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太湖石,方寸之間盡巍峨,賞石更賞心


賞石、玩石,千百年以來都被文人墨客視為雅事,古語云:“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園無石不秀,室無石不雅。賞石清心,賞石怡人,賞石益智,賞石陶情。”在眾多的奇石中,最受名家青睞的莫過於太湖石。太湖石之聞名歷史悠久,在唐代就有詩人寫詩頌之,其後歷代,從文人到貴族至王侯,都得到青睞,更有不惜千金為求一石者。作為最具有文雅氣息的玉雕,自然也少不了太湖石的身影。

玉雕太湖石,方寸之間盡巍峨,賞石更賞心

▲玉雕名家 作品《太湖石擺件》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因原產於蘇州洞庭山太湖水中而得名,是中國傳統的經典賞石。太湖石最大的特點就是千姿百態,異彩紛呈,多作宛轉險怪之勢,通靈剔透之形,故而令人賞心悅目,神思悠悠。白居易就曾在《太湖石記》中這樣描述它“撮要而言,則三山五嶽、百洞千壑,覼縷簇縮,盡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 充分道盡了太湖石的魅力。而玉雕太湖石更是將這種魅力展現的淋漓盡致——佈置於堂屋、書齋文房一角,一眼覽去,吳山越水便能浮現心頭,愈加感物寄興而陶然忘我之中。

玉雕太湖石,方寸之間盡巍峨,賞石更賞心

▲玉雕名家 作品《太湖石吊墜》

見過太湖石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不就是一塊佈滿孔洞的石頭嘛”。從而引發出,玉雕太湖石是比較容易的!就是給一塊玉打上各樣的洞罷了。但玉雕作為一種“雅”文化的載體,並非只要形似,神似才是玉雕作品優劣的關鍵。玉雕太湖石是將湖石作為單獨的表現對象,沒有山水、人物作為依託,同時又要表現出文人山水中的清幽詩意,不可謂不難。如此,工和意——對於玉雕“太湖石”來說,尤為關鍵!

玉雕太湖石,方寸之間盡巍峨,賞石更賞心

▲玉雕名家 作品《太湖石吊墜》

用玉來表達出天然太湖石的石韻就得在形狀上大下功夫,造型是石頭韻味的基礎。所以玉雕師在雕琢太湖石之前,必須對玉的質地、肌理、結構有精準的掌握,才能描繪、挖掘出太湖石這種宛如有機生命的內在精魄。在雕琢的過程中也要極為謹慎,儘量避免尖銳的觸點和刀鋒般的鋒利之態。凡優秀的玉雕太湖石,其造型無不是宛若天成,石表有或圓或扁的孔洞,凹凸起伏,曲折圓潤,鏤空通靈,非常符合太湖石“瘦、皺、漏、透”的審美特徵,更充滿了文人意趣。

玉雕太湖石,方寸之間盡巍峨,賞石更賞心

▲玉雕名家 作品《太湖石擺件》

如果說自然界的太湖石是詮釋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超凡脫俗,令人賞心悅目的話,那玉雕中的太湖石則透過玉石本質看到了流淌的文化,古樸雅緻,令人敬畏且親近。關注玉雕名家頭條號,瞭解玉雕文化,品味玉雕藝術,同我們一起暢遊玉雕師刻刀之下的大千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