口減肥法還真有點科學根據!

減肥,關鍵是堅持!

如果你真能像明星那樣,每口食物都嚼33下,那確實有可能瘦成一道閃電。

然而,很多人嘗試過這個方法後,發現其實咀嚼過程相當痛苦,不是人人都能堅持下來。

減肥道路千萬條,節食也好,運動也好,其實都是可行、有效的辦法,那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失敗了呢?

原因就在於,所有的減肥方式都會伴隨一定的痛苦,或需要付出辛苦,或付出金錢,而我們的祖先都是因為容易積聚脂肪才得以從惡劣的環境中存活下來,作為後代,我們也繼承了這種體質,而且吃就是人的本能行為,美食又基本都是高脂肪高能量的,各種因素註定我們發胖容易減肥難!

33口減肥大法,到底是不是真能減肥?

如果要成功減肥,就要克服所有誘惑因素,必須要有強大、堅定的決心,堅持到底,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很“南”!

所以,我們普通人如果想更有效地減肥,最佳做法是找到一種適合自己,並能長期堅持的方法。例如,你喜歡打籃球、跑步,那就堅持定期去打、去跑;喜歡跳健身操,就不要中斷;能接受飢餓之苦,就每頓都儘量少吃些;喜歡多咀嚼,就記得每一口飯都多嚼幾下,儘可能放慢進食速度,但沒必要糾結具體次數……如果你足夠有錢,也可以長期使用減肥產品,甚至請教練幫你量身定製綜合的減肥套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