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經其實就是靜心伏氣的功夫,也就是古人所指出的大道真徑

關於“循經”,由於人們的學識和修為各有差異,看法也是不盡相同的。同時,就像人們的認識層次有所不同一樣,循經內操的層次也是有所不同的。

循經其實就是靜心伏氣的功夫,也就是古人所指出的大道真徑


處於初級階段的人,由於心地的清淨程度不同,隨自我機緣和用功程度,會有不同的局部循經現象的產生。誠然不練功的人經絡也是通的,但是自己卻不能感受到流水穿堤,只有獲得真實傳授的人才能進入到這個階段。所以,循經既簡單又不簡單,簡單的是人們可以通過學習感受到循經現象的存在,不簡單的是如何使循經得到不斷的昇華。

同時,循經就是“道高龍虎伏”的過程,能做到清淨自我心神,才能在身體中生髮出真如元氣。所以李真陽老師有“元炁惟于丹心合”的詩句。循經其實就是靜心伏氣的功夫。也就是古人所指出的大道真徑,也就是伏住自身陰陽龍虎之炁,才有“道高龍虎伏”的說法。什麼才是道高?就是佛經所指出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要做到清淨自然。

“循經”是丹道的基礎,是佛祖“太子射穿九重鐵鼓”的作為,同時,也是達摩祖師“一葦渡江”的作為。因此,循經是以武當宗風為代表的“丹經武學”的基礎和貫穿始終的修為功夫,是造作法身的修為。所以,李真陽老師的著作基本上都是圍繞著循經的內容展開的。只不過是因為學子的學識和實際修為水平的不同,才產生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不同看法。

其實,修為的學子們無需彷徨不安,要明白修為的功夫就是學會如何做一個正常的人、心地清淨的人,也就是通過不斷地自我磨練,去努力做到安心於“無所住”之境界。不住心於得失有為才是真實的大道。所以修為是懲忿窒欲的修為,是通過約束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塵,來複歸於“本來無一物”的清淨自然,是自我心地合於大道真境的作為。所以,才說“德高鬼神欽”,只有覺悟到塵心是六道輪迴的根據,努力戒除貪、嗔、痴的妄念,才有可能最終進入到“本來無一物”的自由而又無垠的法身世界。也就是以自我清淨的真如心去合於天地自然的大道。

修為者心地有起伏不可怕,可怕的是陷於人云亦云的迷失心地,忘記了心外無物,應該心上求法,不要失去修為的主心骨。即使暫時有疑問,也不能失去清淨自然的主見,畢竟修為不是求取什麼,而是如何去澄清塵心的作為。通過循經的不斷深化,就可以做到萬念歸於一念、一念合於虛無的清淨自然的大道。

修為者之所以“騎牛找牛”地四處求索,就是以外界事物的得失為意,而不是以內心本有的真如智慧為意。所以,才會認為自己沒學到功夫。功夫是什麼?其實就看自己是否能做到清淨自然,所以才有達摩為慧可安心的公案。如果不能約束一心,始終向外求索所謂的功夫,其實是南轅北轍,心不能安則元氣無法生髮,也就不能通過“修牆補屋”的行功來改善身心健康,也不能為進一步進入“循經丹道”(循經即是丹道)的修為打下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