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作為家長,對於老師天天讓打卡,你們什麼態度?

貓猴老師


如果我們的孩子足夠自制、足夠自律,有合理的規劃和時間計劃,那麼打卡就顯得很沒必要了。可是,孩子畢竟是孩子,千人千面,正如正常情況下要按時上學,可還是有不少孩子是在家長的催促下上學甚至遲到。

對於網課,孩子是否已進入充分準備的狀態老師是看不到的,所以為了讓孩子能上課同步、統一管理,打卡還是很有必要的。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木子丁丁


說一說我對這個事情的態度變化吧,最開始是很厭煩,覺得都是些形式化的東西,然後慢慢的習慣,再後來其實是挺感謝這種“形式化”的事情的。

最開始,老師讓天天打卡,上課打卡,健康情況打卡,真的是不勝其煩。健康打卡最開始是要求上午十一點半前打好卡,後來是十點,最後挪到了九點半。本來一直在忍著不耐煩,有些抱怨,覺得這都是些形式化的事情,完全沒必要做,上課打卡還可以理解,但是健康打卡感覺就有些多餘,天天統計這個有什麼用?

然後,有一天自己起晚了,被老師催著健康打卡,發微信,打電話的催,整個人都不好了,情緒一下子就爆發了,更加的不想做這個事情了。不過,後來慢慢的習慣了。

再後來,冷靜下來,仔細想想,確實還是有必要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看最近國外的疫情爆發,每個國家政府的舉措以及他們民眾的行為,他們的防範意識確實有欠缺。之前看到有個國家學校說因為疫情嚴重,學校放假。而學生們歡呼,然後繼續上街玩鬧,他們的防範意識是多麼的弱。

而我們國家,正是因為有這些“形式化”的東西,不管是小區每天的廣播也好,還是隨處可見的標語也好,又或是每個宣傳片,都不斷的提醒你要保護好自己保護好別人,所以我們每個人的防範意識才能那麼強。

其實每天打個卡能浪費多少時間和精力,也就是閒暇時間的一點點而已,只是覺得有些多餘,覺得它是個累贅。但重新想一想,第一天沒有打卡,沒有什麼,第二天沒有打卡還是沒有什麼,那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呢?我們會不會也忘記出門要帶口罩?會不會也忘記要隔離?就像我們曾經立過的flag,無疾而終。

另外,我覺得上課打卡這是必須的,只要進了上課的系統,系統就會自動給你簽到(大部分的網課系統),你沒有進系統,就相當於你線下上課的時候曠課,這對於一個學生來說,當然是不可取的。而健康打卡,這是每個民眾都在做的事情,做這件事情不僅僅是告訴別人,我們今天沒有生病,也是告訴自己,疫情還沒有結束,我們還需保持警惕。


H千面


我兒子,二年級,學校要求網課,語文老師每天在網上講課,數學老師,什麼都不講,就發連接在群裡告訴學生每天應該做到那一頁作業,就不管了,甚至連作業都發錯了,群裡人艾特他,他都不帶回一個的。名義上是上網課,其實就是家長自己教孩子學習,群裡別的家長也反應要求數學老師講講課,數學老師無動於衷,有好多家長因為孩子沒人教數學都沒有上班,哎,這樣子還不如不上網課




清晨的一縷陽光666


我覺得我很有資格回答該問題,我是老師也是“家長”,疫情期間老師要求在不同的平臺打卡,時間久了難免會煩!

站在老師的角度而言

疫情期間學生不能到校上課,只能通過在某平臺打卡來學習,如果老師放任不管由家長輔導恐怕只會更頭大!教育部提倡“停課不停學” 在家如果不讓孩子學習那麼他的知識鏈就會斷,以前學過的知識很可能會被遺忘,只有不斷的學習新知識才能讓遺忘降到最低,人不學要落後,刀不磨要生鏽!如果在家只知道玩遊戲 那開學以後他和其他同學的差距會逐步拉大!我們不想放棄任何一個孩子,也不想讓自己的辛苦培養的種子爛在土壤裡 在發芽的過程中勢必會遇到很多阻撓,我們真誠的希望他能開花結果!所以請家長們不要抱怨,你們只負責一兩個孩子,而老師卻要負責幾十個狀況百出的孩子,也會有同學不打卡,無數次的私聊提醒,可家長卻愛理不理!我們理解家長的實際情況,也請家長們多一點耐心!

站在家長的角度而言

我的弟弟妹妹們同樣也在上網課,網課是不得已而為之,對於自覺的孩子倒是無所謂,可對於那些不自覺的孩子可就麻煩了,完全不管老師的,自己在一邊玩遊戲玩得熱火朝天的!因為家長監督不到位,會導致孩子在開學後與其他同學拉開巨大差距!

所以老師和家長們相互體諒一下!



怪念頭-


小學低年級上網學習不作統一硬性要求,由家長和學生自願選擇,對其他學段學生作出限時限量的具體規定,避免學生網上學習時間過長。同時,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上傳學習視頻等,防止增加學生不必要的負擔。

如何看待一些地方組織教師錄播網上課程?

各地要針對網上學習特點和學科特點,認真研究明確適合線上學習的課程,防止照搬套用正常課堂教學方式、時長和教學安排。如果強行要求所有教師進行錄播,不僅質量上難以保障,而且也會增加教師負擔,並且造成資源浪費,這種現象必須予以制止。

如何防止增加學生負擔?

停課不停學,各地要區別不同學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網上教學的特點,堅持從實際出發、科學安排,合理選擇學習資源。對上網學習的要求,可借鑑一些地方好的做法, 對小學低年級上網學習不作統一硬性要求,由家長和學生自願選擇,對其他學段學生作出限時限量的具體規定,避免學生網上學習時間過長。同時,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上傳學習視頻等,防止增加學生不必要的負擔。要指導學生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通過增大休息間隔、做視力保健操、強化體育鍛煉等方式,保護視力,增強體魄,保障身心健康。 嚴禁幼兒園開展網上教學活動。


中華飲食


作業打卡,是孩子居家學習,檢驗效果的有效形式,也是老師線上工作的一種方式,更是負責任的表現,作為家長,理應支持和感恩,但凡事都有利弊,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

首先,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是從事教育行業的良知和拓展。“打卡”是一種約束和監督,老師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定是好的,希望學生在家和學校一個樣,能按時起床睡覺,洗漱吃飯學習,強調作息時間和養成教育,注重效率,搶抓時間,趕超直上,比家長的監管有方法、成體系、顯效率,這是值得讚賞和推廣的。

其次,打卡任務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和支持,家長要認真查看老師佈置的作業任務和時間要求,按時拍照打卡上傳,不要錯過時間節點,每個環節都要監督和陪伴,減少孩子應付和弄虛作假的情況出現,以便於老師及時登記通報,後期有針對性地講解才能有效對接。

第三,在實際操作中,也出現了為了“打卡而打卡”的怪現象。一是家長上班,忙於生活的奔波,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到了時間,孩子拍作業照片給家長,家長沒有認真檢查和查看,直接轉發老師群,要麼內容不對、要麼沒有真正完成、要麼正確率太高、要麼書寫潦草等等,鬧了很多笑話。二是老師重作業打卡點名,輕作業質量的檢查和校對,只要學生上傳照片,不點進去查閱批示,就登記通報已過。

總之,學習需要學生的自覺和高效,打卡只是一種手段和他律的方式,各方統一步伐,一致行動,不弄虛作假,才能真正有效和起作用。


源董


我是理解和支持的,我認為學習好壞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老師讓打卡,有的家長可能認為打卡了也不一定真實,老師也管不到,這個就是家長的問題了,像我女兒如果她沒有在打卡時間內起床,我就不給她打,如果她該背誦的該朗讀的沒有做,我也不會給她打卡,我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儘量配合學校和老師,讓孩子覺得你對她的學習很上心,如果家長都覺得無所謂,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率!



孤獨小胖


每天讓孩子打卡發視頻,是老師敬業的表現。雖然現在處於停課不停學的狀態,但是誰願意給自己找更多的事兒啊!佈置這種作業,是給自己增加了任務,這是老師負責任的表現,應該給予感謝和理解。


90後職場菜鳥看世界


首先我先說一句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既然不相信老師,你還要把孩子放在老師那裡,這不是給自己心裡添堵嗎?

而且疫情期間老師並不能親自監督學生,所以想個讓家長代替老師監督,有可能你可能覺得煩,每天都被老師追著問孩子得問題,那我問老師為了啥?除了工作為了生活的工資,他這樣天天追著孩子的學習情況難道就不是為了孩子嗎。而你竟然問有沒有必要,這決定權,監督權都在家長,你認為沒必要可以和老師說的。謝謝。



許二蹄兒


我是理解和支持的,我認為學習好壞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老師讓打卡,有的家長可能認為打卡了也不一定真實,老師也管不到,這個就是家長的問題了,像我女兒如果她沒有在打卡時間內起床,我就不給她打,如果她該背誦的該朗讀的沒有做,我也不會給她打卡,我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儘量配合學校和老師,讓孩子覺得你對她的學習很上心,如果家長都覺得無所謂,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