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這幫優秀的小小傳承人

戲劇是一門“美”的藝術科學,是人體動作下的肢體語言。通過抒發感情、塑造藝術形象是表達感情的一種視覺藝術。

今天我要說的是一個民間戲劇,“贛南採茶戲”。贛南採茶戲,江西省贛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瞧,這幫優秀的小小傳承人


贛南採茶戲發源於江西安遠縣九龍山一帶,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是以九龍茶燈為基礎,吸收贛南其民間藝術逐步形成的,主要流行於贛南、粵北和閩西,一度也傳播到廣西桂南一帶。贛南採茶戲由民間歌舞發展而來,內容貼近生活,語言詼諧幽默 。

2006年5月20日,贛南採茶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65 。

採茶戲的歷史淵源

贛南採茶戲的歷史淵源從孕育到成型,根據我的理解我把贛南採茶戲分成了三個階段,採茶歌――茶籃燈――採茶戲三個階段,但三個階段又是緊相貼合,彼此重疊的。

採茶歌時期

自明代起,在全國經濟活躍,人口增多的大氣候刺激下,江南的茶葉生產逐漸走向繁榮,一個與之相適應的"茶文化"熱也在民眾中出現,並且得到了社會各階層人士的積極應和。如明代大劇作家,江西人湯顯祖(1550-1616)的詩中就出現了"僻塢春風唱採茶"的句子;在他的不朽之作《牡丹亭》裡寫到南安太守杜寶來到城郊"勸農"時,出現了一對婦人持茶葉筐邊歌邊上場,歌中唱道:"乘穀雨,採新茶,一旗半槍金縷牙。…"明萬曆年間(1573-1620)重修的石城縣崖嶺熊氏宗譜中的《熊休甫先生傳》也有"每月花晨,座上常滿,酒半酣則率小溪唱插秧採荼歌,……"的記載,說明當時贛南的採茶歌已相當流行。

採茶歌隨茶葉交易在江南廣為傳唱,各地叫法各有不同。其中有一首是以一年12個月為起句,唱的是茶農種荼、摘茶、做茶、品茶、賣茶的過程,由12位茶女手提茶籃表演。後來又出現從十二月唱到正月,稱"倒採茶",詞同曲不同。


瞧,這幫優秀的小小傳承人

拿著扇子的茶童茶女


二、茶籃燈時期

至明末,客家地區陸續出現了姐妹摘茶雙採茶四季採茶送哥賣茶等多個有簡單人物,扇子茶籃為道具的歌舞小演唱。在茶葉生產形成規模後各地茶商往來頻繁,出現了"開茶市""收茶市"的節日儀式。茶農與茶商編演了更多有關茶的節目。如瑞金的茶燈調中,有了摘茶、看茶、稱荼、算茶錢、送茶的唱段。歌中有了"茶香客"、"茶香姐"的人物。在舂節期間這些節目也用於給茶家、商鋪恭賀新年。為了製造熱鬧氣氛,出行時有的舉著各式花燈,有的與馬燈和花鼓配合演出。馬燈有二馬、四馬兩種,在嗩吶鑼鼓的伴奏下,一邊跑馬一邊唱馬燈調,圍起圓場後也會演一些簡單小戲。

花鼓源自安徽風陽,原為兩位婦女打著腰鼓(後改為小鼓)邊走邊唱的賣唱形式,後來受當時新興的"雜劇"的影響,增加人員,也演一些有人物有故事情節的歌舞小戲,人稱為"大堂花鼓"。還有一種花鼓又稱花燈,在唱完《進門歌》之後,由丑角扮的花鼓公頭戴絨帽,鼻上裝須,左手拿紙傘,右手拿白紙扇,在鑼鼓聲中走矮步上場,引出旦角裝扮的扎彩頭、穿花衣、系圍裙,左手拿花帕,右手拿花扇的花鼓婆,二人對舞對唱。此外,還有流行在龍南縣南部的"夾湖花鼓",也是風陽花鼓的一個支流,由板凳龍、鑾泡茶、銅錢歌、走馬燈、單(雙)扇花等組成,以歌舞形式表演,男著醜扮短裝,女著旦裝,手拿扇子、銅錢棍、小鼓等邊演邊唱。後來,所有這些花鼓的表演都盡數納入到茶籃燈之中,使其內容更加豐富充實。各地也陸續編演了《姐妹摘茶》、《大堂花鼓》、《板凳龍》、《五子等姐姐》、《九龍茶燈》等歌舞小戲,這些小戲有的以幾位荼女為主,加茶童插科打諢或由兩旦一醜表演,內容較簡單。


瞧,這幫優秀的小小傳承人

表情豐富的小艄婆


三、採茶戲時期

在茶籃燈的基礎上,兩旦一醜的模式得到進一步的確立。逐漸形成了以"三角班"為基礎的採茶戲形式。它漸漸脫離燈綵只反映以茶為主要內容的侷限,編演了一批反映愛情、生產、生活等視野更加開闊的小戲,如《四姐反情》《大勸夫》《賣雜貨》《大哨表哥》等等。這些小戲都是由兩旦一醜或一旦一醜在採茶戲的主奏樂器勾筒的正反弦和鑼鼓伴奏下進行演出,採茶戲從此進入了"三角班"時期。但在"三角班"的發展完善過程中,卻出現了一段很有意義的嘗試,那就是《九龍山摘茶》。

《九龍山摘荼》又名《大摘荼》,是一出比較完整的大戲,它是在原來由兩旦一醜來演的《九龍山摘茶》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茶女,一個茶娘,並加入了梳妝、挑簾、撥燈、出門、上山、摘茶、擺"天下太平"等複雜情節。先期唱的還是燈子曲牌,用吹打樂伴奏,至清嘉慶末年(1815)經贛縣王母渡副榜舉人李湯憑加工改編,增加了茶商朝奉前往九龍山收購茶葉、途中落店、鬧五更、上山看茶、嘗荼議價、送茶下山、搭船回程、接風團圓等情節。劇中人物由原有的六人(四個茶女,一個荼童,一個荼娘)增添了朝奉夫妻、丫環、店嫂、艄婆、仙女等角色。音樂也改為以高腔、西皮、二凡、梆子腔為主。全劇共13場,40多折。不言而喻,改編者完全是仿照當時的"正戲"的套路,試圖使當時已盛行的採茶戲也往板腔型的正戲方向發展。可惜僅此一戲,再無來者。但此戲卻以口頭傳播形式演了一百多年,1962年被改編成大型採茶戲《茶童哥》。

採茶三角班形成以後,以其頑強的生命力迅速發展,至清乾隆至道光年間(1736-1850)在贛南各地大興起來。一首乾隆年間陳文瑞的《南安竹枝詞》確切地記錄了當時的盛況:淫娃小唱數營前,妝點風流美少年。長日演來三腳戲,菜茶歌到試茶天。"詩中的營前位於上猶縣西部,是清後由客家移民建立起來的一個繁榮小鎮。另清同治《崇義縣誌》的風俗篇也載¨近復有少年弟子,結束登場,妖嬈便環,手戲目挑,口唱淫詞,謂之菜茶,亦謂鬧花鼓"。採茶戲對社會之影響至深,此處可見一斑。

由於在採茶戲裡難免夾帶了一些低級粗俗的內容,一度遭地方紳士的強烈反對,採茶戲被誣為"淫戲"而屢遭官府禁演。後來,贛南菜茶戲分路流傳到閩西、粵北、贛中、桂東、桂南及臺灣等地。

20世紀50年代以後,採茶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鼎盛時期。贛南各地陸續辦起了十多個專業採茶劇團,數百名藝人得到了妥善安置。人民政府還培養了一批有文化有專長的青年演員,配備了專職編導人員和樂手,有了專項資金、劇場和排練場地。採茶戲從此走上了城市化、正軌化、正戲化、專業化的道路。演員素質、演出水平大大提高。經加工改編的《補皮鞋》《釣蜴》《哨妹子》《老少配》陸續進京演出,得到中央領導及首都文藝界的稱讚。贛南採茶劇團也逐漸發展到擁有百名演職人員,各行當齊全,配備了中西混合樂隊和燈光、音響設備,先後編演了《茶童哥》《烽火奇緣》《蓮妹子》《花燈仙子》《山歌情》等十餘出大型採荼戲和《怎麼談不攏》《試妻》等大量小劇目,多次進京演出和參加全國調演,獲得過"文華大獎"和"五個一工程"等多個獎項。

在實踐中,創作人員逐漸摸索出一條發揮原有的載歌載舞表演特色的地方歌舞劇的路子,在劇中穿插了一定份量的歌舞情節片斷來展現地方民俗風情,增加了觀賞性和藝術效果。在音樂上除適當利用改編一些傳統曲牌外,還儘量使用一些客家民間音樂素材,發展創作出全新的唱腔和場景音樂。

20世紀70年代末,由傳統的採荼戲《茶童歌》改編而成的戲曲藝術片《茶童戲主》(周雲飛、黃玉英主演)搬上銀幕 。


瞧,這幫優秀的小小傳承人

一旦一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