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看見一輛老奇瑞車尾有上汽奇瑞字樣,兩者之間有什麼故事?

執著的德牧


最早奇瑞是和上汽合作的,所以當初車尾都是上汽奇瑞,後來奇瑞動了大眾的奶酪,大眾就打壓奇瑞,上汽就選擇了大眾,售後網點也不給奇瑞用,導致奇瑞車主沒處維修保養,再後來就有了“奇瑞奇瑞修車排隊”的口號[大笑]


開心果


「上汽奇瑞」對兩方都是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是一段奇瑞汽車不願提及的發展史

奇瑞汽車成立於1997年的蕪湖,前身為“安徽省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蕪湖汽車工業的起步比較晚,在成立奇瑞之前先後創立過通寶汽車與揚子底盤工廠,其中以揚子的知名度略高一籌但最終兩大品牌都是失敗告終。也就是說在奇瑞成立之前蕪湖汽車工業儲備等於零,由此可見奇瑞奇瑞這一國有獨資企業是輸不起的——事不過三嘛。

奇瑞汽車作為地方國企自然能夠獲得優質資源的支持,然而僅限於蕪湖市;在經歷了兩年時間搭載出第一臺轎車——風雲汽車的節點,奇瑞汽車還沒有“7字頭”乘用汽車的生產資質,也就是說這臺車做出來也不能上市銷售。在這一階段可以說奇瑞汽車的品質如何保證還是個很大的問號,但是造出來的汽車也不能閒置;於是蕪湖市政府以保護國企的名義打了個擦邊球。

第一批奇瑞汽車是與蕪湖客車的目錄銷售,是隻能作為蕪湖市出租車專用車型的選項,面對C端市場是不可出售使用的。對於任何一家車企而言,不能面對C端就等於失敗,所以獲取汽車生產資質是必走的一部。然而以當期奇瑞汽車的水平是無法獲得汽車“準生證”的,那麼想要獲得生產資質唯一的方式則是與其他企業合資;一汽和二汽(東風)在曾經的合作中已經失敗,與是奇瑞看向了上汽。

上汽集團面對奇瑞這一“小學生”自然也沒有興趣,但是在國家經貿委的協調下也是給足了這家皖系車企面子。其合作方式是非常怪異的:奇瑞將3.5億股份無償劃撥到上汽集團的賬下,安徽省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上汽奇瑞】。而上汽對於奇瑞既不想擔責也不想發展,通俗的解釋也就是看不上這一小企業,於是定出了四個合作原則。

  • 不投資

  • 不管理

  • 不分紅

  • 不擔責

說白了就是上汽在協調下給了奇瑞一張“準生證”,頗有些可憐其的味道,然而世事難料。


上汽奇瑞分家

奇瑞汽車的快速發展是在2000年之後,這一階段對於奇瑞而言有先天優勢——網絡不夠發達。奇瑞早期的汽車大多數都是所謂的“山寨車”,比如第一款風雲汽車就是抄襲西雅特的某款車,奇瑞QQ模仿的是通用樂馳,東方之子是模仿通用,瑞虎模仿的是老款RAV4,等等。這些車在信息傳播速度極快的網絡時代必然會被無情的吐槽,但是那時候的網吧還叫做“電腦遊戲室”,能用一款新款“小靈通”就算潮男潮女了。

奇瑞汽車藉助這些不為人熟知的山寨車降低了研發製造成本,車輛的品質雖然低但奈何價格也足夠低,能讓很多曾經不敢於想象購買汽車的人敢於考慮買車——不能否認這些車早期是有價值的。奇瑞的成長讓上汽看到了其潛在價值,於是上汽則期望介入管理並規劃奇瑞汽車的發展;然而此時奇瑞卻以“四個原則”拒絕了上汽,從這裡倒是能看出奇瑞是有些“不知感恩”的,沒有上汽哪來的生產資質呢?但對於上汽也不見得是壞事。

奇瑞風雲因為抄襲大眾西雅特最終產生了法律糾紛,為此上汽集團與德國大眾汽車苦苦協商,最終仍以賠償3000萬馬克的代價解決了這一事件。然而隨之而來的又是美國通過汽車,因為奇瑞QQ和東方之子的抄襲再次上演同一案例。然而大眾汽車與通用汽車都是上汽集團的合作伙伴,奇瑞汽車至少此階段名義上也是上汽的合作伙伴,然而奇瑞卻在挖上汽另兩個重量級合作伙伴的“牆角”,這種行徑決定了上汽踢開奇瑞與其分家,但好在奇瑞也獲得了生產資質。

總結:奇瑞與上汽的合作時間很短,到2003年中上汽就放棄了奇瑞。自此奇瑞走過一段時間的外觀逆向與技術合作研發,比如所謂自主研發的4T15B發動機實際為全球發動機知名方案供應商——AVL李斯特的技術,變速箱實際為收購澳洲DSI的技術團隊,底盤方面參考瑞虎3/5也是長期使用逆向RAV4的底盤,實際奇瑞汽車從成立之初就是“很眾泰”。

在奇瑞艱難的成長過程中也為奇瑞帶來了另一個問題:熱衷於炒“生產資質”,比如成立很多子品牌之後賣出子品牌,類似於凱翼和觀致。這些品牌讓奇瑞從曾經有些難堪的角色定位,轉型為“安徽上汽-資質弄潮兒”的角色,這也許就是“童年陰影”缺什麼後期努力要什麼的“心理因素”造成的結果吧。目前奇瑞經歷了多年的虧損後,已經與青島五道口新能源汽車收購51%的股權,下一步奇瑞會如何只有拭目以待了。




天和Auto


剛開始奇瑞誕生的時候是沒有準生證的,沒有準生證也就只能在安徽當地賣賣,外地是上不了牌的。

自己搞不定這個準生證迫於無奈奇瑞只能委身給上汽,把自己四分之一的股份給上汽,以求換取準生證。

送上門的不要白不要啊,理論上是這麼說,但實際上上汽其實還是有點嫌棄的,畢竟跟他合作的要麼是美國佬,要麼是德國佬,那個不是風情萬種高大上的?

所以上汽面對奇瑞這個送上門的安徽小村姑自然採取的是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這渣男三定律了。

上汽答應了奇瑞的請求,但也提出了條件,就是不參與管理,不投資,不分紅,說白了就是看在你是我隔壁鄰居的面子上給個名分你自己折騰去,好壞別賴我。

拿到了準生證的奇瑞發力了,用扶搖直上三千尺來形容當年的奇瑞一點都不誇張,面對這樣的奇瑞上汽頓時後悔了。

於是上汽反過來要投資,要加大控股,說白了就是嫁給我吧,我賣車養你。

這時奇瑞不願意,現在我自己能賣車,自己能賺錢,幹嘛要你養,滾蛋。

到了這一步其實雙方離分手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畢竟奇瑞的準生證也早就下來了。

在這場糾紛中其實雙方也都沒什麼錯,要是沒上汽的幫忙奇瑞也不會這麼順利拿到準生證。

奇瑞想要脫離上汽其實也是遲早的事,兩個公司價值觀差異過大,當時的上汽只要賺錢就好,那管跪著還是躺著。

而奇瑞是想站著還把錢賺了。

同床異夢的兩個人分手早晚的事。

雙方的分手其實也挺體面的,並沒有到處說對方的不好,上汽作為中間人還幫奇瑞搞定了QQ的抄襲官司。

分手對上汽沒啥影響,對奇瑞就比較蛋疼了,畢竟當初奇瑞車子很多都是靠上汽的渠道進行售後的,一分手自然也就不能用了。

所以修車排隊這個惡名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但一場刻骨銘心的感情始終要留下對方的影子的,畢竟曾經愛過。

奇瑞的車主回去翻下自己車子的行駛證上的車輛型號就可以看到都是sqrxxxx,哪怕是現在出的車子也是這樣。

sqr就是上汽奇瑞的拼音縮寫,這也是上汽留給奇瑞最深的烙印了。


玩二手車的李先生


這就是奇瑞修車排隊的由來,奇瑞當年沒有準生證只能掛上汽賣車,上汽4s店要求奇瑞車維修保養排在上汽自己車後面,從而導致車主抱怨。這個故事說明:1、自主創新是條坎坷的路,奇瑞讓老百姓能開車但也動了很多人的蛋糕;2、奇瑞那麼多年的車還在開,說明咱國產車質量是不錯的。


變形金鋼308


最早有上汽奇瑞是因為奇瑞公司沒有汽車生產許可證! 早期汽車生產都需要許可證的,初期只有上汽 一汽 東風這些國企有許可證,奇瑞 吉利這些後期民企國家不給頒發許可證,如果要生產汽車只能讓出利益,話癆在別人家名下,後期國家給頒發汽車生產許可證了,奇瑞就不需要和上汽合作了!


魯鄒小夥


這是奇瑞質量的生動寫照!上汽奇瑞起碼也要十幾年了吧!質量好不好你品!你細品!


內涵段子88


N年前的事情了,他們以前合作關係,早就分開了,各次單幹了,各次品牌影響力都不錯!


客鄉緣


兩個公司合作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