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武汉的解放军, 为什么要坐罐车, 不坐高铁


在抗击武汉疫情时,全国各地的医疗人员及物资都在源源不断的赶往武汉,当然,来自各个军区的解放军战士也是武汉战场的重要角色,然而,就在解放军战士紧锣密鼓的赶往武汉时,一则微博短文却引起了轩然大波。一名叫做鲍迪克的微博博主发文称:“解放军驰援武汉并不是什么保密的军事任务,那为什么要坐那种很不舒服的密闭罐车,而且还拥挤在一起,现在的铁路系统非常空闲,坐个高铁或者动车不行吗?”

驰援武汉的解放军, 为什么要坐罐车, 不坐高铁


其实,解放军战士所乘坐的并不是罐车,而是伊尔76运输机!伊尔76运输机是前苏联伊留申航空集团(现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公司)于上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是一款非常成功的军民用大型运输机,不仅大量服役于苏俄,还被中国、伊朗、印度、拉脱维亚、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引进,总产量将近1000架。上世纪60年代末,相比于美国的战略运输能力,苏联的安-12运输机已经显得航程和载重量严重不足,为了弥补差距,苏联决定研制一款载重量和航程能够超越美国C-141的运输机,而且还可以在各种环境下起飞,以适应苏联广袤的国土上各种气候和机场,1971年3月,第一架伊尔76原型机在莫斯科中央机场试飞成功,同年5月在第29届巴黎航展上对外展出,1975年,试飞结束,之后便批量生产投入到部队和民航中,伊尔76运输机全长53.194米,高14.3米,翼展50.5米,最大起飞重量200吨,载重50吨,最大航程4900公里,这样的性能数据在上世纪70年代可谓前无古人,直到如今,仍可以排进世界运输机排名第一梯队。

驰援武汉的解放军, 为什么要坐罐车, 不坐高铁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海湾战争的爆发让我国看到了大型运输机的重要性,随即我国从俄罗斯订购了14架伊尔76,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空军进入到了高速发展阶段,这14架伊尔76根本不能满足我国的战略投放需求,况且其中还有4架被改成了空警2000空中预警机,因此在2005年,中国再次向俄罗斯订购了34架伊尔76运输机以及4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总价格为10.45亿美金,俄罗斯方面承诺会在2012年之前全部交付,中国也交付了一笔定金,然而,这次引进却没能成功,由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契卡洛夫航空生产联合体破产,伊尔76的生产基地需要搬迁,俄罗斯为了尽快回本,于2008年向中国提出,要将合同的金额提高到15亿美金,中国坚决不同意,俄罗斯也就没有履行合约。

驰援武汉的解放军, 为什么要坐罐车, 不坐高铁


无奈之下,中国只好在2010年起陆续从俄罗斯、乌克兰购买二手伊尔76运输机,目前,中国空军总共配备了30架伊尔76运输机,由于发动机核心问题迟迟没有攻破,运-20国产大型运输机也就一直没能开启批量生产,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伊尔76运输机还会是中国空军运输力量的绝对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