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老是任性,該怎麼去教育?

真真育兒


首先我和您一樣同為寶媽,我是一位3歲孩子媽媽,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種觀點僅供參考:觀點和

1、身為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大多數寶寶長到了這個年齡階段或多或少都會有出現這樣的情況,父母不必太過煩惱!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一生接觸最多就是父母,我們要給孩子樹立好榜樣!為人父母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不管外界人和事如何讓你生氣,你都要學會自我調節和解壓,我們是成年人,你的每一個想法和做法都會影響著孩子!

2、父母平下心來調整好心態,同時也要幫助孩子調整好心態,讓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愛,從而成為一個樂觀健康向上的人.

父母可以通過聊天的方式給孩子分析事態,3歲的孩子已經能夠聽得懂父母的言語表達,學會讓孩子自己選擇事情的利弊!

3、父母要教育孩子學會換位思考,並且要關心和理解別人!

通過平等的溝通可以讓孩子清楚的明白,自己的任性會對自己不好,更重要的是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同時也會給身邊關心和愛護他的人帶來傷害,告訴孩子要與人友好相處會給他帶來益處;

以上三點就是我的育孩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給幫到你!



豆媽日常小記


我覺得孩子的任性是慣出來的,或者遺傳基因!如何改掉這個毛病,這就需要寶媽的耐心了,為啥不說寶爸,因為寶爸沒有寶媽有耐心,同時最好遠離爺爺奶奶等長輩。無論他怎麼任性,把他丟在一個房間內不管他,等他哭夠了,沒那麼大的氣性了再告訴他,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同時也要向孩子道歉,因為我們不管他,也要讓他學會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說白了就是將心比心!

我家女兒會老家住了幾天,有一段時間也很任性,鬧的時候哭的時候我就說她,你越哭越鬧越不管你,有什麼事好好說,鬧也沒用!

這樣的事情發生了5次左右,後來她就再也不鬧了,心眼也多了點,比如買東西,對她不好的我不會買,想吃糖了,我會說要不買水果吧,又甜又美容,她就會同意,慢慢的她就找她爸買東西吃不告訴我。[捂臉][捂臉]

去超市買玩具,我會說家裡玩具有很多,媽媽在你生日的時候送給你,這樣你每年都會收到玩具,你表現好了媽媽還會給你買好吃的等等,實在想買了,我就說媽媽在網上給你買,又便宜花樣也很多。現在我家孩子喜歡什麼都會說媽媽給我在網上買這個那個,其實她就是一頭熱想買,買了也許就玩一次,再也不碰,真的喜歡了才會買!



彈琴笑人生


我們做父母的遇到孩子任性調皮搗蛋的時候, 往往總是忍不住自己的脾氣, 動輒就是大吼大叫希望能在氣勢上壓倒孩子證孩子聽話, 但其實父母大吼大叫對教育孩子弊大於利, 很容易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陷。 

教太家三招:幫你不吼不叫輕鬆管教孩子,第一、父母要學會控制情緒,人非聖賢熟能無過更何況是發育尚未成熟的孩子,如果父母經常吼叫孩子,就很容易導致孩子性格變得懦弱、膽怯,將來沒有主見,遇到孩子作妖的時候,父母首先要做的不是吼叫孩子,而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因為你的教育方或決定了孩子的性格上限,你的情緒過激孩子可能會迫手壓力安靜一會兒,但是孩子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後同樣的錯誤還會繼續再犯。

第二、對孩子抱以合理的期許,做父母的總是在內心深處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許,很多時候大人生氣,並非是孩子闖了大禍,而是父母認為孩子的表現與自己的理想期望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忍不住的發脾氣,那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認真審視自己的期許,跟孩子一起溝通商量出一個合適的要求,這樣孩子也會更聽話父母更輕鬆了。

第三、科學懲罰後要溫柔的溝通,遇到孩子真的犯了錯誤調皮搗蛋不聽話的時候,父母適當的懲罰是必要的,但是打、罵、吼並非最佳的辦法,父母不妨嘗試通過罰站、做家務,甚至是練字等等,這些科學的方式,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這個期間父母保持冷漠的態度,任憑孩子哭鬧打滾也不要心軟,在孩子冷靜後再來溫柔的給他講道理,打一棍子獎勵一顆糖孩子更能銘記於心。

孩子的成長總是伴隨著各種錯誤的出現,父母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未來,在小的時候父母就給孩子立好規矩,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孩子今後也會非常的優秀 。   





生活技巧控


分析原因:

3歲孩子情緒很容易受外界和情緒的支配,加上這個年齡的孩子正處於長牙階段,受到刺激容易牙癢,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會出現咬人的情況,也可能是孩子情緒不穩定,用來發洩情緒或吸引家長注意力的一種方式,他們的自我中心意識強,屬於自己的東西,很難願意分享給別人,遇到如上問題,我們不妨從如下幾個方面來嘗試解決:

1.首先家長要理解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不要盲目給孩子下定論,認為都是孩子自己的問題,應瞭解問題背後的原因

2.轉移注意力,用其他的遊戲或故事書吸引孩子

3.和弟弟耐心溝通“你是不是還沒有準備好和哥哥一起玩?”“你的玩具確實挺好玩的,所以哥哥特別想參與進來和你一起玩耍,你要是這次還沒有做好準備,那下次等你準備好了,叫上哥哥一起玩耍可以嗎?“那有沒有類似這樣的玩具可以分享給哥哥玩呢”,同時和哥哥商量一下,“弟弟還沒有準備好和你玩,等他準備好了下次你們再一起玩好嗎”


花玲瓏


爸爸媽媽可以用以下幾個小辦法: 1.轉移注意力:在孩子任性發脾氣時,家長也可以說:“你聽,那邊是什麼聲音,快去看看。”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別的地方去,以擺脫眼前的困境。 2.暫時迴避:有時讓孩子先哭鬧一會也好,就當做呼吸操和運動體操,它既可以增加肺活量,又可增加血液循環,還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進孩子的生長和發育。其實,大哭大鬧往往是3歲左右孩子逼迫大人“就範”的主要手段。如果孩子一哭,就無條件地滿足他的任何要求,就會使孩子認為只要自己一發脾氣,一切都會如願以償。因此,家長切不能因為孩子一哭鬧就輕易遷就,要耐心等待他冷靜下來,然後再予以教育,但也要切忌用“武力”來解決。 3.正確引導:在孩子任性時,家長要引導孩子的個性向著良好健康的方向發展,對於不好的行為家長要明確表示禁止。


此用戶很可愛


我是一個暢遊於教育的男人~

這個方法不單單用於這個時候,也可以用去解決你的其他事情~

第一步:情感反映,小寶我知道你現在不開心是不?把孩子的真實情感說出來,只要你說得越多孩子的心理反應,那他的情緒下去的越快,大寶也要和他說,是不是弟弟剛剛咬你,你手痛,不開心…兩個都要說;

第二步:等孩子的情緒穩定些,好些的時候,和他們討論那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小寶開心,大寶也開心的?這個時候可以拿筆拿紙來記錄下寶寶們的每一個想法~記住這裡很關鍵,不要去評判,不要去說不好,都記下來,孩子就會覺得好玩;

第三步:這個時候媽媽也可以把自己的處理方式寫進去,最後讓他們兩個都選出個他們都認為最好的方法去做就好了,只要這個是他們做的選擇,那就是最好最開心的~

這個方法對處理孩子問題,甚至很多其他問題都能較好的處理,大家可以借鑑,謝謝大家多多關注多多點贊~


大白爸爸


孩子的一切都源自於家庭,想讓孩子改任性,首先父母要給他打造一個環境,讓孩子感到安全,舒適。再讓還孩子感到爸爸媽媽彼此之間的愛,如,溫聲細語的交談,與相親相愛的謙讓……3歲的孩子學習模仿記憶力,是最好的時候,讓他們去感受溫馨的環境比任何的語言教育都能更多的影響他們的性格。當然對於體力充沛的他們來說,也要陪他們去釋放,鍛鍊,玩耍,學習……培養專注力。當家長做到這些再有了合理的時間規劃,孩子自然就不會任性了。


拍娃狂爹


三歲的小孩,有自己的思想,但是很多事情無法獨自完成,自身很焦慮,又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對於三歲的小孩來說,也挺難的。我的建議有以下幾點:

1.父母多關心孩子,關心孩子的情緒。

2.孩子哭鬧,等孩子哭完再講道理。

3.尊重孩子,包括吃飯穿衣玩具。

4.多站在孩子角度考慮問題。

總之,讓孩子發洩自己的情緒,哭完鬧完,問他為什麼哭,把孩子抱在懷裡,讓孩子知道媽媽愛他,在幫他解決問題。孩子不想讓哥哥玩他的玩具,要尊重他。我小孩一歲多就咬人,我當時就在跟前,是什麼原因:孩子和一個比他大三個月的小寶貝在一塊玩,我問他喝水不,他說喝,同時,他把自己的水壺給另外一個小寶貝喝了一口,結果,那個小寶貝抱著水壺不撒手,我小孩搶不過來,就直接下嘴,結果是水壺搶過來了,但是,把小朋友手咬了。

孩子太小,很多語言不會表達,但是,他知道這是他自己的東西,他不願意給別人,他只是想把自己的東西拿回來,他那麼小,哪裡會覺得這樣做是不對的,他只是想拿回自己的東西。

做父母的就是要告訴孩子,那些是該做的,那些是會傷害別人的。多聽多觀察,孩子是一顆小樹苗,長成什麼樣,主要在於父母。


情感美食與美景


“講道理”是許多父母喜歡的一種教育方式,被大力推崇。可是家長們也發現講道理對絕大多數孩子沒有用,孩子反而更加任性。

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是一個主動的和建設性的過程,而不是一件“告訴”和被告知的事情,幾乎每一位學者都贊成這一理論,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少有人能做到。所以,要讓任性的孩子聽話,需要帶他體驗並習得實際經驗,這時,你講的道理,他就能聽得懂了。

小貝一歲半時,媽媽每晚都會給她刷牙,但是她就是不配合,不管媽媽怎麼說都不行,久而久之,親子關係越來越不好。一天,小貝媽媽看到灰熊玩偶,靈機一動,對小貝說:“小貝,灰熊很久沒刷牙了,牙齒生病了,我們給它刷牙吧。”小貝覺得好玩兒,拿起小牙刷就幫灰熊刷起來。幫灰熊刷牙後,小貝媽表揚小貝刷得好,並說:“灰熊熊真乖,小貝幫它刷牙配合得真好。”對小貝說:“咱們讓灰熊看看,小貝也很乖,會好好配合媽媽刷牙?”在媽媽的指導下,小貝越來越會刷牙了,而且都不用媽媽提醒也記得刷牙。

還有一個案例,一個4歲的寶貝,特別任性還喜歡哭鬧。問我該怎麼辦。讓她說孩子最近不聽話的表現。她說小孩精力特別好,很晚了,孩子還鬧著要出去。不管奶奶怎麼給他講小朋友都回家了,天黑了,明天再玩之類的話,孩子都不聽,就是哭鬧著要出去玩兒。我讓她一切事情儘量聽孩子的。如果他想出去玩,你就帶她出去,給她穿厚一點,當他自己發現外面天黑了,沒有小朋友玩,還很冷,他就明白你講的道理。結果讓她意想不到。告訴我,當天小孩又拉扯著下樓,奶奶給她穿好衣服,帶他下去。外面很冷天黑黑的,樹葉沙沙作響,小孩看了看周圍,就拉著回家。奶奶說下來了,就玩兒一會兒吧,小孩害怕的抱著奶奶,說想回家睡覺。回到家裡,好像明白為什麼媽媽不讓下樓玩兒啦,刷牙,脫衣服睡覺都很聽話。其他的小事,這位媽媽也少說多做,多考慮孩子的想法,孩子哭鬧少了,越來越懂事了。

不是說不講道理,而是強調講道理的適度性。


Lean老師育兒


三歲的孩子正處於執拗期,是生理性因素,孩子對自我有一定認知,自我主見處於萌芽期,大腦可以支配自己的身體和意識,護東西是孩子自主意識原因造成的,孩子的認知最早是從我的,你的,他的,我們的你們的,她們的,至於出現傷害他人的行為,家長要告訴後果,再告訴方法,比如這樣哥哥會疼,喜歡哥哥可以摸哥哥等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