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學步期,媽媽要著重培養寶寶的“這種”能力,將來走更穩

大多數寶寶到了10個月的時候,就可以扶著東西站立起來,有的寶寶甚至還能走幾步。而這也說明寶寶進入了學步期,媽媽是時候教他們學走路了。不過,剛開始學走路的寶寶,身子歪歪扭扭的,很容易摔倒,這主要是因為他們身體平衡力不足。如果想要寶寶更快學會走路,將來步態更穩,在他學步期間,媽媽可要注意培養身體的平衡能力。下面這4個平衡力鍛鍊方法很有用,看看你知道幾個?

進入學步期,媽媽要著重培養寶寶的“這種”能力,將來走更穩

穿合腳的學步鞋

訓練寶寶學走路,一雙合腳的學步期是最基礎的,他們腳骨柔軟容易變形,且平衡力較差,容易摔倒。學步鞋就是根據寶寶行走時的腳步形態所設計的,寶寶穿著這類鞋子學走路,能增加足底的抓地感,鍛鍊平衡力。而且,學步鞋的後跟一般都有加硬處理,走路時能穩定寶寶的腳踝,再加上防滑的鞋底設計,能有效減少他走路摔倒的次數,讓整個訓練過程變得更加順利。所以,媽媽一定要給寶寶認真挑選一雙適合他腳部發育的學步鞋。

進入學步期,媽媽要著重培養寶寶的“這種”能力,將來走更穩

多玩一些動手遊戲

寶寶平衡力不足是因為身體發育有限,所以想要提高他的平衡力,媽媽可以讓他多玩一些動手能力比較強的遊戲,以此來刺激寶寶的身體發育。像積木拼搭就非常不錯,寶寶在玩的時候,他的手眼協調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鍛鍊,進而刺激他的腦部中樞神經,對平衡力的培養很有幫助。不過,媽媽在選購積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材質是否安全、做工是否精緻,以免損害寶寶身體健康。

進入學步期,媽媽要著重培養寶寶的“這種”能力,將來走更穩

多讓寶寶俯趴

平時多讓寶寶練習俯趴這個動作,也能一定程度上培養他的身體平衡力。在趴著的時候,寶寶的頸背、四肢肌肉力量會逐漸變得強大,在促進身體大運動發育的同時,又提升了平衡力,將來走的會更穩固。不過,寶寶在練習俯趴的時候,身邊最好有人幫忙照看。當然,若是在床上趴著的話,最好是能安裝一個防護欄,以免不小心摔倒。

進入學步期,媽媽要著重培養寶寶的“這種”能力,將來走更穩

多訓練走直線

雖然對於剛剛進入學步期的寶寶,走直線比較困難,但卻能一定程度上培養他身體的平衡和協調能力。媽媽可以在房間內放一條帶子,然後引導寶寶沿著直線行走。剛開始的時候,媽媽可以先拉著寶寶練習,再慢慢的鬆手。

學步期寶寶,平衡力的培養非常重要,只有平衡力提高了,寶寶步態才能走的更穩,媽媽要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