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都32啦還在上班呀,32歲啦一個月收入才三萬,我想哭

過了而立之年,賺不到錢,家可不是你的避風港

某職場論壇有個帖子是這樣說的:都說30而立,我今年都32歲了還在上班還沒事業有成,一個月薪資可以達到3萬,這算合格嗎?這不疫情當下,收入也沒保障了,各位有沒有同感的?

底下就有網友說:“這是赤裸裸的炫耀啊,我拖後腿了!”

我想從這個標題來看,大部分人都會認為你這不是在哭窮,而是在炫耀!

如果你有心去對照下全國30個主要大城市2019年的平均收入情況,你會發現絕大部分的城市平均收入1萬都到不了!

事實勝於雄辯,從這個角度來看,你32歲就做到月入3萬了,可以說絕對算高收入群體了。

有人問我都32啦還在上班呀,32歲啦一個月收入才三萬,我想哭


一、還在上班就等於事業不成功?這是什麼邏輯

“都32歲了還在上班還沒事業有成”這句話,可能屬於心理學裡面的認知偏差。

照你這麼推理的話,所有都在上班打工的人,一個都事業無成了?包括企業裡打工的CEO們。

按照我的理解,你希望表達的是疫情的當下自己的工作不穩定,隨時有失去收入的風險。

但是,疫情這種天災來臨,又有多少人的工作收入是穩定的?我朋友在國企上班,這個月剛復工,他告訴我企業裡頭管理層和員工集體減薪了。

國企尚且如此,民企更久不用說,應該說特殊情況下遭遇這樣的職業危機,是許多人都難以倖免的。

所以,在思考這類問題的時候,不要用“以偏概全”的思維來衡量。最客觀的就是對比下你所在的城市、或者你所在的行業平均收入情況,假如平均只有1萬,而你能拿到三萬,在我看來,就算是事業很有成了!

有人問我都32啦還在上班呀,32歲啦一個月收入才三萬,我想哭


二、三十而立能月入三萬,也算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在我32歲的時候,曾經開過一次同學會,從那次同學會上了解的信息來看,基本上90%以上的同學在這個年紀都沒有超過月入三萬這個水平。

要知道我的那些同學職業都挺光鮮,有做公務員的,事業單位的,做律師的,還有企業中層白領的都有。

但實際上大部分人三十而立一年能賺個二十萬的收入就挺不錯了,月入3萬要是加上年終獎基本上一年都可以達到四五十萬的水平,在同齡人中絕對是佼佼者。

我們說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收入會有一個拋物線式的增長,這還算比較理想的模型。為啥說是拋物線而不是線性的呢?

因為從畢業開始拿較低的薪酬到中年時候有了一定增長,之後就越來越困難。

一方面是因為年齡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四五十歲的年紀,工作的精力也沒有年輕時那麼旺盛,記憶力等各方面的生理功能都支撐不了繼續往上突破。

另一方面是收入也要和市場水平接軌,比如你做財務工作的,你這個崗位薪酬在同行業薪酬數據中已經處於90分位,那麼想要再提升難度就非常大,並非說一定不可能,只不過漲過去同樣數字的薪資可能得付出幾倍的努力。

有人問我都32啦還在上班呀,32歲啦一個月收入才三萬,我想哭


三、一個人的成功,絕對不是隻拿收入來衡量

從這個話題內容來看,我覺得你對“成功”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偏頗。

成功是什麼?在一些職場人眼中,成功就是賺錢很多,實現財富自由。

這也許算是一種成功的表現,但絕對不等於成功。

有些人月入幾千,但是家庭幸福、精神生活很充實,我覺得也是一種成功,至少他的人生很開心。

還有些人,年入百萬,但是生活賣給了事業,連自己這個人都不屬於自己,為了名譽、地位、金錢,活得一點都不開心。

這樣的對比,你能說年入百萬這個人一定更成功嗎?我覺得不是的。

所以,成功要看你從什麼角度來理解,你認為其有哪些維度可以來表述,千萬不要狹隘地鑽進了金錢的陷阱中難以自拔。

四、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做好事業與生活的平衡更重要

我自己如今也是三十多歲馬上奔四了,所以對這個話題內心很有感觸。

曾經我自己一度也是非常拼事業,996工作的強度都不止。可以換來更多收入的同時,也會失去許多重要的東西,甚至有些是自己難以承受之重。

比如身體健康,這一點是很多人都忽視的,我們經常看到新聞上有些30多歲的中年人因為過勞,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這確實令人非常惋惜,他們本應該擁有幸福的家庭,享受美好的生活,卻在最好的年紀離開了世界。

又比如親子關係,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很多為人父母的,因為只顧著忙於工作,忽略了家裡孩子的成長。不僅導致親子關係冷漠,還影響了孩子將來的一生。

所以我現在也是每天至少要花1-2小時用於陪伴我的孩子,想珍惜這樣一點一滴的時光,記住他童年時燦爛的笑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