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興文

這是一個神奇秀麗的城市

不斷挑戰著你的智商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我太難了!

這大概就是外地人來到興文後發出的感慨

說出來你或許還不信

真的是

↓↓↓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對不起!

興文話真的會讓人蒙圈


不光聲調和普通話不一樣

有些詞語也是非常獨特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談(tán)話→tàn

堅硬(yìng)→堅èn

逛街(jiē)→sháng gāi

梳頭髮→扎噠噠[zā dá dá]

打架吵架→割[gē][liè]

麻煩你了→扶累你了

老是→古鬥[gǔ dǒu]

調皮→千翻

你到了沒有→你攏[lóng]了沒有

一點點→一滴丁點

小偷→摸包兒

便宜→相因

那個→塞過[sǎi guò]

那邊→懂邊

騙我→豁我

角落→卡卡郭郭

肉[ròu]在興文一定要說成入[rù]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就問你聽不聽得懂!?


第一次來興文時


僰[bó]王山鎮

剛來興文的小夥伴

可能多數都不知道怎麼讀

甚至有人把"僰"讀成"樊[fán]"

傻傻分不清楚(孤陋寡聞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石海鎮

怎樣的地方才能稱得上“石頭的海洋”?

↓↓↓

石海鎮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世界地質公園——興文石海景區所在地

石海景區被稱為喀斯特地貌王國

神奇的岩溶自然景觀和神秘的僰苗文化交相輝映

景區內地表石林、石筍、石芽相連

千姿百態,是天然的岩溶景觀和地質博物館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九絲城鎮

(很獨特的一個名稱吧~)

九絲城鎮是僰人消亡的地方

因境內有座九絲山而得名

據史料記載

四百多年前僰人在這裡生活

九絲城是僰人的軍事根據地

後來僰人銷聲匿跡

只有千仞絕壁上懸棺古墓留下不解之謎

雖然僰人已經消亡

但其民族文化依然被傳承至今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在興文還有很多地名都非常獨特~

比如有叫猴子山的村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石海鎮有個地方叫紅魚

社區村

村裡去吃minmin甜的柑兒~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古宋鎮有個村叫金雞山

要吃柚子就來這裡呦~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仙峰苗族鄉有個村叫群魚社區

這裡有充滿苗族風情小木屋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麒麟苗族鄉有個地方叫海馬

還有叫象鼻村的地方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網絡圖片)


對不起

興文真的會讓你繞暈

在當地人的口中

興文簡直就是個“壩城”


光明壩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大壩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新壩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共樂壩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沙壩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水瀘壩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還有啥子趕場壩、都良壩、豬市壩、河上壩

德印壩、三星壩、車壩......

反正壩壩真的多!


興文,有一座山叫玉屏山

它在古宋鎮,卻不在僰王山鎮玉屏片區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在興文

我沒有在紙醉金迷裡迷失自我

迷路了倒是真的…

我就想知道

本地人是怎麼分得清的?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對不起

興文的農村讓你驚訝了


來興文以前

我以為農村就是農村

沒什麼特別的

但是我錯了

興文的農村是這樣的!

特色房屋

依山傍水

簡直不要太美!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五星鎮大同村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共樂鎮毛村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大河苗族鄉峰巖村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蓮花鎮高義社區村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麒麟苗族鄉德應村


來到神奇的興文

你還會發現這裡

好(hào)吃嘴之多

為啥子?

肯定是因為美食多嘛

而且興文的很多美食不管是名字還是味道

都讓人有些捉摸不透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豬兒粑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相傳興文有一位老媽媽

將家中僅有一點糯米用石碓舂成米粉

捏成小豬樣

蒸熟後當“貢品”敬獻上祭

老媽媽的虔誠祈禱感天動地

後來,人們盡相效仿

每到過年

就做豬兒粑敬獻神靈、祈求平安


苗鄉白肉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所謂“白肉”就是豬臀部位半肥瘦的鮮肉

切成薄薄的一片

吃的時候要用筷子一圈一圈地裹起來

蘸點海椒水

再一口放到嘴裡

哇撒~那味道不擺了

安逸得很~


折耳根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這個菜在興文人的飯桌上真的是太常見了

不管是涼拌菜、燙火鍋、炸洋芋

臭豆腐、吃燒烤必須都要加一勺

哦~不~一勺不夠

你吃不吃得來?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在興文還有很神奇的一點

明明同在興文

我在老城區豔陽高照

你卻在光明壩淋著雨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來宜賓興文的外地人:我太難了!本地人卻樂了


朋友們

興文可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歡迎常來做客呀!


內容來源丨興文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