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國學第353天「智囊·邵溥」

智囊·邵溥

學習國學第353天「智囊·邵溥」

【原文】

靖康之變,金人盡欲得京城宗室。有獻計者,謂宗正寺玉牒有籍可據。虜酋立命取牒,須臾持至南薰門亭子。會虜使以事暫還,此夜唯監交官物數人在焉,戶部邵澤民[溥]其一也。遽索視之,每揭二三板,則掣(che 四聲)取一板投火爐中,嘆曰:"力不能遍及也。"通籍中被爇(ruo 四聲)者十二三。俄頃虜使至,吏舉籍授之。遂按籍以取。凡京城宗室獲免者,皆澤民之力。

評:昔裴諝為史思明所得,偽授御史中丞。時思明殘殺宗室,諝陰緩之,全活者數十百人。乃知隨地肯作方便者,皆有益於國家,視死抄忠孝舊本子者,不知孰愈?

學習國學第353天「智囊·邵溥」

網絡圖片

【譯文】

靖康之難(宋欽宗靖康二年,金人南下,陷宋都,擄欽、徽二帝)後金人想虜盡京城中所有皇族。有人向金主獻計,說宗正寺(掌宗室屬籍)藏有皇室族譜,據譜搜捕一定萬無一失。金主立即派人前往宗正寺,不久族譜送至南薰門(宮殿門名),正巧守殿門北方官回鄉探親,因此這夜就只有幾位監交官在。當時戶部侍郎邵溥(宋朝人,字澤民)也在場,就索過宗譜檢視,每看二,三頁就撕去一頁丟入火中,說:"可惜不可能全數救下。"最後整本族譜中被邵溥丟入火中的約有十分之二、三。不久金主使者來到宮門,小吏呈上宗譜,日後金主就照著宗譜所載拘捕皇親。京城皇族躲過了這場劫難,全都要感謝邵傅。

評:從前裴諝(唐朝人,字士明)被史思明(突厥人,曾自立為大燕皇帝)所俘。史思明任命他為御史中丞。當時史思明殘殺唐宗室,裴諝暗中救援,因此而保住一命的皇親不下數十百人。雖身在異朝但卻能心懷故國,甚至借己之便不忘救援者,和那些為盡忠而死的人比起來,不曉得哪種人的貢獻大些?

學習國學第353天「智囊·邵溥」


分享到:


相關文章: