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澤縣蓼泉鎮:做好“產業文章”助力鄉村振興

甘肅張掖網臨澤訊 近年來,臨澤縣蓼泉鎮堅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著力培育發展以蔬菜、草畜、制種、新興產業為主的特色優勢產業,全力打造臨平路、趙前路、蓼下路和北河灘、南沙窩“三路兩區”產業振興示範帶。

立足蔬菜產業發展優勢,著力增強抵禦風險能力。按照“一鎮一業、一村一品”農業區域化佈局和“一業主導、多元富民”工作要求,持續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新建蓼泉村連片100座鋼架拱棚示範點1個,全鎮蔬菜蔬菜面積達到2.2萬畝。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萬噸出口商品蔬菜產業園建設,新建墩子、絲路綠洲公司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示範點2個,新建1000噸田間地頭倉儲設施6個,引導供銷富民合作社在蘭州城關區建設果蔬產品直銷窗口,力爭外銷蔬菜達60噸。

鞏固傳統產業規模,穩固群眾增收基礎。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實行最嚴格的玉米制種企業准入、合同審查、公開公示、限期兌付等制度,落實唐灣、墩子、新添、上莊等6個村玉米制種面積1.5萬畝。把做大草畜產業作為產業振興的主攻方向,堅持“小群體、大規模”,加快“畜禽進小區”步伐,啟動墩子“雙萬”肉牛養殖小區三期工程建設。積極指導15個養殖小區規範管理、滿負荷運行,新培育養殖大戶233戶,肉牛、肉羊、生豬飼養量分別達到3.95萬頭、9.5萬隻和4.8萬頭。

挖掘地域特色優勢資源,培育農旅融合示範基地。把做靚新興產業作為推動發展的最大潛力,不斷豐富農業業態,推動產業融合發展。藉助沿黑河旅遊資源優勢,擴大水稻、雜糧種植面積,豐富稻魚、稻蝦、稻蟹共生業態,融入稻田摸魚、農耕體驗、休閒垂釣等旅遊要素,持續推介“蓼泉老稻米”地域傳統特色和品牌優勢,探索創新稻魚共生模式,建成新添、雙泉村稻魚共生試驗示範基地2個,雜糧種植示範基地共500畝,力爭打造集優質水稻種植、高效漁業養殖、觀光旅遊、電商銷售等功能為一體的休閒農業示範基地。結合臨平路改擴建和水系連通工程建設,精心打造集“種養娛購遊”為一體的“灣子大院”,推動農旅融合發展,實現鄉村旅遊破題。(梁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