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農業新技術助力瓜州農民增收

近日,走近瓜州縣瓜州鎮玉苑育苗農民專業合作社高標準日光溫室,一排排安裝在溫室頂部的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兩個大蓄熱罐佔據了溫室一角,一盤盤滴灌管道就像給溫室鋪上了電熱毯。苗床上的蔬菜苗像受到雨露滋潤一樣,翠綠鮮嫩;另一座溫室內,一排排整齊的立體支架上掛滿了色澤鮮紅的草莓,長勢喜人。

合作社負責人王文清說,溫室種植果蔬品質更好、產量更高,這都得益於運用了戈壁溫室太陽能蓄熱增溫技術。

“種溫室的人都知道,冬天辣椒產量特別低。去年5月,在縣科技局和縣農技中心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我嘗試將太陽能蓄熱增溫技術用於溫室大棚種植,溫室內溫度提高了4攝氏度,辣椒長勢明顯好於往年,產量也高了。今年,這一棚辣椒比往年提前20多天上市,批發價每公斤8元。”王文清說。

酒泉:農業新技術助力瓜州農民增收

據介紹,太陽能蓄熱增溫技術是利用溫室頂上的光伏板產生的光能轉化為熱能,以水為介質,通過地下管網增加溫室溫度,有效解決了溫室凌晨時段、極端天氣和冷水灌溉土壤溫度低等問題。

除了種在“地暖”上的辣椒,長在立體支架上的草莓也與眾不同。王文清有10多年種植溫室的經驗,往年主要種植西紅柿、辣椒、西葫蘆等蔬菜,1座溫室收入不超過2萬元。去年,王文清通過請教專家、上網查閱草莓種植相關資料、和鄰近鄉鎮草莓種植戶交流經驗,綜合分析草莓種植技術後,嘗試採用大棚立體模式栽培技術種植草莓。

“近期,通過微信朋友圈,我已售出100多公斤草莓,每公斤120元。立體種植架下育的牽牛花苗,還能收入1萬元。估計1座棚的總收入近5萬元。這種新的立體模式栽培草莓,便於光照、溼度等環境控制,能減輕土傳病害,還能提高土地利用率,種植收益比傳統模式要高許多。我計劃今年再種兩三棚。”王文清說。

近年來,瓜州縣聚焦群眾新技術運用意識不強、田間管理標準化程度低、特色產業不突出等問題,選派科技特派員,實施“1+1+N”工程,培育特色高效產業示範點,織密為農服務科技網,先後引進羊肚菌、“翠玉蜜”蜜瓜等農業新品種和水肥一體化、設施生產智能控制、無土栽培等新技術、新成果245項,逐步形成“科技特派員+農戶+基地”“企業+科技特派員+農戶”等多種形式的合作組織,提升了產業效益,拓寬了群眾增收途徑,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撐。

(供稿:酒泉市科技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