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聲音

“於是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真是人聲鼎沸。有念......”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有讀書的聲音。劉衛東先生的《漢語春秋》中,也有讀書的聲音。

讀書,特別是早讀應該放開喉嚨,這樣才能延續古人的氣脈,那種靈動的文字才能彈跳出動人的音樂。讀大學那會兒,不少學生或在教學樓附近,或在學校的小公園,或在體育場附近;或立或坐或緩行;或單手握卷,或雙手捧之;或聲疾或聲緩。讀書的聲音穿越著,粘連著......

大多數人讀書的聲音,隨年齡的增長而變弱:小學時,大喊大叫,先生把黑板擦拍得聲響才停住;初中時,趁老師不注意,偷會兒懶;高中時,聲音就稀稀拉拉;走出校園後,讀書的聲音幾乎沒了。

書裡的東西,是寫文字人生活感悟的積澱,需要聲音喚醒,這就需要讀書時發聲。

讀書的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