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县蓼泉镇:做好“产业文章”助力乡村振兴

甘肃张掖网临泽讯 近年来,临泽县蓼泉镇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着力培育发展以蔬菜、草畜、制种、新兴产业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打造临平路、赵前路、蓼下路和北河滩、南沙窝“三路两区”产业振兴示范带。

立足蔬菜产业发展优势,着力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农业区域化布局和“一业主导、多元富民”工作要求,持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新建蓼泉村连片100座钢架拱棚示范点1个,全镇蔬菜蔬菜面积达到2.2万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万吨出口商品蔬菜产业园建设,新建墩子、丝路绿洲公司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示范点2个,新建1000吨田间地头仓储设施6个,引导供销富民合作社在兰州城关区建设果蔬产品直销窗口,力争外销蔬菜达60吨。

巩固传统产业规模,稳固群众增收基础。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行最严格的玉米制种企业准入、合同审查、公开公示、限期兑付等制度,落实唐湾、墩子、新添、上庄等6个村玉米制种面积1.5万亩。把做大草畜产业作为产业振兴的主攻方向,坚持“小群体、大规模”,加快“畜禽进小区”步伐,启动墩子“双万”肉牛养殖小区三期工程建设。积极指导15个养殖小区规范管理、满负荷运行,新培育养殖大户233户,肉牛、肉羊、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3.95万头、9.5万只和4.8万头。

挖掘地域特色优势资源,培育农旅融合示范基地。把做靓新兴产业作为推动发展的最大潜力,不断丰富农业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借助沿黑河旅游资源优势,扩大水稻、杂粮种植面积,丰富稻鱼、稻虾、稻蟹共生业态,融入稻田摸鱼、农耕体验、休闲垂钓等旅游要素,持续推介“蓼泉老稻米”地域传统特色和品牌优势,探索创新稻鱼共生模式,建成新添、双泉村稻鱼共生试验示范基地2个,杂粮种植示范基地共500亩,力争打造集优质水稻种植、高效渔业养殖、观光旅游、电商销售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基地。结合临平路改扩建和水系连通工程建设,精心打造集“种养娱购游”为一体的“湾子大院”,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旅游破题。(梁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